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许鞍华女人七十正值黄金时代.docx
下载文档

ID:832513

大小:23.23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许鞍华 女人 七十 正值 黄金时代
许鞍华:女人七十,正值黄金时代 刘晗 视觉中国供图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电影业举步维艰,陷入持续低迷,鲜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出。威尼斯电影节官方一那么新闻即出,立刻引爆了整个华人电影圈。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将终身成就金狮奖授予导演许鞍华,她成为继好莱坞导演吴宇森之后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也是全球首位获此殊荣的女导演。她执导的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的电影第一炉香也将在2022年上映,年逾古稀的许鞍华迎来了黄金时代,这份双重惊喜即是对她入行40多年在创作中坚持不懈的最高褒奖。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作品传承靠的是精雕细琢,许鞍华可谓实至名归。在香港影坛,她是导演之中当之无愧的獲奖大户,六度摘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正确导演奖,迄今为止仍是这个奖项获奖次数最多的保持者,此外,她还得过3次台湾金马奖最正确导演奖。细数她的作品,每个时期都能留下几部数得上的、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电影:上个世纪80年代关注政治变迁的投奔怒海、90年代改编自爱情经典文本的半生缘、围绕女性视角展开的千言万语和女人四十,进入21世纪,许鞍华又将拍摄主题聚焦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如天水围的日与夜、颇受非议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及传记类电影的黄金时代…… 即便如此,许鞍华仍笑称自己是“失败者〞。为了拍电影,她牺牲了很多重要的人生体验,兴趣爱好、结婚生子……香港作家黄碧云曾这样评价她:“她的电影就是她的生活,她的人,她的荣耀与粗糙,她的缺陷与完整。〞庆幸的是,那些看似缺席的人生重要时刻,都在电影中散发出了更耀眼的荣耀,而且被更多的人所瞩目。 大人物:从文本跨越到想象的重构     从倾城之恋半生缘再到最新的作品第一炉香,许鞍华与张爱玲的“三度合作〞,可以看出她对其作品是多么情有独钟。出道前的她可谓彻头彻尾的文学青年,25岁获得香港大学文学硕士后前往英国伦敦电影学院进修,在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工作,师从有“新派武侠电影大师〞之称的胡金铨,这个出身于北平书香世家、游走于两岸三地的侠士曾影响了包括徐克、李安、徐枫在内的一大批电影人。他的一句话令许鞍华至今难以忘怀:“拍电影要有视死如归的精神。〞 导演作为一部剧的灵魂人物,除了掌控整体大局,还要无微不至地关注每一个细节,理性与感性兼备。许鞍华尤为注重开掘和重塑演员的潜能,这也是女导演特有的细腻情感,萧芳芳、李丽珍、鲍起静、刘德华、叶德娴、赵薇……他们都因与许鞍华合作,赢得了不少电影节的最正确男女演员。面对演员,她很少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们,而是反问他们觉得演得如何。文本里的主人公之于作家,相当于电影中的角色之于演员,在文学与电影之中浸淫已久,许鞍华深知,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对于如何演绎都有着各自感性的领会,电影有着无限可能性,她更期待着通过追问找到实验的出口。 把那些在文本中耳熟能详的“大人物〞搬上大银幕,是一件冒险的事情。正所谓“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过世代流传的经典形象,金庸笔下的铁血柔肠,张爱玲娓娓道来的热恋情殇,从跃然纸上到近在眼前,每一次改编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许鞍华关心演员个人的独立性,又很在意其他人对她的看法,不肯迁就也不愿妥协,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这种自我矛盾有点像她解释的“香港精神〞——不是特别认真,其实又是挺认真。场景、人物、调度事无巨细,这个过程神经紧绷无比艰辛,但为了实现最好的效果,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人眼中的许鞍华,常年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游刃有余,但个中滋味只有创作者心知肚明。一面要在文艺上做足功夫,一面又是咄咄逼人的票房压力,对于此,许鞍华有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也有双赢之时。在筹拍天水围的日与夜时就遭遇了囊中羞涩、拉不到投资的经历,最终还是靠导演王晶鼎力相助才得以开拍,许鞍华竭尽所能压缩本钱,她的好人缘引来不少实力艺人加盟演出,电影最终赢得了超高的口碑,也捧回了囊括了金像奖最正确导演、最正确女主角和最正确女配角奖在内的殊荣。这样的成就绝非偶然,桃姐是继30年前和刘德华合作投奔怒海之后的再度联手,一众巨星客串助阵,这部看似小众的文艺片同样在票房和口碑上大获全胜,也是许鞍华始料未及的。 小角色:平民视角的叙事陌生化   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的难度有时要大过那些史诗巨著,毕竟生活中的琐碎场景见惯不怪,拍出新意有一定难度。许鞍华擅长将叙事从平淡和习以为常的视觉感受中移出,在技术上不断做减法,塑造一种从疲软现实中唤醒观众的陌生感,而且在近些年对于底层社会、家庭、两性作品的关注中更加炉火纯青。许鞍华以个性化的电影语言和视觉风格表达人文关心下的爱与反思,特别是对女人之间流露的友情、亲情塑造得愈发细致入微,客观、冷静的镜头下记录着市井平凡小人物的现实生存实况。 在许鞍华说许鞍华这本书里她对自己的创作做出了总结:“归根结底,我自己可以拍这么多年电影,坚持拍出一些电影,第一件事,我觉得要坚持一种创作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不是不说政治或没立场,而是这件事是你自己老实地认同,是根据思考或搜集资料之后,你自己的倾向跟理智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立自主的作风……第二件事,我觉得这种独立性并不是反主流,或是为主流的,这种独立性是在两者之外的。即是说,你可以变成主流电影的,你也是可以反主流电影的,总之你有这种创作上的独立自主,不一定说不要钱,或是要很多钱。虽然有时都不知道坚持什么,但是这种坚持在限制当中亦会给你很大的自由。〞 許鞍华的电影就是她的生活,她的人,她的荣耀与粗糙,她的缺陷与完整。 许鞍华所说的“独立〞,也正是在创作中不跟风,从制作到选材上有她自己的坚持,大到拍摄的主题选取,小到每一帧的细节,都折射出一代代人在现实中的情感现状和困境。对于边缘人探索的觉醒是从女人四十起步的,这部电影勾画出了香港普通中产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萧芳芳扮演的阿娥是一位在职场上打拼的女强人,不仅如此,还要为丈夫、儿子、公婆的诸多琐事牵肠挂肚,婆婆离世、公公生病变痴呆让阿娥的生活陷入忙乱,公公只认识她一人,而家里其他人又不愿帮助,她孤立无援又无可奈何。而当公公去世、一切恢复平静之时,往日和他们朝夕相处的生活却又时不时闪现在脑海中。 中年人面对衰老与死亡的无力感在许鞍华镜头下呈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感觉在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中得到了延续。贫困围村里相依为命的母子、抱团取暖的邻居、亲如一家的主仆情,外在的关系包裹着的诚意和用心都指向了城市中的寂寞与悲情,牵引着对人与人关系的考量,对普世人物命运的关注。这些最贴近群众生活的对象来自身边的就地取材,作为导演就是要放大、裁剪出直击人心的表情和话语,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达毫无粉饰煽情,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代入感极强,令观者回味无穷。颇具温情的“许式〞对白,像煲汤一样文火慢炖,淳朴的人情味内敛、平和,溢出了淡淡的感动,在如此喧嚣急躁的今天,许鞍华营造出的温馨场景弥足珍贵。 电影桃姐里有一句台词:“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抚慰别人。〞电影本是造梦的世界,所有的梦境却都来源于现实,在当时看来沉重的生死悲欢,随着岁月的流转都像遗失在风中的烟花,来不及道别就消逝不见了。名留青史的大人物,抑或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在许鞍华的电影中见证了时代的印记。 (责编:常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