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教育理念在教育实施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docx
下载文档

ID:839642

大小:21.71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教育 理念 实施 面临 现实 困境
教育理念在教育实施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本文探讨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施之间存在的既相互促进又充满矛盾的复杂关系,具体分析了教育者的作用及其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那么和受教育者对教育方法的选择为例,呈现了教育理念在现实生活的教育实施中所遇到的为难的现实困境,得出了教育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适当改变与调整的,以及没有一种教育理论是可以全盘接受,并直接用于某一个受教育者身上的结论。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现实困境 中图分类号:{G40-0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48-0015-02 古今中外,有多少教育家、思想家、学者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以供后人学习、借鉴、运用。现实问题是,繁多的教育理论在教育的实施中如同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挑选这些商品的顾主——我们那么是眼花缭乱,不知何从下手。在社会主流教育思想的筹划下,作为教育者要辩证看待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尊重、理解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教育是个值得讨论的永恒的话题,因其关乎人类的成长与开展,进而关乎整个人类的未来。在教育这一波一波滚滚向前奔腾的热潮中,关键人物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为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从人本性的善恶这个长期争论的话题来看,我偏向于支持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约翰·洛克在继承和开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之后形成的建立在唯物主义经验论即所谓“白板说〞上的对于人类开展的教育观点:人类心灵的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我只把他看成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1]。从理性的角度来讲,就算有家族基因或多或少的影响,也并不至于会让刚一出生、尚未产生任何认知活动、意识、思维的婴儿有善恶是非的内隐心理,就算存在也无法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因此,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此后的人生开展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 人是富有个性的,人的素质、能力是非均衡的,现实中人的这种差异是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起点和根底。[2]因此,教育者作为教育的指导者、领路人,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为唯有因材施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时机平等。所谓教育过程公平,就是通过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情感变化等方面的共性特点与个性差异,创设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具有不同潜能、不同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的学生接受适合于自身开展的教育。[3]而个别教育或个别提问并不等于因材施教。[4]教育者应该了解因材施教的艺术,根据孩子们的天性来教养他们。[5]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孩子全面开展,那么按理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套针对他个体的教育理论体系,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智力、学习、气质上的类型差异或水平差异,从而因材施教。但在实际生活中,将这套教育教学方式完整地施加给受教育者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这要求教育体制必须到达很系统、很全面的程度,同时,对教师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会很高。因此,现实生活中就会看到老师们善于把孩子们进行归类,在对待或评价孩子的时候或许会以他是哪一类的孩子来实施“相对应〞的措施、手段,并进行对号入座的评判方式,因材施教就简单化地变味成了“因类施教〞了。从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孔子招生是“无类〞的,但他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却是有“别〞的,其根本方法就是“因材施教〞。[6]〕,到如今如何进行并坚持因材施教,在教育中依旧是一个待解决的棘手的问题。因后人对因材施教内涵的狭义理解,加之缺乏心理学方面对个别差异深入和细化的研究,使得因材施教只是笼统地被定义为按能力水平差异施教,特别是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集体教学难以照顾到每个儿童的个体特点,导致“因材施教〞的教学原那么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4]其在实践中运用的难度也说明好的教育理论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真正能够体验到的,或是在现实生活、学习中真正能够运用到的理念思想。从古至今,诸多的教育学家、教育哲学家所阐发的教育理论各有千秋,都会被具有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所认同或批驳。仅存的只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尊崇的主流思想或理念,并以之为一种有价值或将会有成效的目标来实行更进一步的试验。或许,在教育上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博取众家之长,取其精华。而精华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说如何进行教育并没有一定之规。由此,由教育学自身的问题外化出了一个社会问题:父母不知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害怕在教育上出什么过失,使得孩子的开展受到消极影响。或许只能够这样说,没有最好的教育理念,只有不同教育理念和运用这些理念教育自己子女,使子女朝着自己理想情形成长的父母之间的无限的排列组合,而这种排列组合的结果就反映在一个个活生生的实物、不尽相同的个体——孩子们的身上。但凡有过教育子女经验的父母,不管文化程度上下,不管是否学习过教育理论,通过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每家的教育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从而塑造出了极具个体差异的下一代。这种个体差异无疑是教育不断“进化〞的原动力。但其实教育观念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这一切只是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观念上的差异,并没有固化的规律,或是绝对的概念。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教育论述是绝对完整和全面的。就算完整全面的教育论述真的存在,每个人也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开掘各自的大脑资源[7]。如同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组合,也都有各自的智能优势组合方式,否那么全世界的孩子们不就都千人一面了?或许好的教育理念及其实施得靠我们自己去顿悟与自悟,而这个过程应会是很漫长的,对个人而言或许终其一生,对全人类来说那么是永恒的课题。毕竟研究如何让人类自己更好地成长是最复杂的一门学问!那么教育者该如何看待教育问题并用何种手段实施教育呢?如假设说机械地谈辩证,就会产生一种空洞的、无整体建树的广泛论,即什么观点都接收、什么做法都接受的论调,那么结果就是使得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四不像〞的思想体系,虽都涉及,但并不深入。通俗地来讲,人还是要有“主心骨〞的,即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思想体系。不同人所认可的教育理念、方式不尽相同,这不仅跟自身的教育环境、背景有关,也与个人的阅历、经验有关。一个人的经验在某种情形下会比从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更有实用性,而且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发挥理论知识所不及的作用,即一种内化了的全身心的本能的、自然的反映与表示。在这种境况下,一个人的身体及其精神是完全自由的。所以说,没有一种教育理念可以被全盘接受。仿佛这又回到了从辩证的角度来阐释,所不同的是这种辩证是值得深思的,或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借鉴的。 在如今现实的社会情境下,教育理念在教育实施中确实面临着现实困境。加之有为数众多的教育创新还没有来得及实施,那么这样的创新还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实质性以至于根本性的改变和促进呢?如何让已经提出的种种教育理念为教育今后的开展起更好的铺垫作用,并在教育传承过程中被很好地吸收?教育需要创新、需要改革,但教育的改革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漫漫长路,因为教育的开展演化是一种不断建构开展的整合过程,是多种社会力的多重互动合力的产物,是与社会历史开展相一致的,[8]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上百年。而这些待解决的教育问题,或许也只有通过社会的不断开展来慢慢阐释。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代的脉搏而开展,并伴随着文化的传承不断进化。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203. [2]熊宜勤.实施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的研究[J].广西高教研究,2000,〔4〕:83-87. [3]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根底及启示[J].教育研究,2023,〔11〕:87-91. [4]刘焱.学前教育原理[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2,327. [5]查尔斯·博伊德等著,刘萍译.按天性培育孩子[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22:13-14. [6]龚友德.孔子辩证教育原那么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常熟高专学报,1990,〔6〕:28-31. [7]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64. [8]冯增俊.论教育变迁与人类开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60-66. 作者简介:梁品逸〔1993-〕,本科生,研究领域:学前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