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黄金
黄金三问
尹正银
近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兴起之后,大家好不容易学会的三段式结构和文采斐然的排比句段已经派不上用场了。在这种前提下,观点是否深刻透彻、新颖独特成为能否得高分的主要依据。高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讲正确的废话、思考浅显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黄金三问〞来促进学生思考,从而增强议论文观点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一
议论浅显的常见现象
议论浅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立化思维,即一种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线性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下,学生看事物总是二元对立,往往无视了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也无视了事物的开展变化,写出来的观点往往立不住脚,但迫于自己思维的局限,不得不胡编乱造。还有一类思维方式是封闭式思维,封闭式思维在高中生议论文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说正确的废话〞,即用既有的套路和模式来解释和分析所有的认识对象和问题。于高中生而言,这是一种惰性思维的表现。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便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快乐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了: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但凡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阻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如果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那么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写作文。
有学生写付出与回报应成正比:
先写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社会,更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再写付出了却不要求回报的社会,会使人们逐渐丧失做好事的动力;
然后写付出与回报成反比的社会,是最危险的社会。
最后总结,让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建议付出,鼓励感恩,杜绝冷漠。
这里的二元对立思维表达得非常明显,付出与回报似乎只存在正比和反比两种关系,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这种线性思维最大的弊端在于将事情绝对化,不给自己任何思辨的空间,故无法保证观点的客观公正。
再如,有学生写是真名士自风流:
先由孔子学生的行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不一样的评价,推导出结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你是对的,却得不到别人的喝彩;
再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键盘侠〞的行为,分析孔子学生的行为得不到喝彩的原因在于评论者们没有掌握全部的客观事实;
接着提出面对这样的误解,我们应该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是在封閉式思维下创作的典型,“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一结论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在证明了,该生写作过程中忽略作文题目设置的情境中的主体,将立意硬生生地往自己熟悉的正确观点上引,这是一种证明式思维而不是一种辩证式思维。这种写作任务的完成,既没有给读者带来思想上的启发,也没有让自己的思维和思想得到提升。作者在固有的模式和观点中转圈,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来验证所有的材料,束缚着自己也束缚着读者,缺乏独创性和创新性。
二
黄金三问的辩证思考
观点浅显的症结一个是懒于思考,一个是不知道如何思考。在这里仅希望借着“黄金三问〞的思考角度,让不知道如何思考的人勤于思考,也让懒于思考的人看到点不一样的世界,从而促进他们转换思维方式,试着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并能渐渐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在学习“黄金三问〞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哲人苏格拉底是怎样理性思考问题的:
苏格拉底向年轻人请教:“什么是美德?〞
年轻人不屑地看着苏格拉底,说:“不偷盗、不欺骗等品德就是美德啊!〞
苏格拉底又问:“不偷盗就是美德吗?有一次,还在当兵的我接受指挥官的命令深夜潜入敌人的营地偷兵力部署图。请问,我这种行为是美德还是恶德?〞
年轻人辩白:“偷盗敌人的东西是美德,我说的恶德是指偷盗朋友的东西!〞
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朋友的东西就是恶德吗?我一个好朋友遭遇天灾人祸,对生活失去希望,买了一把尖刀,准备在夜里结束生命。我知道后,溜进他的卧室,偷出尖刀,朋友因此免于一死。请问,我这种行为是美德还是恶德啊?〞
年轻人想了想,觉得这也不是恶德,于是恭恭敬敬地向苏格拉底请教。
我们可以从苏格拉底的辩驳中分出三个层次:
第一层,反问。这个说法成立吗?这里要到达的目的就是,停下来思考,让思维的惯性中断。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人要有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施恩是行善也是奉献,施恩后的图报就一定是恶行吗?
第二层,举反例。有没有反例?这里要到达的目的是,找反例,得出现命题不能囊括的例外。在这个题目下,我们需要寻找的反例就是有没有施恩后鼓励回报的情况:鲁国政府报销赎人的费用,莱茵河畔警察寻找交还钱包的好心人士,四川省政府奖励见义勇为的行为并且商议获得“见义勇为英雄〞称号的个人高考可有20分的加分政策。这一切都说明,施恩基于社会影响是被鼓励获得回报的。
第三层,限定结论。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成立?这里要到达的目的就是,加条件,使命题更加合理化。既然这个问题有争议的双方,就意味着我们结论的成立,必然要有对方可以接受的前提条件。支持施恩不图报的人看重的是施恩者施恩过程中的纯洁,这种纯洁是不为名利的气节,也是不顾个人安危的侠义,如果一开始就抱着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的想法去“行善〞,这时的善良也就不具备纯粹性了。所以,我们要设定好前提,即我们支持的施恩图报是基于纯粹的善良,在被帮助者主动提供感谢的过程中收取的是精神或是物质上的报酬。
事实上,这三个层次与国际上批判性思维教学中的“黄金三问〞不谋而合,它指向质疑、替代和选择,有助于我们在一次次的追问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增强观点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基于“黄金三问〞的理性剖析,关于“孔子学生救人〞的作文题目,在“黄金三问〞的引导下,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尝试。
话说孔子的弟子救了一个落水孩子,他快乐地接受了那个孩子的父亲送的一头牛,没想到遭人非议,而孔子却说他做得很对;孔子又有个学生赎回来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回国后没到政府去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很严厉地批评了他。那么施恩者到底该不该求回报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该求。〔概括材料,提炼问题,给出观点。〕
施恩图报,无可厚非。那学生奋不顾身地跳进湍急的河里去救人,毕竟也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这“报〞是受恩人主动的、感恩的回报,这“图〞的也不仅是金钱的酬谢、个人的感谢,还有政府、社会对善举的尊重。现在社会和国家对见义勇为的人的各项优惠及嘉奖正是一种施恩图报的表达。〔定义“报〞“图〞的本质,反驳“报〞“图〞的一般定义——贪心,从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出“报〞的前提是“主动感恩〞,“图〞的前提是政府、社会对善意的尊重。〕
中国青年杨立留学德国时,捡到一个装满钱的皮夹送交行政厅,离开时并未留下姓名。而小镇镇长却发动了莱茵河沿岸十多个城镇的警力寻找他,并要求他收下奖彰和酬金,还说:“这不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人的施援向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西方兴旺国家把“图报〞看作是社会对善举的回报。我们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都认为该得,为何身处新时代的国人还对“施恩图报〞指指点点呢?〔举例论证“图报〞是社会义务,有利于社会的开展,将矛头指向“不图报〞的不合理的地方。〕
“施恩不图报〞一向被我们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提倡无私的奉献精神,表达着人间的关爱、友善与和谐。而孔子的学生救那个孩子时没有想得到什么回报,与这种美德是相符的。当然,如果是那种主动强行索要“锦旗〞或“报酬〞式的荒唐“回报〞那么不值得提倡。〔分析“不图报〞的心理动因,强调“图报〞的前提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索取。〕
其实“施恩〞与“求报〞并不矛盾,只是人们看待这两者的眼光带有色彩,这是在我国传统无私奉献高标准精神要求的影响下形成的。人们大都认为选擇施恩,就是选择做一个高尚的人,而做一个高尚的人,就不该要求回报。要求回报,施恩的行为便不纯洁,那么被认为是不正当的,甚至被认为是思想有问题。我觉得人们不必如此剧烈地批判“施恩图报〞者,“图报〞并不影响“施恩〞的高尚,适当的回报还有鼓励作用。孔子不也说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帮助别人吗?〔解释“施恩〞与“图报〞的矛盾,在于人们的惯性思维,是人们受到无私奉献精神的影响,但“施恩〞的实质都是高尚的行为,将二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转化为统一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这个开放的社会,接触着许多不同的思想并受其影响,难道我们不该宽容地对待“施恩图报〞这个崭新的价值态度吗?〔明确我们应该怎么做。〕
所以我说,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做好事,没有违背道德原那么,收不收钱都随便。〔点题,“施恩〞是关键,“图报〞只是个人选择。〕
三
黄金三问的缘由及要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达。并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开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思维开展与提升要求我们培养并锻炼自己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基于此,我们必须打破现有的对立化思维和封闭式思维,于语文学习而言,在阅读和写作中加强思辨性训练,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在使用“黄金三问〞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应该分清楚三个问题各自对应的目标。
第一个问题:这个说法成立吗?这是打破封闭式思维、惯性思维的开始。
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反例?这是搜集证据的过程,这样的证据素材得益于我们平时作文素材库的建立;这样的证据共同指向观点的成立或者不成立。
第三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成立?这是观照命题的对立面,站在反方的角度,寻求跟反方和解的条件,这也是确立自己命题成立的前提。
另外,不得不说明,“黄金三问〞的实施步骤是我们在立意构思过程中的动态思维步骤,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行文的结构,它更适用于帮助我们想清楚一个问题,至于如何有序地表达,那么还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习惯,采用适合阅卷者阅读的段落布局,将自己的思考成果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