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融合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与聋文化的关系及实践探究.docx
下载文档

ID:813751

大小:23.71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融合 教育 背景 传统文化 文化 关系 实践 探究
融合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与聋文化的关系及实践探究 周楠 王哲涵 摘 要: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聋人学生进入普通课堂进行学习,传统文化和聋文化便不可防止地产生联系。本文重在揭示在融合教育开展的大背景下两种文化的交集关系,探讨其在特点、形式等方面的不同,特别是传统文化对聋文化的相互影响,从而开掘两种文化在交融中产生的实践意义,帮助聋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关键词:融合教育;传统文化;聋文化 一、融合教育背景下文化领域的交融 (一)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继“回归主流〞教育理念后的全新特殊教育理论,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方式。相对于其他的特殊儿童来言,聋孩子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更好地融入普通课堂,得以正视自己的身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让健听人更好地接纳这个群体。如今,主流社会对聋人的接纳程度越来越深,聋人对主流社会也有了更加强烈的融入感。 (二)传统文化与聋文化逐渐交融 着融合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聋人走进了普通课堂进行学习,聋人的教育体系中也越来越多地渗透进传统文化的因素,传统文化对聋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两种文化也呈现出丰富的交集,一些特殊学校开始尝试着为聋人学生开设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技能课程;也有一些残疾人高等院校中也开始渗透一些实践性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等。 本文侧重于研究聋人在特有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以聋人就业为导向,学习传统文化,产生社会效应。 二、传统文化与聋文化的关系 (一)聋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过去,传统文化与聋文化之间因缺乏了解、研究而存在“天然鸿沟〞,普通人对聋人文化缺乏“认同感〞,聋人对于传统文化了解不深。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聋人进入普通课堂进行学习,传统文化和聋文化便不可防止地产生联系,两种文化逐渐开始交融、渗透,两种文化便有了相互理解、尊重。传统文化受到聋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从外表来看,表达在一些文化标识上,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图书馆的“百爱墙〞,通过100个不同写法的“爱〞字表达“博爱〞的情怀,其中手语的标识就是受到聋文化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当说話者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他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时,手势语发挥了很大的用处。手势语的运用是极其广泛的,有些从肢体上表现出来的想法,更加直接,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鸣,这是聋文化对传统文化起到的很大影响作用的表达。 (二)传统文化对聋文化的影响 首先,表达在语言、思想方面。文化首先表达在语言,语言是文化的根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聋人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无法开口说话,因此聋人群体有其独立的语言——手语。手语最初要追溯到古代,甚至手语可以说是最早的语言,古人靠手势来表达沟通意见,由于文化的开展、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的规章制度,为了创造更有条理的社会,语言文字便应运而生。社会越来越需要标准,语言文字就有了更大的覆盖面,为了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更方便地运用,先前的手势语逐渐被语言文字所替代,语言文字影响文化,传统文化便不可防止的在一定程度上对聋文化进行了冲击。由于聋人生理的局限性,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比较片面,对其反响也比较迟钝,因此与健听人相比,他们学习文字、学习传统文化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当聋人在学习“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传统文化时,很难理解到这些文化的本质即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和〞,从这些学习中,聋人可以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传统文化对聋文化的影响,在社会实践、艺术、体育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表达。大局部人对于聋人的表演,接触到最多的便是舞蹈和戏剧。随着融合教育的推广,聋人的娱乐方式、表演形式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开始尝试着为聋人学生开设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技能课程;也有一些残疾人高等院校中也开始渗透一些实践性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剪纸文化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社会上也慢慢地出现了为聋人进行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职业培训的机构等等。传统文化不仅能丰富聋人的生活、为他们获取生活来源,而且能够开掘和保护传统民间文化,这是国家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国家发扬先进文化开展里的需要。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为聋人进行职业训练的需要不断扩大,但对聋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难度远高于健听人,因此聋人学习的渠道少,经过调查显示,专门为聋人进行职业培训的政府机构、私人机构数量并不多,但由于聋人对于回归主流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社会群众对其的包容性增大,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进行残疾人传统文化效劳中心工程开发刻不容缓。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设立残疾人福祉研究分会,以就业为导向,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和创业的特色专业与课程体系,为聋人造福祉,通过文化学习获得生存手段,为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开展培养急需的传统民间手工艺人才,强化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给聋人创造了更多就业的时机。 聋人在认知方面也有其独特的文化,由于其本身无法听见声音,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听觉接受到的信息,是带有片面性、主观性、外表性的。他们仅仅用眼睛观察世界,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必然具有局限,便会影响到交往方式、交往习惯、行为方式,他们不善于与人进行“人情〞交流,因此,外交类的职业,不适合聋人任职。传统文化与聋文化在认知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汲取精华,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前进。 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阳光学院聋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与聋文化关系的调查,调查显示,有42%的聋人大学生认为是存在聋文化的,45%的聋人大学生表示不太确定,并且他们中有34%认为传统文化与聋文化之间为交叉关系、还有31%从未思考过,从中可以看出,聋人大学生对其聋文化的认同感较强,对于传统文化与聋文化之间的交叉关系较为认可。 三、传统文化和聋文化交融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借助汉语语素意识进行传统文化教学 在语言学上,“语素〞是元语言中最小的一种组成单位,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结合体〞,它是一种不能够再细分的语言单位,也可以说是语言表达的根本元素。借助于对语素意识的培育,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聋人实现对传统文化阅读的效果提升,聋人对于中长句的理解较为困难,语素学习是根底,首先将其中的语素提取出来,进行词汇量的积累,从传统文化中最外表、最常接触的“传统姓氏〞“传统节日〞开始,然后讲究句法,学习各个节日的来历、习俗以及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人学习他们的事迹、思想,再到学习对于聋人来说不太好理解的俗语、诗词歌赋等等,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二)进行实践教学 由于聋人其自身生理缺陷,听不到声音,那么从视觉上对其进行教学尤为重要,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使之具有参与感。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现代的幻灯片、投影设备,播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借助视觉上的冲击来引起人内心的善良,要养成优秀的中华传统精神。走出课堂,不只是欣赏关于传统文化的情景剧,更应该组织同学参与进去,使聋人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学习国学经典,传承文化礼仪。走出校园,去看一看、学一学民间的传统手艺,使聋人能更近距离地领会传统文化的奥义,更能培养聋人的交流能力,在交流中学习,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实践成果 根据中国残联办公厅2022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方案(2022-2022年)通知中可以看到,第一条,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适合残疾人特点的职业培训,扶持一批民间工艺和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人〞,为聋人(残疾人)建成其职业培训机构也是大势所趋。聋人由于其本身生理的特殊性,在文化艺术类的职业上更能够施展才华。 根据中国残联的官方微博显示,越来越多的聋人手艺人,通过系统地学习后,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地方发光发热,“90后聋人小哥1年画千张画作,还自己研习了立体剪纸〞,27岁的小伍11年前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绘画,后自习立体剪纸,他一边在快餐店打工,一边业余时间搞创作,拍卖作品的钱还曾为雅安地震捐款;“开张10年只招聋人,这家无声面馆背后有个秘密……〞河南开封的一家大同刀削面馆,这里的效劳员、厨师都是聋人,刀削面手艺既得到了传承,又为他们提供了收入。以上的例子都是聋人在政策的支持下,进行关于传统文化、传统手艺方面的自主创业,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能够凭借自己认真、有尊严地活着。 四、聋人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及就业的态度 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阳光学院聋人大学生进行调查。他们对待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聋人大学生有94.59%,其中有29.73%对于传统文化掌握的程度较好,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有55.41%的聋人大学生表示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提高综合素养,提升价值观,由此可见,他们中的大局部人对于传统文化持有认同的态度。 以下为聋人大学生对于从事有关传统文化的职业的调查。问及是否有兴趣参加以就业为方向,学习传统文化的机构时,有超过一半的聋人大学生表示很有兴趣参加,其中在将来愿意从事有关传统文化的职业的有37.84%,绝大局部同学表示不确定,可见同学们对于将来参加有关传统文化的工作的积极性较高,在不久的将来,传统文化与聋文化之间会有更加密切的交融。 通过此次调查,我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中大局部人肯定了聋文化的存在,并且认为传统文化与聋文化具有交叉关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持有认同态度,将来也愿意从事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工作,这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聋文化的关系及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五、结语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在社会历史事件中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开展而开展。从文化角度展开对聋人群体的讨论与研究,有利于建立健听人与聋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与民族凝聚力。同时,能够增强聋人的竞争力,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且能够帮助他们自力更生。 参考文献: [1]沈玉林,论聋文化与聋教育,2002年1月期,P21. [2]唐海龙,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开展中渗透传统茶文化,2022年第12期,P470. [3]贾振峰,汉语语素意识对聋生茶文化阅读教学的影响研究,万方数据. [4]杨俊英,浅谈“双语双文化〞教学,2022年5月期,P3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