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析教育信息化.docx
下载文档

ID:829044

大小:24.13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析 教育 信息化
浅析教育信息化 浅析教育信息化 卢娟 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静湖小学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深入开展对社会各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包括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育形式、教育态度和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也开展了20多年,经过快速开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日益一体化进程的信息技术和教育问题也开始出现,这限制了计算机的开展,重视教育,重视修建和完善硬件,而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开展方面的巨大区域差距;学校出勤率差异显著;以及缺乏实用的建筑标准。本文对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其开展建议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关键词】 信息化;教育;现状;开展 一、 区域和学校教育信息化 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方案部署,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支持教育改革。当前,小编络平台较多,但重复建设、多头建设、低层次建设较为普遍、分散、碎片化,尚未形成合力和整合优势。要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让广阔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名师课堂,充分利用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台中提供完整、优质、创新的教育资源,是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高度重视综合云平台的建设,实现不同应用和平台的集成。 这样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既是虚拟的教学环境,也是与物理环境对接融合的良好环境。“十二五〞以来,以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为重点,优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空间、自然空间、人工实体空间、精神空间的多重空间作用,实现多空间融合。 二、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 1. 教育信息化2.0要求高等教育融合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开展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在科学论证的根底上,中国学者更倾向于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启动、应用和创新(整合和创新)〞。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教育信息化从起步、应用到集成阶段。 在1.0中,应用程序驱动的根本工作政策,而在2.0期间,政策将逐步推广应用工作去创新领先,注重创新效劳、创新开展,和加速实现中小学教育的三大集成:一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小学教育的深度改革与创新;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学校与企业现代化意义上的整合。 教育信息化由应用阶段向金融创新阶段的转变,要求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向深度应用和全方位创新转变,中小学教育必须积极适应这一变化。 2. 新时代要将人的现代化提升放在第一位 应用阶段只要有技术就行,它就是面向技术的。在整合创新阶段,不仅是技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还有思想、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设计。既要改变传统模式,促进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又要根据时代的新要求重构新的中小学教育,在过程、形式和业务形式上都要实现全方位的创新。这些要求对中小学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这一责任前所未有,意义重大。而且,这一要求的实现不能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通过创新才能实现。因此,它的创新是相当原始的创新。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小学教育者必须把人的现代化放在首位,过去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现在那么转向教师整体教育现代化意识、观念、思想和能力的提高。新的竞赛规那么尚未公布。建议新的竞争应该全面检查根本技能的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时代,创新和指导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完整性和标准化的教学材料、教学定位的责任,学习资源的质量和开放,先进的教学和自我,效率,效率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高效、真实的教学信息场景资源和教学创新示范普及的根底上,逐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环境、新的教育形式和新的教育机制。 三、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程与资源开发 建立开放的专业课程教学网络的目标是实现优秀教师在线课程,所以学生和所有想学习的人随时随地学习。 这门网络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网络课程,其创新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全高清教学视频,有名师主讲。这种教学是以全市所有相关课程的教师集体备课为根底,通过名师和集体力量创造优质资源;二是在全市所有相关课程教师集体准备的根底上,围绕教学视频网站,搭建互动学习平台,并指派专人通过网络进行答疑和指导;第三,开发了一个配套的学习跟踪系统,跟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作为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的根底。 无论教育形式如何开展,名师在学生的培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名师出高材生〞是一个永恒的颠覆性真理,名师永远是稀缺资源。通过建立专业课教学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名师资源,培养人才,更好地调动全民学习的积极性。我国中小学应借鉴国外著名中小学开放视频课程,探索教育资源建设,建立新的共享模式和机制。构建开放的中小学专业课教学网络对天津市来说并不难。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它的重大意义。构建开放的中小学专业课程教学网络的关键在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专业、课程、师资的选择。专业选择应充分考虑示范作用,但应遵循以下原那么:民族特色专业、市级品牌专业、市级特色专业优先选择;与多个主要分布在天津市中小学优先考虑。此外,多学科课程是首选。在每门专业课主要教师的选择上,应以教学为主,名师为先;开设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的教师优先;应优先考虑研究小组;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知名度高的教师优先。 四、 信息技术支撑下教师专业开展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信息化领导的根本组成局部,是教师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发挥其他领导作用的根底和前提。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应该是提高教师信息化领导能力的根底工作和重点工作。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一种个人信息意识、知识和技术操作的技能,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加以提高。因此,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便捷的途径。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意识、思想和技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激发教师的信息意识。青年教师通常有一个强烈的信息,最主要的是帮助老教师建立信息意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集成了许多人的智慧和意见,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首先,我们需要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及时满足问题想寻找信息和帮助的丰富的网络资源。 二是提供完整的硬件资源。老师只有信息意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需要特定的工具,计算机和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在培训学校提供培训教师与这些资源,以确保在手,并提供足够高的网络速度。 三是为培训教师提供实践的时机。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实践的过程。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才能掌握信息技术、信息共享、评价体系的使用和交流工具的应用。因此,应该给予教师参与实践的时机,通过个人的经验和操作逐渐变得精通,直到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五、 信息技术新应用 中小学教学信息化主要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手段为教学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在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中小学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效劳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培训。 政策支持方面,第三章对天津市中小学教学信息调查发现,目前天津市中小学网络学分课程实施情况占比35.7%,通过其他中小学网络认可的学生仅占7.1%。可以看出,目前网络教学的形式在天津市中小学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教学不仅可以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后自学的时机,不受时间的限制,但网络教学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小学网络教学的进一步开展,首先需要学校层面的政策法规。如果中小学开展网络学分课程,认可学生通过网络获得的其他中小学的学分,将使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有新的认识,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的重视程度。 技术支持,中小学教学信息化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会由于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而遇到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中小学需要在各部门设置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解决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培训支持、信息技术的开展、信息技术的开展要求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不断提高。根据以上调查结果,61.5%的中小学对新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有明确的要求,38.5%的中小学目前没有相关规定;85.7%的中小学将定期开展专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可见,在全市中小学中,大局部中小学都会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定期的培训。此外,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57.1%的中小学还开展了教师多媒体教学技能大赛,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一般每两年举办一次,效果良好。然而,仍有相当一局部中小学没有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应予以重视和提高。 六、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是开创教育新时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小学教育的伟大征程。中小学教育任重道远,建设任务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再接再厉,不断创新,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才能使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杨宗凯. 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历史担当[J]. 电化教育研究,2023,39(01):5-11+35. [2]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 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 中国电化教育,2023(01):7-14+34. [3]王会霞,龚志敏,杨洒.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23,17(04):5-8. [4]. 加快融合创新开展 让教育信息化2.0变为现实——2023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J]. 电化教育研究,2023,39(06):1. [5]杨宗凯,吴砥,郑旭东. 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 教育研究,2023,39(04):16-22. [6]修亚弟. 走进“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J]. 数字教育,2023,4(03):1-5. [7]李晨阳. 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展的走向与思路[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23(08):9-10. [8]康蓉. 融合创新,打造国际贸易专业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国家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为例[J]. 中国商论,2023(25):74-75. [9]郑路.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策略[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7(05):75-77. [10]陈琳,王钧铭,陈松.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职业教育创新开展[J]. 中国电化教育,2023(12):70-74.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