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山西
镇民
形式
思考
碛口镇
山西碛口镇民居形式思考|山西碛口镇
。民居这种建筑形态是从产生到开展都没有经过设计师设计的,都是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智慧、经验去代代完成着他们逐渐形成的民居形式。每处民居都是每个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差异、历史背景下因地制宜应运而生的。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和谐的表现形式了。而位于山陕交界水路交汇黄河岸边的碛口镇正是这些因素下的一个产物。
关键词: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地形;民居形式
碛口古镇是中国民居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历史文化名镇。这里独特的村落布局和建筑空间,丰富的民居形式与山水水脉同态互生,形成了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因境而成的独特建筑形态。而这一切都是古镇在历史长河中各种因素下互为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一、人文环境对碛口民居形式的反映
碛口古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古镇,走过近千年岁月,历史上,古镇是一个交通要道,水路交汇处,是晋商的发迹之处,而当时商人在外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财路亨通、出入平安,生意那么需要诚信为本,所以碛口的商铺民居做的相对讲究,除了必要功能性的空间划分外,其建筑装饰由于条件限制较为朴实,但挑檐坊头,每处店铺都有着寓意桔祥的门牌大匾,简易砖雕,木雕,给人以稳重有余、简单大方的感觉同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韵味及碛口商人的美好祈愿。
而且碛口属于标准的传统儒家汉族思想的范围,代代村民心里都有“风水〞的概念,此“风水〞并不是迷信,它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科学原理和人类开展的先决条件,包括下面将会提到的气候因素。
按照风水学理论,一方大吉之地需要具备: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前有明堂、后有祖山。碛口李家山、西湾村就是李氏家族和陈氏家族在明代看中的风水宝地。西湾村拥有几十座宅院的城堡式建筑群。整个村落由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分隔开来。五条竖巷寓意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着当年陈氏家族的五个支系。各个支系的人分别依这五条巷子聚居,既便于管理,又易于日后村落向左右扩展,方便了交通,还可迅速排除雨天降水。形成其独特村落形态: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每一层的屋顶是上一层的院子,也就是所谓的“你家的屋顶我家的院〞每个院子间都有小门相通,院院相连,这样的规划,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村内的横向交通,更有利于突发事件下的快速转移和集体防御,而且秩序感、均衡感、韵律感都非常强,使看似杂乱无章的村落,马上有了秩序。
整个村子如同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只在村南段建有三座大门,寓意为天、地、人。古村西湾对外部世界来说是封闭的、内向的,而对于大家庭的生活方式而言是开放的、外向的,折射出对外防御、对内聚合向心的传统心态。
二、村民生活方式对碛口古镇民居形式的影响
这里的村民都是早年都是自然经济。玉米、高粱等谷物都是村民一年的主要口粮。所以晾晒谷物对于古镇村民来说非常重要。由此这些依山而建的窑洞家家有平整的房顶,用来晾晒谷物。在满足村民的实用需求的根底上还可以作为大家的公共娱乐场所,被称为“你家的屋顶我家的院〞。在这里,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人与人直接的交流比任何兴旺城市人为规划出来的住宅形式更符合人的行为心理需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环保建筑这些在现代社会缺乏的建筑形态不断被权威机构建议推行。都市生活与摩天高楼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淡。而处于黄河边陲,吕梁山区这些从未经过设计的民居住宅,却在代代相传的泥土间将这种人性最根本的需求融入其中。
每层窑洞的左右两侧都设有隐蔽的石梯或侧门。石梯是到达上层的通道,它和侧门一起编织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所有的窑洞通过石梯或侧门连成一片,又从形式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集中表达了传达形散而神凝的大家族的布局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防御的考虑,一家遭难马上就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帮助或是逃往其他人家。从现代规划来看,这种布局更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比起现代城市单元楼里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有人情味的多。
三、天然气候对古镇民居的影响
碛口古镇坐落于晋西北高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全年气候枯燥、少雨,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春夏季风尘天气较多。所以镇上便因地制宜形成了靠崖式山地窑洞的建筑形态。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较少,木材相对短缺,所以纯粹的木结构建筑在碛口并不多见。民居多是坐北朝南,冬季防止西北风迎面吹来,夏季通风向阳。而且,古镇毗邻黄河而建,有旱期和汛期,所以镇上建筑都依山而建,一来没有太多的平地能用,二来也是防止黄河汛期大水涨潮,淹没古镇,村民受灾。
四、地形因素对古镇民居形式的影响
碛口靠山窑较多,其建筑在山坡、土塬边缘处,常依山向上呈现数级台阶式分布,下层窑顶为上层前庭,视野开阔。靠崖式窑洞一般是一明两暗。又可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挖进去后在墙壁上抹上一层白灰、盘上炕便居住下来的。当然门窗是要用木框架做成,上面糊纸安玻璃。另一种便是在挖进去的窑洞内砌上一层砖,然后抹灰、盘炕、上门窗居住的。还有一种是把窑洞的前脸用砖砌过,里面保持原来土窑洞的。最早的窑洞是在山崖上直接凿洞取之而用,像远古时代的穴居,后来,随着山区石料的发现,砖窑也慢慢兴盛起来,有些只在土窑门脸处装修砖石门脸,有的只用黄泥或白灰抹个门面,木构门窗,糊的百麻纸上贴上鲜红的窗花,门口爬一两串玉米棒子,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农家风情。慢慢开展至今,砖窑在古镇已是非常盛行,成为新型的窑洞形态。
古镇西湾村是一个单姓,全村人都姓陈。与它其他晋商大院有着不一样的感觉,晋商大院内的选材、设计……都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但西湾村注重的不是这些,它的厕所、马棚、柴房、碾、磨或寄于墙下,或修于背角,寸土必用,其设计既朴实而不拘一格,既实用而不失雅观,上下错落,变化有致,充分表达了民居独特之美。在当时十分有限的土地上,合理利用,建筑的灵活变化,建筑与山体的完美结合,向空间索取建筑面积,这是西湾村建筑的表现形式,也是西湾建筑最大的亮点。在其他晋商大院中,很少能看到三层建筑,而西湾村最高处有过六层建筑。
结语。碛口镇民居它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山地的完美结合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现在的碛口,随着其历史烟尘日渐散去,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引来了无数游客,写生、采风、成为了碛口古镇从一个交通要塞退去繁华之后迎来了第二春。它不仅反映了吕梁山黄土沟壑地区的历史人文、自然特色、地方特色,人居方式、名族风情,其中无不将智慧渗透在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民居中,影响着其形态的形成与演变,在现代建筑创作中不仅要借鉴历史、劳动人民在建筑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反映和开展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新建筑的创作与传统民居建筑协调并存的研究设计,也是历史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而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民居住宅形式也在先人智慧的引领下不断前进。
而未来的住宅形式不仅仅是生态的、绿色的、文化的、审美的,但更是人居的,它需要将人们的生活向一个积极健康的方向引导。我们对民居的探讨、对建筑的剖析都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效劳。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