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委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意见范文.doc
下载文档

ID:838737

大小:27KB

页数:1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委 落实 科学 发展观 加强 环境保护 意见 范文
市委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环境保护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开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好更快开展;有利于带动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开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开展空间。 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总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实现新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环境根底。2023年,我市在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但同时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与有限的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环境根底设施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压力还很大。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化经济开展、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位置加以推进,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开展;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展同步,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降低污染排放,加快还清旧账,不欠新账;坚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全面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二、明确“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坚持环保优先,从根本上创新开展模式,提高开展质量,全方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深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质,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3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奥帆赛区及周边环境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全面完成?青岛市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和?青岛生态市建设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到2023年,结构性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主要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工作深入开展,建立起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完成“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根本到达国家关于创立生态市的标准。与2023年相比,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1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26.3%,60%以上的水体到达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大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90%以上,危险废物、废弃放射源安全处置率到达100%,林木绿化覆盖率到达36%。 三、全力推进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一)深化水污染防治 1.2023年,完成全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划界立标工作。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限期清查、取缔直接排污口,限制农药、化肥施用量,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2.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和污染源治理再提高工程。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的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予以限产、限排,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环境保护部门应责令其停产整治。 3.加快完成楼山河、李村河、墨水河等综合治理工程,修复和完善以大沽河等排入胶州湾的河流为主的地表水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云溪河、风河、现河及洙河等过城河水质;合理规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做好截污管网的配套建设与衔接。抓紧实施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二期、楼山河污水处理厂一期、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以及中水回用等工程;即墨市、城阳区污水处理厂要实行脱色除氮和深度处理,莱西市污水处理厂要加快深度处理与排放工程建设,确保受纳水体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按期建成列入?青岛市“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的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2023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到达80%。2023年,城市中水回用率到达30%。 4.加大胶州湾沿岸的环境治理力度,稳固前海一线截污成果。全面推行排水许可制度。对无排水许可的,加大监督、检查和行政处分力度。严格控制陆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养殖污染。 (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1.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污染负荷。加快建设500万吨/年液化天然气接收工程、环胶州湾天然气高压管网、天然气置换工程;积极推进地热、海水热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再生水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大力实施风力发电和海水源热泵应用工程,在建筑工程和交通根底设施建设中广泛推行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建设清洁能源示范工程,逐步推广完善城市能源和资源再生利用系统;逐步改造、合并或撤销原有小规模供热站,代之以大型区域集中供热站,逐步形成以热电联产为主体,大型区域供热站、工业余热为辅助,清洁能源为补充的城市供热体系。 2.建成区内不再新建额定蒸发量低于20吨/时的燃煤锅炉。加强对已建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管,新建锅炉脱硫率到达85%以上。2023年,额定蒸发量在35吨/时以上的在用燃煤锅炉全部安装脱硫除尘设施和在线监测装置;加强煤炭经营企业合理布局和总量调控规划,大力开展煤炭物流配送,实行铁路运输煤炭到站限制制度,严禁在市内四区设立储煤场地。2023年将煤炭经营企业数量压缩30%。 3.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排放分阶段控制标准。2023年7月起新车实施国家机动车第三阶段排放标准,2023年起实施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积极推行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制度和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测维修制度,进一步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力度,加快淘汰重污染车辆。加快公交、出租行业车辆的更新改造步伐,2023年起新增或更新的车辆必须到达国家机动车第三阶段排放标准。推动燃气汽车开展规模化,鼓励使用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 4.深入开展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及时硬化和绿化裸露地面,对建筑、拆迁及市政工地采取封闭施工等措施,对主要街道采取适时洒水压尘等措施,依法查处建筑工地和运输环节的撒漏、扬尘等行为。 (三)加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 1.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快建设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一步提高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能力和水平。 2.深入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技术的应用研究,逐步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推进铬渣、白泥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置工作。2023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到达98%。 3.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堆肥处理厂、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推行处置建筑垃圾许可证制度,标准建筑垃圾销纳和运输行为,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023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达100%,资源化率到达40%。 (四)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 1.按照条块结合、区域控制为主的原那么,将全市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各区市并落实到主要排污单位,明确目标要求。 2.各区市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完本钱地区、本行业总量控制任务负总责,要制定年度削减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3.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违法建设项目不得发放排污许可证。2023年,对重点排污企业和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发放排污许可证。2023年,完成所有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禁止无证排污或超总量排污。 4.建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管体系,研究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和调控方法,完善排污申报制度,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跟踪监控手段。 (五)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保许可制度 1.完善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定期公布鼓励、限制、淘汰类产业和工艺目录,明确具体要求。 2.重点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管理,把好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不得审批用地,不予办理工商登记。 (六)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区域优化开发 1.全面加强规划环评工作,使环境保护提前介入宏观决策,优化产业布局。但凡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指导性专项规划,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以及区域、流域、海域建设和开发利用等综合规划,均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应综合考虑规划范围内项目叠加产生的环境影响,合理利用环境承载力;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作为规划评审和政策公布的重要依据。 2.中心城区要结合区域布局调整,关闭污染企业,加快开展现代效劳业;郊区城镇和工业园区要在集约开展中加快完善环境根底设施,加快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和规模化改造。 (七)大力开展循环经济 1.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那么,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材、清洁生产、环保产业、综合利用等关键环节,形成企业、园区(行业)、社会三个循环经济圈。 2.以青岛市高新区市北新产业园、胶南国际环保产业园、青岛出口加工区、青岛新天地生态工业园为重点,建设生态示范园区,引导企业延伸拓展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加快建设青岛市废旧家电拆解处置中心,认真做好国家在青岛的试点工作。 4.推行绿色采购,坚持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并重,形成可持续开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5.进一步推动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标准或总量指标以及在生产中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依法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2023年,万元生产总值清洁生产奉献率到达2.6%。 (八)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以城市老居民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加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集中解决扰民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2.全面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方案,加快乡镇环境根底设施建设步伐,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和畜牧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进一步控制农村面源污染。2023年,关停禁养区内及局部限养区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023年,全市建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乡镇到达20%,环境优美镇到达80%,文明生态村到达50%。 3.加强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开展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和恢复工作,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水平与管护能力。2023年,关闭城市规划区、交通干线两侧以及旅游景点景区可视范围内的露天采矿点,实施11处重点山丘区水土流失治理区域项目,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不少于60平方公里。 4.积极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构筑更加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2023年,全市林木绿化覆盖率到达3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到达40%。 四、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和经济政策 1.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根底设施建设、监管能力建设、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装备建设等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纳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到达4%以上。 2.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充分运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根底设施和污染治理;推行脱硫电厂优先上网和差异电价;对环境友好企业以及推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业,给予政策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