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谈融合教育和现代教育.docx
下载文档

ID:814389

大小:20.46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融合 教育 现代教育
浅谈融合教育和现代教育   浅谈融合教育和现代教育  :在普通教育中,一般的儿童接受的是普通学校的教育,而身心障碍的儿童接受的是特殊学校提供的教育。接受的教育不同,因此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融合教育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种状况,身心障碍的儿童也能接受普通的教育,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都能受到关爱。融合教育的产生引起人们对现代教育的反思,也为我国进一步实施现代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融合教育;现代教育;特殊教育   文章编号:1674-120X(2022)02-0127-02收稿日期:2022-09-23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实施的是现代教育,所谓现代教育就是要培养可以与生产力相结合、全面开展的人的教育。但是,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以及不同的开展阶段都会以不同的特点来显现这一个共性。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影响,我国的教育与生产力脱节,随之产生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培养的学生与我国实施现代教育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融合教育的引进以及在中国的开展,提高了普通儿童的合作精神,使他们更加具有爱心,也促进了身心障碍的儿童更好地开展。由此可见,融合教育是推动普通教育向现代教育开展的重要力量。   一、什么是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特殊教育人员和身心障碍儿童的父母都认为身心障碍的儿童不应该被隔离起来,而是应该与普通的儿童在一起接受普通的教育,这样才有利于身心障碍的儿童在以后顺利地进入主流社会,也称“回归主流运动〞。二十世纪末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也沿用了“回归主流运动〞的思想,即不要把身心障碍的儿童放到单独的、封闭的、隔离的学校或者家庭中接受特殊的教育,而是应该让他们参加普通儿童的群体中去,让他们得到普通的教育和更多的关爱。跟班就读是融合教育的主要实施方式,中国也开始进行跟班就读的融合教育,融合教育不仅是为身心障碍的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更表达了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是社会文明开展的一个重大的表达,把身心障碍的儿童包容进来,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社会不可缺少的一局部。   二、融合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现代教育是中国一直推行的教育方式,融合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根底上又进一步优化了的教育,使受普通教育的人群更加全面。融合教育是解决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矛盾的最好桥梁,融合教育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实施,让中国的普通教育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虽然融合教育的推行还需要克服种种的困难,例如:传统的观念、师资的缺乏、经验的缺少、支持系统的不完善以及融合教育实施的未知风险。但是融合教育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只要在普通教育的根底上开展融合教育,普通儿童和身心障碍儿童就会朝着更加健全的人格开展,这也是现代教育最为提倡的,所以,融合教育是普通教育开展为现代教育极为关键的一步。   三、融合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提倡的是培养全面开展的人,而良好纪律的形成,是对上学期间的儿童最根本的要求。形成良好的纪律,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方案,也是形成学生高尚品德的保证。   我们的行为习惯都是逐渐养成的,教育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来保证实施。自觉纪律是学生纪律性水平高的表达,但是每个学生尤其是身心障碍的学生会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与养成良好的纪律的要求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包括纪律标准与学生认识之间的矛盾、纪律认识和纪律态度之间的矛盾、遵守纪律和个人动机之间的矛盾,以及遵守纪律与不良的行为习惯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不利于良好纪律的养成。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纪律,最终到达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效果,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帮助每一个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情绪化策略〞和“自我构建策略〞是培养良好纪律的策略,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具有良好的效果。   情境化中的“情境〞,就是我们人为优化了的环境,通过创设各种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教育情境,触动儿童的内心,进而影响儿童的心理,让儿童在自我反思中得到不断的升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情绪化策略〞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合,教育的情境在一种情况下有效,但在另一种情况下不一定有效,它需要考虑不同方面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者的身心开展情况、受教育者的认知情况、周围的环境等因素,需要老师分析具体的情况,然后为受教育者创设情境,这样才能使教育情境发挥最大的效能,使受教育者得到最大的教育影响。此外,学校也是一种不可无视的教育力量,优秀的校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输文化、思想、标准等。所以在采用“情绪化策略〞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影响学生的各种因素,设计最有效且最符合现有条件的情境,也要注重建设优美而又充满文化色彩的校园。   “自我构建策略〞是利用儿童内部的教育力量,让儿童通过自身内部的力量来促进自己行为习惯的改变,减少外部的力量可以降低儿童的逆反心理。良好的纪律需要每个儿童共同配合才能形成,所以儿童需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对现在情境的观察,摒弃之前不好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新的纪律。儿童之前的经验具有独特性,与现在的行为不同,但是儿童之间的互动,每个个体之间的交流与相互作用,才能最终构建出最为正确的纪律。实施“自我构建策略〞也需要一些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都要适应儿童现有的开展水平,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扮演角色法、分组讨论法、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等不同种类的方法让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解剖中自我构建正确的行为习惯,培养儿童的纪律。虽然我们的课堂中制订的一些纪律学生难以自我形成,但是在教师为学生讲解这些纪律标准时,学生可以利用自己以前的行为标准和对纪律的认知,让新学的纪律标准和自己以前的经验产生联系,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新学习的纪律标准深层次地理解和消化,最终转变为自觉纪律。   在融合教育中,也可以运用这两种策略来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纪律,但是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需要采取更多的方法,因为身心障碍的儿童在刚接触陌生人时会表现出害怕和不配合。所以就首先需要教师与普通儿童相互配合,创设情境,真正关心身心障碍的儿童,用自己的感情去影响身心障碍儿童的内心,直到他们自我构建出正确的行为。这样看似身心障碍儿童阻碍了普通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实际恰好让普通儿童接触到了更全面的人群,并培养了更健全的人格。当身心障碍的儿童接受了这个环境,并把自身融入这个集体中,他们就不会害怕这个集体,也会积极地与每个同学配合,这样所有的学生就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构建更为优化的环境,儿童才能构建最为符合集体利益的纪律和行为标准。   融合教育的开展,改变了以往普通教育上课的方式,也为每个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学习环境,这样的教育也塑造了不一样的儿童,最重要的是对探索身心障碍儿童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启发性的作用,需要我们深入地去思考。但是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开展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和研究,在融合教育开展的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我坚信,融合教育的真正实现,能为社会文明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奉献。   参考文献:   〖1〗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37―42.   〖2〗周满生关于“融合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22,(2):151―15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