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蒲江县
茶业专合
组织
发展
现状
对策
蒲江县茶业专合组织开展现状及对策
在目前以农户分散家庭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下,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兴旺的专合组织作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和农户连接起来,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这是茶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开展的重要前提。
一、茶业专合组织现状及存在问题
蒲江县茶园面积已达6.2万余亩,为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优质的茶叶原料,但茶园不成片、分散,生产上仍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难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近年来,出于对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茶业经济的良好开展态势的分析,我县依托较为规模的茶叶原料资源优势,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分茶区成立了成佳茶业合作社,了翁茶业合作社,蒲江茶叶协会,复兴茶叶协会,鹤山茶业合作社,大塘双石村茶叶协会6家茶业专合组织,成员达2543户,联系带动农户5494户,辐射茶园基地面积达20230余亩。
从实际运作来看,6家茶叶专合组织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问题,或是主体不明、效劳意识差,或是资金缺乏、效劳水平较低,组织化程度普遍不高。只在生产技术宣传培训上开展了工作,在组织收购、销售社员的产品方面却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工作,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茶农和企业连接起来,专合组织没有发挥其“桥梁〞作用,有的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
二、“嘉竹模式〞对于开展茶业专合组织的意义
专合组织成立的必要条件是大环境成熟、有产业支撑、农户需要。在分析茶业专合组织面临“消亡〞危险的原因时,对于在茶叶原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专合组织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在局部人的头脑中存在着疑问。首先,国家开展专合组织的大环境是好的,其次我县优质的茶叶资源和茶叶加工产业支撑优势明显,至于农户是否需要,“嘉竹模式〞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答复。
今年3月底,嘉竹茶业公司成立了“嘉竹茶叶统防统治中心〞,在公司和茶农之间建立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茶叶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先期与成佳镇同心村494户农户签订了茶叶质量追溯管理卡,示范茶园基地达3000余亩,采取“三优两免一补一返〞的优惠措施,对茶农分散经营的茶园实行统防统治,其具体作法是:
〔一〕三优
一是优惠提供农资。公司统防中心设立专门效劳窗口,为广阔茶农配送按进价并符合国家农业部规定的高效低毒茶叶生产专用生物农药。二是优先收购。设立专门窗口优先收购协议茶园鲜叶。三是优价收购。按市场价上浮5—15%收购协议茶园鲜叶。
〔二〕二免
一是免费为广阔茶农提供技术指导效劳。公司按照建立健全茶叶原料质量控制机制,切实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的指导原那么,根据成佳镇茶园生长情况,免费为广阔茶农开展以不施用违禁农业投入品为主要内容的茶叶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班38期,培训茶农3000人次,提供各种技术宣传资料20230份〔册〕。二是免费为已签订单茶农的茶园统一防治病虫害。
〔三〕一补
对按“嘉竹茶业统防统治中心〞要求管理茶园的茶农,每亩费用补助20元。
〔四〕一返
公司凭茶农手中的“协议茶园质量追溯管理卡〞记录的交售鲜叶量,到年底按每公斤返利0.1元。
从统防统治模式实施的效果来看,嘉竹茶业公司用于基地根底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达170万元,茶叶质量明显提高,有效保证了原料产品的安全性,茶农管理茶园的费用明显减少,收入明显增长。但是仔细思考,这种模式是不能到达大面积推广的,因为企业应将精力集中在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上,原料应交给市场来配置。但这也为茶业专合组织的开展指了一条路,说明专合组织并不是运转不起来,农民是需要它的。农民是趋利的,只要能增加收入,农民是欢送的,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利益机制完善的专合组织。因而政府应加强对茶业专合组织的指导、扶持,把本该由专合组织来做的事从企业手中接过来交给合作社,最终让企业增效、茶农增收、专合组织壮大。
三、对策与建议
目前蒲江县茶业经济开展态势很好,不能成为茶业专合组织可有可无的原因。相反,这正应该是茶业专合组织开展、壮大的好时机,我们瞄准市场,抓住时机,开展壮大茶业专合组织,为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条件。
一是要合理引导,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县乡两级政府要把开展茶业专合组织作为加速茶业产业化进程的一条有效途径来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国家、省市的相关产业政策咨询,帮助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销售制度、行政人员管理制度。对于资金缺乏的“瓶颈〞问题,政府可从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中拿出一局部作为合作社起动经费,让其真正运转起来,发挥“桥梁〞作用。
二是要完善专合组织章程,增强其运转的能力。签订协议让茶农入股,明确专合组织与茶农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通过把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吸引进专合组织,增强技术效劳能力;把当地种植大户、营销大户吸引进专合组织,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对于核心会员要收取适度会费,提供技术培训要收取适度效劳费,作为专合组织运作金费的一个来源渠道。
三是要借鉴“嘉竹模式〞,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嘉竹模式〞成功了,但正如嘉竹公司老总所讲的那样,企业的精力有限,规模仅限于此。也因为实施统防统治资金投入大,一般企业难以“复制〞嘉竹模式。因此在“嘉竹模式〞不能被“放大〞和“复制〞的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放大其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企业、专合组织、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专合组织与茶农之间订立合同,标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在种植上给予茶农技术指导,控制“农残〞,使茶叶原料到达标准化生产要求;一方面在收购、销售环节代表茶农与企业谈判,为茶农“争利〞。在茶农得利的同时,专合组织开展壮大,企业也因为茶叶原料有品质保证而降低被阻止出口的本钱,增加收益。
四是要加强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一是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水平;二是合作教育,要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合作章程、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教育,让他们在思想上树立“诚信〞观念,强化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级干部和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者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合作组织的根本理论,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和组织领导水平。
纯粹农业生产规模要靠农业外部规模来补充,因为政府对农民进行补贴是补不到农民头上的,政府只能是放开与农业相关的领域,让合作经济进入。与农业相关的这些领域包括:农业的购销、农业的资金投入、农业的保险、农产品的加工以及农副产品的批发等。所有这些领域都能产生利润,而唯独种植业产生不了利润。合作经营所产生的收益必须补贴到种植业上去,否那么农业经济很难持续下去。
嘉兴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对嘉兴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及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
一、嘉兴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开展现状及作用
浙江省嘉兴市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19个。其中专业合作社65个,专业协会154个,会员14310人;固定资产总额5616万元。2023年经营性收入2.02亿元,平均每个组织105万元。
从牵头组建的主体来看,有190家〔占总数的86.8%〕是依托了各级基层组织建立起来的,分别由农技部门、基层政府和供销部门牵头组建。从产业分工来看,有90家〔占总数的41.1%〕从事种植业,涉及面积12.32万亩;有82家〔占总数的37.4%〕从事养殖业,涉及面积6.07万亩。从效劳内容来看,有175家〔占总数的80%〕从事信息技术效劳,有71家〔占总数的32.4%〕从事产品流通业务,有9家〔占总数的4.1%〕从事农产品加工。从区域布局来看,88.3%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社员局限在本乡镇,11.7%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由跨乡镇的社员组成的。从经费来源的角度来看,有101家〔占总数的46.1%〕由社员自筹解决,有50家〔占总数的22.8%〕以部门拨款为主,有45家〔占总数的20.5%〕以政府拨款为主,有10家〔占总数的4.6%〕依托龙头企业支持为主。
从嘉兴市的实践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促进农业开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引导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专业合作组织和发挥专业合作职能的实体根据市场信息,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户有方案安排生产品种和数量,有方案地组织收购和上市,并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加工、储藏、销售等一系列效劳,从而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好地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同时,专业合作组织还可将组织内部加工和流通环节所获得的利润按比例返还给社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如嘉善县魏塘镇弯里养猪协会,与宁波、上海、嘉兴等地食品公司签订合同,由协会统一制订销售价格、统一结算,会员按订单生产,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家庭经营户防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降低农业生产本钱,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帮助政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发挥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成为农业科技推广效劳体系的一局部。专业协会既为科研机构提供研究课题,又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科研成果通过专业合作组织的传播,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农民乐于接受,容易推广。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越大,传播范围就越广,农民的受益也越大。例如,海宁郭店苗木协会通过组织会员外出考察、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建立苗木新品种试验场等多种形式,传授农业科学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技术素质。协会成立后短短1年时间,引进了杜英、竹柏、红楠等20多个名贵品种和4000多公斤的种籽,200多万株的种苗,使种植面积从2023多亩增加到了6000多亩。
〔三〕有利于开展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牵头可创立知名牌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从种子供给、生产、加工、包装,再到市场销售各环节,专业合作组织采用行业标准进行引导、管理和控制,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促进了一批名牌产品和主导产业迅速崛起。海宁市周王庙镇桑苗技术协会注册“庙王〞品牌后,每枝桑苗增收4~5分,有效地帮助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嘉善县惠民蜜梨科技产销专业合作社从种苗生产、栽培管理到产品采收、包装、销售等制订了一整套的操作规程,从而使“惠绿〞牌蜜梨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嘉兴市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管得到了一定的开展,但是,总体上还处在开展的初级阶段,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平均会员数只有65人,最少的仅有5人,社员总数只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7%。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思想认识问题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的必然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工作中没有将合作组织摆上应有的位置。没有正确把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根本原那么,造成有的地方在引导、开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时,包办过多,管了不该管的事,特别是依托政府部门兴办的大局部专业合作组织,根本上由政府部门的领导担任社长或会长,以致政府介入过深,行政干预色彩过浓。而政府该管的诸如引导、标准管理、加强扶持等那么管得较少,农民真正得到的实惠不多。
〔二〕外部环境问题 〔1〕登记难。由于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致使组织登记出现两难境地,向民政部门进行社团登记的,只能从事非赢利性社会效劳活动;向工商部门登记的,税费负担重。〔2〕资金扶持少。〔3〕税收优惠难。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其成员提供技术效劳的劳务收入是否免征所得税,对销售自产农产品是否免征增值税,对收购免税农产品是否按一定比例扣减进项税等,有待于税务部门依法确认。〔4〕运销本钱高。特别是往外运销鲜活农产品时,过路、过桥等费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