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感悟
天道酬勤
对世与界的感悟
目田菌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现在我们对于“世界〞这个词早已习以为常,比方:一说世界局势,大家就知道指的是地球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说世界地图,大家就知道说的是地球上的各个大陆和国家的地图。但最早的时候,“世界〞被说出来,是带有浓浓哲学思辨意味的。
“世界〞这个词一开始就不是中国外乡汉语产生的概念。中国早期的哲学家们,尤其道家诸子,对“世界〞原意的表述,更加宏大,更加不可捉摸,他们所用的是“宇〞和“宙〞,尸子曾言:“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庄子那么把“宇宙〞连用——“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来表达完全不可捉摸的时间空间概念。
等到佛教传入,“世界〞这个词就被借来意译梵文的一个概念,如楞严经所写:“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世界〞也有了明确的界定:这是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
宇宙只有一个,但世界有许多个,佛教里所谓的“大干世界〞,便是指“世界〞的多样性,乃至有“一花一世界〞的说法。古人注释维摩经就说道:“世谓同居天地之间,界谓各有彼此之别。〞
同居天地之间,那么前人和古人的区别,有时只在线性的差异:对于时间的飞奔,中国的先哲们似乎早有一种先觉的感慨。孔子曾看着滔滔奔流的江河,发出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但在感慨时间易逝时,他们往往对时间的循环和轮回有所感悟和体会。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能够流传千古,一方面是他的书法确实飘逸不群,无人可及,另一方面,这篇文章也确实点出了一个永叵的话题: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未来的人看现在的人,可能正和现在的人看过去的人一样。大家都会在相同的事件上產生相同的情感。
时间不光是线性的,在古人那里,时间又有一种循环感,王羲之的范例自不必再说,古代纪年,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组合排列,六十年形成一轮回。1944年的郭沫假设,也会为300年前的1644年明朝灭亡故事所触动,写下甲申三百年祭。东方的文化,似乎对于“循环〞有种执念,所以当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时,“轮回〞这个概念一下就被人们所接纳。
而同时,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在时间的概念上,大家似乎都追求着“永恒〞。埃及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修建金字塔是为了让法老的灵魂借助金字塔成为神灵。而制作木乃伊是为了保存法老的肉体,在神灵下凡时有所依托,让法老的统治能够永恒留存。中国也是如此,从秦始皇开始,帝国最高统治者们追寻海外仙丹、仙境的故事就从未停止过。后代统治者们就算意识到生命不能永恒,他们也会选择修筑盛大的宫宇、开辟盛大的工程、编纂盛大的典籍,来彰显帝国的荣耀,用另一种方式到达永恒。而且始皇帝意识到人的生命不可能无限延续后,他还是希望秦帝国的统治能够永恒,于是定下他的后代为二世、三世皇帝,一世一世传承下去,直至万世。直到现在,对于永恒生命的追求仍未放弃,基因工程、医学技术都是具体的方法,“永恒〞恐怕是人类共同的迷思。
那么,回到“界〞,空间呢?先民们的空间观是十分朴素的,在中国,民众在地域上,很早就有了内外之分,天子所统治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于是有了何尊青铜器上记载的“宅兹中国〞的铭文。国土以天子为同心圆逐步外扩。越往外关系越为疏离,超过了一定的范围,那就是化外之民了,只能以蛮戎夷狄称呼。而越往中间,便是“中国〞“中土〞,是最为核心的地方。这个观念同时传到了日本,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时,日本人不知这赤发碧眼的人从哪而来,便以“南蛮〞称之。
这很好理解,毕竟我们最容易和最先观察到的,就是我们目之所及的地方。同时这也让我们对先哲们的思想,产生另一重敬畏:在技术和观念落后的远古,他们就能遥想无限的空间——“寰宇〞了。
但人们对于地域的追求,对空间的把握,便是对于绘制地图的执念了。绘制地图的持续努力本身说明了一种冲动:真实地呈现这个世界,并通过抽象的符号来认知、把握、掌控世界。不管哪个时代的地图,都是由一些浓缩的抽象符号组成的:一个点代表一座城镇或村庄,一条线代表一条公路或河流,一块蓝色的面代表海洋。人们总会试图使用经验来描述外界空间。
在航海、天文、地理知识均不兴旺的古代。各地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以自己为中心的观念,欧洲也不例外,“近东〞“中东〞“远东〞的概念,便是近代欧洲中心主义的产物。在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中国似乎位于世界中央;而在欧洲中心的地图上,“中国大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被挤到了地图的右角而且极端地变了形,仿佛是在世界的尽头簌簌发抖地相互靠在一起〞。
到了近代,现代式的交通工具和铁路的普及,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过去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到达的地方,现在只需要几天乃至几小时了。而随着地图上的区域越来越大,地球上可能早无神秘可言。我们的目光逐渐投向了地外。投向了更广阔的宇宙。
世与界,其实是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察所产生的观念,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同时也构成了我们现在的体验。世界永远是变动的,我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