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互联网时代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对策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814453

大小:22KB

页数: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互联网 时代 提升 舆论 引导 对策 研究
互联网时代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对策研究 随着互联网快速开展,社会主流舆论强势持续引领社会开展,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开展中的问题,如社会负面网络舆论盛行、媒体融合度不够、自媒体加速开展等问题,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文明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现实,对净化网上舆论环境,加快网络强国步伐提出了新论断和新要求。本文通过对网络舆论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对策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舆论现状分析 〔一〕网络发声主体的复杂性 在舆论时效方面,互联网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首发信源,而网络发声主体构成复杂,在不同动机下发表的网络言论,不仅不能真实反映民意,且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正常网络舆论秩序。一是普通网民缺乏鉴别,易被煽动利用。一方面,网民群体低龄、低学历化特征明显,对网络信息、特别是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有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6月,中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中国网民依然以中等学历群体为主,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0%、28.2%。同时,在网络舆论事件的开展过程中,意见领袖发声往往引起群众跟帖讨论,聚集草根言论同频共振即可掀起舆论风暴。二是局部群体利益至上,搅乱网络舆论秩序。在利益的追逐下,一些利益群体制造并炒作不实信息,甚至操控公共事件,制造焦点事件、搅乱网络舆论秩序,如去年11月的“罗一笑〞事件,那么是利用公共慈善所制造的营销“好故事〞。三是分裂势力等不法组织恶意破坏,威胁社会稳定。西方反华势力、分裂组织等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进行舆论渗透和文化入侵,使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变得日益复杂。如“法轮功〞“全能神〞“民运〞等不法分子组织都将网络视为反华渠道,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对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恶意破坏社会秩序,威胁社会稳定。 〔二〕舆论诉求对象的官方性 通过对近年华龙网网络问政平台、腾讯网大渝报料台的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可发现,投诉部门不作为、基层干部腐败等问政占比拟高,以基层政府、城管、司法等为对象的诉求不断,甚至有上升为群体性事件的潜在风险。此外,在去年以来的涉渝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中,如“巫山童养媳〞“忠县县长被刺〞“荣昌区长被免〞等突发舆情,也可发现,政府组织或官员是舆论客体的主要对象,且是网络舆情的“燃点〞。这些所谓的弱势网民,往往因一件小事,甚至是不实的传闻,引起强烈的对立情绪,不但影响干群关系,而且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政府在网络舆论中俨然成为弱势。究其原因,固然有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的因素;但另一方面,政府信息的不透明是引发人们质疑的重要原因,官民、干群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了人们的猜疑,使不信任、对立情绪升级。 〔三〕网络舆论内容的批判性 近年来在舆论话语方面,多元话语并存,表现出超越以往官方发布主导舆论场的态势。面对同一个话题,草根与精英、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立场不同观点各异,局部社会媒体为了吸睛开始挣脱官方引导的主流话语体系,采取低俗化、标题党、负能量等形式,而民间表达那么是更乐于传播此类信息,并采取网络语言暴力以发泄情绪。所以,在网络舆论的内容中,批判性与否认性言论居多。一些热点事件中,负面或批判性往往占多数,导致舆论容易被误解为是“一边倒〞。造成网络舆论内容批判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舆论主体的鉴别能力低下不容无视。低龄、低学历化的舆论主体,在负面消息的刺激下更为感性、冲动,导致盲目跟风批判;此外,多数网民在发表言论前会有不同程度的疑心事件真实性,但是对有疑心的帖子,只有极少数的网友会在回应前求证事情的真相,且求证的方式局限于上网查看他人评价或寻找相关资料做佐证、根据自己的直觉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等并不可靠的方式。近期最为典型的就是“四川泸州学生被官二代打死〞事件,此谣言在网民微信群、朋友圈、论坛、贴吧等平台大肆传播,而官方发布的辟谣真实信息却很少有人转发,此外,在九寨沟地震后,网上也有大量谣言散布。 二、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负面信息传播力更强。一是在海量的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前,大局部网民不具备辨伪存真的识别能力,或者说,大局部网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会进行求证,仅仅依个人意愿。二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国内的分裂势力开始借用文化输出和网络炒作来放大我国社会现阶段的热点事件与敏感问题,宣扬、传播他们所谓的人权观、自由观,这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网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致使网上负面舆论盛行。三是当前网络舆论道德标准多元化,任何一种道德标准、任意一种价值观都有其簇拥,因而让网民觉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也造成网络舆论道德标准模棱两可,甚至深陷自相矛盾的境地,加剧了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二〕自媒体开展速度加快。当前官方媒体发布信息在选题上较为局限,在话语体系上较为刻板,在传播形式上较为单一,与用户互动较少,因此用户粘合度不高。自媒体在传播方式、选题选材上条框更少,注重点对点,通过微博、微信等多样化、创新化的交流媒介,突破了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并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对新闻信息的垄断,为网民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选择,因而备受网民欢送,传统主流媒体在此形势下,对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当前网络传统主流媒体资源正尝试与自媒体进行对接,如开通政务微博。然而,这种对接尚在起步阶段,一些自媒体平台中存在着无序、失范的竞争,为了盲目追求利益,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传统主流媒体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媒体融合度有待提高。当前新兴媒体比传统媒体在传播效率上更高效、在传播途径上更快捷,当前在全国各地,媒体融合开展路径还在探索中,融合传播技术还不成熟,融媒体内容创作生产能力还有待提升。一是在政府网站建设中,由于当前机关部门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在信息公开方式上欠缺相应的制度标准,导致一些政府网站的内容只是内部工作人员“自言自语〞“自说自话〞,个别政府网站甚至变成了“僵尸网站〞,无法充分发挥互动交流、听取民意、发布信息的作用。同时由于政府与网民沟通缺乏,在打击网络谣言等不良现象方面,就无法及时面对质疑,有效反响正确信息。 三、荣昌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主要做法 〔一〕构建“机构+人才+矩阵〞网评格局 一是完善区、镇街两级工作机构。成立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区委网信办〔区网信办〕正处级行政单位和9大职能12项工作。在全区21个镇街成立网信领导小组和网信办公室,明确镇级网信办公室工作职能,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二是形成三支工作队伍。组建由31名部门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构成的区级舆情专家库,并出台区舆情专家库管理方法。加强联动,团结司马平邦、刘仰、朱清建等10余名全国网络名人,培育中央、市级核心网评员5名。每季度选派5名镇街网信工作人员到区网信办跟班学习锻炼,将网信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管理纳入全区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培养区级核心网评员20名,镇街和部门网评员100余名。三是打造“新兴党媒〞网评平台。以“重庆荣昌〞APP为龙头,整合荣昌微发布、荣昌发布、荣昌 报等区属新媒体资源,打造“新兴党媒〞矩阵,创新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淘淘说新闻〞系列漫画、“荣昌猪〞系列微信聊天表情包,制作徐前凯头像正能量表情包、徐前凯先进事迹微信长图连环画、徐前凯故事H5、“徐前凯这位活雷锋〞歌曲视频等网络宣传文化产品,开通3个个人微信公众号,今年已发布信息1.6万条、阅读量到达400余万次。 〔二〕构建“感知+应急+安全〞网络屏障 一是建设全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拟定荣昌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对49家重点网站、3个重点APP和70个关键生产业务系统,开展网络安全态势预警自查。建设属地重点纸媒、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APP、重点网民、媒体从业人员、网信人才队伍等根底信息和宣传引导、应急处置等案例的数据库。二是构建全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细化荣昌区网络应急值班制度荣昌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网络应急值班工作操作手册,建立全区网络舆情月度分析例会制度,形成“每天通报部署、每周专报提醒、每月通报小结、每季分析总结〞的网络舆情联动机制。今年以来,收集并转交各镇街、部门涉区网络舆情1700余条,从早从小解决了一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编送舆情预警、专报、日报、月度分析等内容网信舆情刊物227期,为多起事关意识形态安全、涉荣涉渝舆情处置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全面清理网络违规信息。严格执行互联网新闻信息效劳管理规定,履行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执法程序规定职责,及时查删属地“马克波罗瓷砖〞“SPEM生猪市场〞等自媒体违规刊登信息行为,约谈违规发布、转载敏感信息区属微信公众号的账号持有人,确保属地网站、自媒体无导向过失。 〔三〕搭建“区内+周边+省市〞网络社会工作平台 一是区内整合建立网信协会。组织荣昌本地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网络运营商、效劳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科研、教育机构等60余家互联网从业者成立荣昌区网络信息效劳协会。二是内外联合发起“渝西川东网信协作机制〞。联合重庆市大足、潼南2个区,与四川省泸县、隆昌市、东兴区、安岳县共同创立“渝西川东网信协作机制〞,为涉及区县建起涵盖2万多平方公里、1000余万人口的共享平台。三是组建9个省市的“江·海·岛网信协作机制〞。发起并和重庆、四川、上海等9个长江沿线省市、27个区县基层网信部门,构建起“江·海·岛沿线县市区新闻传媒效劳开展协作体〞,积极参与跨省市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协作探索。 四、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对策建议 〔一〕探索媒体融合,积极占领移动舆论场。要引导移动舆论场健康开展,主流媒体必须重新占领官民两个舆论场,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稳固和拓展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主动设置议题,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必须走媒体融合的路子。主流媒体必须依托新兴媒体与网民进行互动,对于民生诉求、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做到不失语、不妄语也不“自言自语〞,从民众角度出发设置舆论议题,同时吸纳民间话语,改变传统话语体系,创新传播手段、传播技术,多采用视频、动漫、图解、H5、歌曲改编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两个舆论场之间的重合度,让两个舆论场形成互补矩阵,同频共振,共同奏响“社会主旋律〞“舆论好声音〞。 〔二〕加强政务公开,创新开展政务新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充满不确定性,“人人都有麦克风〞,使人人都能成为第一时间报道第一现场的“即时记者〞,信息的实时传播大大加快舆论场的构建速度,也加强了舆论巡查监测的管控难度,这对传统媒体与政府的信息发布时效提出了要求。政府需不断完善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发布官方信息,安抚民心,躲避“塔西佗效应〞。同时,政府应创新舆论引导的观念、形式与方法,打造“新兴党媒〞矩阵,不断完善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的功能版块,打造信息畅通的“阳光政府〞,实现公开透明,推进公共效劳,树立起网络时空中的权威与影响。 〔三〕强化监测技术,建立系统化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舆论诉求不仅存在于公开的微博、论坛上,也存在于相对封闭的微信群、朋友圈里,这种隐性舆论是民意分化下沉的表现,也使得舆情开展越发复杂难以把握。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舆情信息的挖掘与整合,建立属地全网舆情监测系统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强化舆情信息的动态采集、监测分析、研判预警,兼顾显性舆情与隐性舆情,精确把握网络真实民意构成,及时对淤堵舆情进行梳理,打造全方位无死角的网络舆情“安全卫士〞。 〔四〕严格依法治网,完善标准化网络信息发布机制。群众话语权的回归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作家、新闻发言人,使移动舆论场呈现“众说纷纭〞的状态,容易形成舆论声浪、文化波涛。在各种情绪和利益诉求的推动下,形成了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网络喷子等群体,理性声音反而“泯然众人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