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
农村工作
新局面
开创
致辞
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开创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发动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兵生书记作重要讲话之前,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22年,全市广阔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大打了“强龙头、扩基地、促营销〞三大战役,有力地推进了以绿色经济区建设为主攻方向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全年粮食总产量到达14.47亿公斤,比上年增长4.8%;农村经济总收入到达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3%;农业总产值到达42.8亿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2650元,比上年增长9.35%,成为近年来年景最好、开展最快的一年,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总结去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绿色(有机)经济区建设成效明显。全市绿色农产品认证数量到达111个,占到全省总数的54.2%,继续保持全国地级市之首;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到270万亩,比上年增加2.4倍,占到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绿色养殖规模到达311.2万头(只),比上年扩大3.1倍,占到全市养殖规模的50%以上;绿色农产品销售收入到达2023.8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绿色无公害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标准化生产迈出新的步伐。在去年8月份第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上,我市有8个绿色产品找到了国内外代理商;在全省百龙企业成果暨优质果品蔬菜展销洽谈会上,我市绿色农产品有23个获金奖、12个获银奖、2个获优秀奖,奖牌总数居全省第一;在中国绿色食品2022年福州博览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洽谈订货会上,又有上党腊驴肉、x面粉、屯留杂粮三个产品获大会畅销产品奖,占到全省获奖总数的50%。
(二)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通过优化结构和创新体制,全市乡镇企业逐步走上主体民营化、投资多元化、布局园区化的轨道。去年,全市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多渠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新上、技改、扩建202300万元规模以上工程20230项;全年营业收入完成169.35亿元,比上年增长33.06%;增加值完成47.24亿元,增长34.17%;上缴税金4.85亿元,增长27.86%;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元,比上年增加20230元。涌现出6家纳税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和6家纳税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常平、长信、潞宝等15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20230强。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形成工业园区20多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5个、市级12个。
(三)畜牧业得到较快开展。按照率先开展畜牧业的调产思路,大力开展以草食家畜为重点的畜牧业,全市畜禽饲养量和出栏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肉蛋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24%、17.69%和114.9%;畜牧业总收入突破2023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3.8%;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到达294元,比上年净增42元,增长16.7%。特别是通过实施万头肉驴产业扶贫工程,全市肉驴存栏由原来的3.5万头开展到5.4万头,并在国家工商局及时注册了“上党肉驴〞和“上党苜蓿肉驴〞商标,扩大了基地规模,优化了种群结构,为驴产业的深度开发奠定了根底。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突破。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明显加快,去年新增投资7.2亿元,新上、技改、扩建农产品加工工程62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到180多个,其中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到44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4.6亿元,上缴国家税金2461万元,为农民提供收入1.5亿元。龙头企业按“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20多万户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屯玉种业科技股份被国家农业部等九部委评为第二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五)农业根底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现代水利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饮水解困工程圆满完成三年解困方案,建成各类饮水工程833处,累计解决1478个自然村、36.73万人的饮水困难,被省政府评为“2022—2022年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先进市〞。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工程,完成退耕还林57.4万亩;造林作业总面积到达84.13万亩,超年方案40多个百分点;发放草籽3万公斤,种草6万亩。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我市创造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先进经验,被誉为中国北方地区旱作农业开展方向,作为跨世纪的生态措施列入国家方案全面推广,去年国家农业部还在我市召开了全国机械化保护耕作现场会。
(六)农村改革不断深化。XX县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农民减负工作推行了“一个漏斗向下〞的管理体制,使涉农部门收费逐步标准化、法制化,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先进市〞。土地管理改革迈出新的步伐,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全面推开,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市耕地保护实现占补平衡。
(七)扶贫攻坚和农村小康建设扎实推进。全市五个贫困县特困人口由3万人减少到1.5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由33.6万人减少到27.3万人,移民搬迁2500人。农村小康建设不断提高标准、拓宽领域,在多途径加快农村经济开展的同时,突出抓了根底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市乡村新增油路和水泥路2600多公里,改造中小学校危房817所37万平方米,帮助4.6万贫困农民圆了电视梦;广泛开展了“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文明创立活动,大力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累计有8个县区、198.5万农村人口过上了小康生活,占到了全市农村人口总数的82%,实现了全市整体根本达小康的目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农村根本达小康先进地市〞称号。
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结果;是全市农业战线广阔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争先开展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农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产业化经营步伐还不快、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开展的环境不够宽松,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根底不牢。199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5.9%,此后连续两年下滑,1998年为11.5%、1999年为2.5%。近三年来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22年为5.9%、2022年为2023.2%、2022年为9.2%,但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二是多数农民主要依靠的种植业收入还不稳定。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农民来自种植业的人均收入比1998年减少97元,2022年又比1999年减少82元。2022年以来农业生产虽然出现了历史最好年景,但农民的种植业人均收入增加并不多,2022年比2022年增加了57元,2022年比2022年增加了61元。三是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2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50元,两者之比为2.4∶1,而1999年两者之比为2∶1。由此可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是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突出反映,而且是国民经济开展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矛盾的集中表达;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开展、农民生活和农村稳定,而且严重制约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开展;开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村开展的紧迫任务,而且是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加快全市经济开展的主要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关心农民增收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农民为重,以增收为本,努力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
二、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力构筑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新优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工作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也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市委、市政府按照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提出了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到202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到202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到2023年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提前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增加农民收入。我们算了一笔帐,要想在2023年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就必须保证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8000元,这样每年需要增加农民收入445元,年均需增长16.7%。因此,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压力很大。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已经奠定的根底和有利条件:一是有着良好的生产、生态条件。全市水浇地202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23%,有机旱作农田230万亩,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呈现出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农业根底设施较好。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兴建了一大批农业水利工程,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完成了中小学校危房改造,根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对农村“四荒〞、“四小〞进行了产权改革和开发治理,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三是以绿色农产品为重点的特色农业结构初步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民营工业园区得到开展壮大,使农村经济可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四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上政府支持、政策宽松,农民开展生产、实现增收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我们一定要正视困难,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发挥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将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放在突出位置,全党抓、全民抓、全力抓,以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万众一心的力量,推动农民增收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今年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实施百强调产工程和龙头企业特色县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环境生态化和农民知识化,不断提升我市农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
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奋斗目标是: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到达230亿元,比去年增长2023%;农业总产值到达45亿元,比去年增长5%;乡镇企业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增加值分别到达194亿元和56亿元,比去年分别增长20%;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到达300万亩,占到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0%;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292023元,比去年增长9%。围绕农民增收等主要指标的实现,全市上下要着力抓好六项工作:
(一)以实施龙头企业特色县战略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实施龙头企业特色县的开展战略,是优化县域经济布局,提高农业产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加快县域经济开展为主攻方向,继续实行贸工农大合唱,积极开展公司制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要突出抓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我市农业最大的比较优势在于开展玉米及小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及中草药等四大产业。这四大产业适应x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应农产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广阔的开展空间。我们要围绕这四大优势产业,依托现有的111个绿色认证农产品,尽快培育和形成20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其中包括以玉米制种、优质小米和豆类小杂粮为主的五大粮食产业带;以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