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我国新闻传播法制领域的又重大成果.doc
下载文档

ID:838958

大小:84KB

页数:1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国 新闻 传播 法制 领域 重大 成果
我国新闻传播法制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当代新闻传播法制领域也必然反映它所置身的这个时代的伟大变迁。近年来,在党的科学开展观、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相继公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8月30日通过,11月7日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常务会议2023年1月17日通过,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北京奥运会记者采访规定(国务院公布,2023年1月1日-2023年10月17日施行)、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假设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23年12月23日公布)、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条例(国务院2023年10月17日公布)、国家人权行动方案(2023-2023)(2023年4月国务院批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保障工作的通知(新闻出版总署2023年11月7日公布)等法律规定,进一步廓清了我国新闻事业改革开展的思路,极大地拓展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报道空间,形成了国内国际新闻传播的互联互通格局,昭示我国在构建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方面将发挥日益重要的影响。2023年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使互联网媒体异军突起,也推动了传统媒体的改革创新。胡锦涛总书记2023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高度评价都市类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我国新闻传播的新格局。他在今年10月8日世界媒体峰会的致辞,首次说明了中国新闻界面向世界的宽广胸怀和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良好的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决心。今年11月9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那么(1991年制定、1994、1997、2023年修订)。与1997年版准那么相比,新版准那么虽然只增加了185字,但新增的内容非常丰富,体现了五个突出的时代特征。   一、新版准那么更加突出新闻事业“为人民效劳〞的宪法方向   新旧版准那么始终在第一条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有人认为这是无意义的政治口号。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我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开展为人民效劳、为社会主义效劳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播送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宪法本来就是人民权利的政治宣言书,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谋利益。我国宪法规定新闻事业为人民效劳的方向,客观上就要求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因此,我国新闻工作必须时刻坚持为人民效劳的根本宗旨。   第一,新版准那么前言中增加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效劳人民、改革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句话。科学开展观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的全新执政理念,标志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协调开展的根本方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共同建设全民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新闻工作坚持科学开展观,就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按照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效劳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根本原那么,关注社会的协调开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新闻工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时代内涵。新版准那么第六条吸收了国家人权行动方案(2023-2023)第三局部内容,新增了第三款“维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体现了新闻工作者效劳人民的高度自觉性。   第二,比拟旧版“为人民效劳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这一提法,新版准那么使用了更具时代感、针对性更强的语汇“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良舆论监督统一起来。〞“三个统一〞源于李长春同志在2023年中国记者节颁奖报告会上的讲话。强调“三个统一〞,是由于现实中某些党政干部和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工作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不恰当地对立起来。例如某位官员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新版准那么强调“三个统一〞,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每一个具体的采访报道中把为人民效劳的宪法义务落到实处,防止被虚化、淡化。   第三,新版准那么第一条第一款增加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源于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人权行动方案(2023-2023)。可以说,这四项权利,是新时期新闻工作为人民效劳的法律化。该款前段“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第二款“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效劳对象,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挖掘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事业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第三款“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那么是通过新闻媒体局部地实现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四,新版准那么第四条“发扬优良作风〞,新增第二款“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体验生活,在深入中了解社情民意,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这是针对目前有些新闻工作者脱离人民群众、对群众感情冷淡的现象所提出的新要求,更加深入地体现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效劳〞的宪法目的。今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重点是推动记者深入基层,目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始终保持与基层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这一根本宗旨的必要之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既是对党政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根本要求。   二、新版准那么秉承文化体制改革的一贯精神,强调改革创新   新版准那么新增了第五条“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反映了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法律政策规定的要求,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公布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法律文件,即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假设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二篇第三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23年3月14日通过)、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23年9月26日)。其它还有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7月1O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开展的规定(试行)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试行)(2023年12月31日)以及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23年3月25日)等。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假设干意见指出,我国文化体制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开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树立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文化开展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和高效的文化生产微观运行机制。意见要求新闻媒体优化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新闻媒体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可剥离转制为企业;明确划分了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以及少数承当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等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必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效劳,而一般出版单位和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报刊社,那么逐步转制为企业;提高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支持和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推进文化产业升级改造,开展数字播送电视电影、出版业等。   “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十二篇第三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规定,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改良对公共文化单位的扶持方式,促其增强活力、改善效劳;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努力形成一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重点开展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广电网络、国有出版发行企业实行区域整合、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影视制作等领域;开展移动多媒体播送电视、网络播送影视、数字多媒体播送、 播送电视、播送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 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业态;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影视剧、出版物等的出口,重点办好中国国际播送影视博览会等。要求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和兼并重组,抓好党报党刊发行体制和播送电视节目制播别离改革。   根据以上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精神,新版准那么第五条强调“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例如,根据当代新闻传播领域分众化传播、国际传播的新趋势,新版准那么相应地规定“深入研究不同传播对象的接受习惯和信息需求,主动设置议题〞(第一款),针对目前局部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吸引力下降的现状,要求“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第二款),针对当代新闻媒体的传播技术、方法和手段,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第三款)。   三、新版准那么借鉴了我国当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新经验   新版准那么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在于吸收了我国当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第一,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增加了关于突发事件报道的准那么内容。新版准那么在第二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增加第4款“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政府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和责任。如第十条规定“政府及其部门做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第三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按规定及时、客观、真实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第四十四条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后,政府应当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第四十五条第五项规定,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后,政府还应当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防止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第五十三条规定,“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开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第六十三条第二、三项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以及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在对政府课以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同时,该法也间接规定了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享有采访报道权利,同时也明确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承当准确报道的义务,并规定了违反准确报道义务的法律责任。如该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得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政府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第五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开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第六十五条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开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开展或者应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