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地方
高校
德育
课程
实施
中的
困境
出路
地方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的困境与出路
摘 要:目前地方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重意识形 态教育、 轻公民教育,重谋生教育、轻人文教育。考察其原因,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和我国传 统研 究过于理性化所致。为地方高校德育课程解困,德育课程必须实现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 转变,必须实现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必须表达社会开展需要与个体开展需要的有机 结合,西部地方高校尤其要融入地方和区域特色。 关键词:地方高校;德育课程;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23)12-0106-03 对高校德育课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到20世纪80年代,高 校德育课程已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中国对高校德育课程的研究起步 较晚,到上世纪90年代才被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1]。地方高校是 指位于地(市)级中心城市、行政上隶属于省级或者地(市)级政府,在办学上以师范为主,同 时兼办其他非师范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这类高校一般分为本科和专科两种,本科大多是 2022年以后才升格的,专科那么大多是1978年之后才设立的[2]。地方高校具有起步 晚、学生层次低以及其德育课程具有注重谋生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等诸多特点。 一、地方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困境 重视意识形态和谋生的教育这是中国高校德育课程的独有而且普遍存在的特点。我国地方高 校在缺乏人文观照的情况下,更是误解与误读了德育的本质,无论是正规的德育课程还是 活动与实践形态的德育课程,这方面的问题都较为突出。 1.德育课程重意识形态教育而轻公民教育 高校的德育课程关系到德育能否作为一门学科而开设的问题。对此,学术界目前主 要有三种观点[3]。第一,肯定开设德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持该观点的人认 为,任何社会或文化都在其历史的开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体系, 作为文化传递工具的教育,其主要职责就是向年轻一代传授这些道德财富。大学生处于其世 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开展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家长、学校和社会对他们 施加的影响,取决于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式。通过德育课程能够到达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目的 ,能够铸就高素质的人才。第二,反对德育课程的开设。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德育作为一 门课程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不道德的。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不存在一成不变的 价值和道德标准,更无人人必须遵循的道德戒律。任何道德价值都是经验的产物,因而是个 人的、相对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该把某种价值观念强加给别人。19 20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桑和梅等人对11000多名青少年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研究。结果说明, 传 统的德育课程所做的道德标准教育与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几乎无关,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正是 道 德教育把孩子给教坏了。第三,认为实施德育课程的教育与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培养学生的 道德 判断能力并不矛盾。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理想的德育课程既要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又要 培养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这是因为,德育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它自己独 特 的范畴、过程和方法。在我们这个多元的社会里,尽管这种灌输方法是无效的,然而任何道 德上的放任的企图也没有取得更好的结果,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要寻找一条 中间路线。它既不强 迫大学生接受一套道德规那么,也不给他们这样一种印象,即做出决定完全是一种个人的主张 或想入非非的事情。我们必须反对价值教育中的纯粹的“过程〞或“技能〞的方法。为了成 功地对价值进行反省,学生必须通过与他人的反省式的对话来获得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价 值 观点。学校必须既教技能又教内容。同时,通过德育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获得道德观念, 这对他们提高对道德规那么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有利于他们自主的道德发 展。 就地方高校而言,目前其德育课程主要是渗透式的,最为主要的途径是通过“两课〞进行正 规的 课堂教学。另外还有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班会等活动中所进行的德育。“两课〞即为马克思主 义、毛泽东思想、x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充满 了浓重的意识形态的规训。教师与学生都把德育理解为是形势与政策甚至还包括法律等等之 类的教育,这虽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与实用性,但也有很强的强制性。在这种课程形态之下, 真正属于德育的内容被歪曲化,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在西方,德育主要是品德教育,品德 教育的核心那么是公民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的教育。比方,西方的德育重视环保、 生命、公共卫生、公共平安、诚信、谦虚、自强、自立等方面的教育,而意识形态的教育不 属于德育内容或者说在德育中表达的相对要薄弱一些。 虽然重视意识形态的教育是我国所有大学德育课程的一个特色,但地方高校尤为突出。地方 高校还缺乏质疑与疑心的精神,教师与学生都是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教与学,这就使得重视 意识形态的德育更加僵化,甚至对我国的“两课〞课程产生了扭曲化的理解,地方高校真正 的品德教育以及人生境界的教育受到了挤压。这样,虽然“两课〞的课程开得很全,但真正 的德 育却很少。地方高校中打架斗殴、公共场所骂脏话、随地乱扔垃圾、无视生命、考试作弊、 狂妄自大的学生的比例因而居高不下。 2.德育课程重谋生教育而轻人文教育 目前的高校德育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课程[4]。按学科课程的标准来划分, 目前的分 类是:第一,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是学校于正式课程之中规定的德育课程,是 向学生系统传授有关道德的、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和理论,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 认识、 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开展的课程。第二,活动性( 或实践性)德育课程。活动性(或实践性)德育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感受的获得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课程形式,是为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 综合知识或经验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组合方式的课程。第三,学科德育课程。学科德育课程是 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学科德育课程是我国高校唯一有教材、有教师、有固定的时空 环境的一种课程类型,它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根底和主要的课程类型。学科德育课程的主要任 务是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和内化根本的道德知识与价值标准,提高学 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隐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广泛地存在于课内课外、校内校 外教育活动中的间接的和内隐的课程形式,或者说是学校通过(或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 ,对学生进行的一种间接的教育性的经验传递与渗透活动。第五,校本德育课程。校本课 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即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 的课程。 地方高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本地,他们把上大学看做是“跳龙门〞,最直接的目的是谋 生。虽然这是中国学生对“上大学〞的普遍式和适用式的理解,甚至是一种舆论情绪,但它 并不符合人与社会开展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不符合人们对教育本质属性认识的要求。 教育 并不排斥谋生,而且要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谋生且要符合道德地谋生;教育还必须超越谋生, 必须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社会观与人文观,最后形成自己的一种境界或者说是思想境域。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