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机构编制检查长效机制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813509

大小:43.59KB

页数:3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机构编制 检查 长效机制 思考
机构编制检查长效机制思考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整个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局部。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对于深化行政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防止机构编制恶性膨胀、有效控制人员不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推进依法行政的迫切需要。推进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但从实际情况看,部门之间仍存在职责交叉重复、工作推诿扯皮的问题,有的部门权力缺乏制约,行政行为不标准、随意性大,越权、侵权及不负责任等现象时有发生。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靠制度约束、靠机制保障。通过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对机构和职能管理中出现的不合时宜问题及时作出反响回应,并进行适应性调整,才能有效杜绝不依法行政、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等现象,为推进依法行政、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建设奠定根底。 第二,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整体效能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重视机构设置的优化、人员编制的精简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忽略了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严重制约了机构编制管理整体效能的发挥。党政机构改革很容易陷入“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约机制。事实证明,只有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把监督检查作为编制工作的一种常态,并始终不渝地坚持抓下去,才能凸显机构编制工作的地位,有效激发其为经济社会开展效劳的功能。 第三,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机构编制工作自身开展的内在要求。决策、执行、监督是现代行政管理不可或缺的三个关键环节。监督是确保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机构分,从决策到落实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加强监督检查对于稳固管理成果尤为重要。同时,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性、纪律性都非常强,“编制就是法规〞、“机构编制一经确定,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从这个角度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维护机构编制纪律、树立编制部门的权威,客观上也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 (一)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日常监督重点是对机构编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机构编制数额的控制和人员配备等情况的监督,是整个机构编制监督工作的根底。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事业单位登记年检。通过一年一度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人员结构、经费形式、资产状况及运转情况,及时发现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依法提出整改意见,确保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开展。二是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制度。通过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逐一进行对照审核,将财政供养人员情况完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可以有效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不合理增长。三是机构编制统计。通过机构编制统计,有助于增强编制部门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宏观把握能力,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针对性。与此同时,注重发挥专项检查的优势和功能,紧紧抓住党政机构改革检查验收、中小学核编等专项检查的有利时机,找准目标,有的放矢,集中精力解决一批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二)单位自查与定期抽查相结合 要求各单位每年将其职责履行情况、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增减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报告机构编制部门。事业单位自查工作由其主管部门负责,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认真负责,各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在此根底上,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各查,抽查以听取汇报、查验资料和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限期解决。 (三)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 自觉将监督检查工作寓于机构编制管理的全过程,做到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并重。对部门提出的要求增设机构、调整职能、增加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等事项,事前搞好研究论证,形成有理有据的文字材料,供领导决策。机构编制部门要坚持原那么,不徇私情,敢于“唱黑脸〞、“当反面〞,切实为各级党委政府把好关、负好责。机构编制事项议决后,不是一推了之、撒手不管,而是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其机构运转情况、职能履行情况、人员编制配备情况、事业单位登记情况等进行跟踪监督,并逐步形成一种常态,为实现机构编制正规化、制度化管理奠定根底。 (四)公开监督与自身监督相结合 机构编制部门应本着公开、透明的原那么,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工作原那么、审批程序等,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机关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定员情况,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方式向本区域人民群众公开。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等方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注重机关事业单位自身监督约束机制建设。通过完善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自查自纠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向本单位干部职工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内部监督约束作用,进一步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效。 三、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保障机制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持久抓下去,就要建立一套鼓励和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责任追究机制。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机构编制管理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按照“谁批准、谁负责〞的原那么,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设置机构、超配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有关部门要对其主管责任人以相应的处分。对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利用掌管资金、财物、工程审批、评优评先等手段,对下级业务部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等进行干预的,机构编制部门经核实后,责令其限期纠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同时,机构编制部门违反规定审批机构和编制的,组织人事、财政部门违反规定办理调配录用人员,核拨经费的,由同级党委、政府或上级有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是建立机构编制考核机制。机构编制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审批进行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并对本级各部门机构编制使用情况进行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对有严重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领导干部,不得异地任职和提拔使用,并按有关规定追究领导干部责任。要把机构编制管理列入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之中。当前,要以各级各部门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控制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实行严格的考核责任制。 三是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内在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人员工资和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监督制度。机构编制是财政预算的依据,财政预算控制是机构编制约束的有效手段。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和编制的限额之内,才能核定人员和工资,才能列入财政预算核发经费,才能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户口迁移等手续。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电子化进程,抓紧实现机构编制、人员工资、财政预算等微机联网,强化相互间的约束监督。 搞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要突出重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当前,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要突出职能转变和职责界定这个重点,重点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三定〞规定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解决好部门职能交叉和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事业单位要突出人员配备这个重点,包括领导干部配备和一般工作人员的配备。以人员配备为总抓手,加强其他方面的监督管理。 二是要深入实际,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发扬机构编制部门认真细致、敢于负责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挖掘深层次问题,坚决杜绝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做外表文章的现象,集中精力解决一些突出问题,真正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 三是要创新形式,切忌“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监督检查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大胆创新,注重实效,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是要配套联动,切忌“单兵作战〞。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机构编制部门单兵作战,工作难以取得成效。要主动与组织、人事、财政、监察、劳动等部门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要转变管理方式,形成机构编制部门为主,组织、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配合联动、运转高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共同把好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关,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不合理增长。 在改革创新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机构编制管理涉及党、政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及各级事业单位。创新体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完善政府政权建设的一项根底性工作。创新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于确保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保证各项工作高效协调运转,实现党政等各机关为人民效劳的根本宗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参加wto以后,对政府的行政理念、行政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作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如何顺应新形势,立足科学持续的开展观,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呢。我们认为,要从“三个结合,四个环节,五个加强〞方面做好工作。 一、顺应改革,搞好“三个结合〞 “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平时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在制定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三定〞方案时,都要对照这些观点去检查、去衡量。为此,必须顺应改革形势,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开展与改革相结合。首先要改革行政体制,革除一切影响开展的旧机制、旧观念,为经济开展清障铺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就是通过机构改革,调整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断完善党政工作机构,使其到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开展。 二是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结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在继承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机构改革本身是一种机制创新。比方,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如何建立财政预算机制,坚持机构编制与经费划拨挂钩;如何建立编制调控机制,实行编制总额控制与分解管理相结合;如何建立运行监督机制,把“三定〞方案运行情况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有关部门全年工作的督查之中;如何建立协作机制,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纪检、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有机结合,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强化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纪律的制约机制,纠正过去“管庙不管神、管编不管人、管职能不管运行〞的“三管三不管〞现象,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好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把关、协调、监督〞作用。 三是坚持管理与效劳相结合。克服和纠正长期以来在机构编制管理系统中形成的机构编制重管理、轻效劳或只管理、不效劳的现象,做到管理与效劳相结合,并在效劳上做文章。要经常组织编制部门的同志搞好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共同商量、及时解决。对一些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复,由此产生矛盾的问题,通过调研找准问题症结,加以妥善解决,防止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一些部门人浮于事,结构失调,由此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调研搞清人员内幕,在全局范围内部调整解决;对一些部门岗位特殊、人才紧缺,因编制满员无法引进人才的问题,通过调研搞清选调人员的情况,采取"腾岗招才"的方法解决;对一些部门业务拓展、工作量大,因人员编制少而超负荷运转的问题,通过调研提出方案,适当调整增加编制。 二、更新观念,抓好“四个环节〞 目前,我们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还存在着一定的僵化、保守现象,比方,在机构管理与编制管理上,重编制管理,轻机构管理;在机构管理上,重机构的建立与改革,轻机构的运作及调控;在编制管理上,重控制,轻调节等。究其原因,与我们长期以来拘泥于“本本〞、固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