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市
改革
培训
动员
会上
致辞
在全市“三变〞改革培训发动会上的讲话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三变〞改革培训发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启动“三变〞改革工作,推进“三变〞改革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领域开展。我们这次把发动会以电视直播的形式直接开到乡镇、村组,主要是为了让广阔基层干部群众第一时间直接掌握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变〞改革工作的要求部署,了解“三变〞、熟悉“三变〞、参与“三变〞、推动“三变〞,确保“三变〞改革在六盘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推进“三变〞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三变〞改革的提出。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再勇书记在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汇报了我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三变〞改革的做法,引起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和相关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会后,我市向国家财政部、国家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相关部委报送了关于“三变〞改革工作的做法和初步成效。随后,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农业部先后派出调研组赴我市实地调研,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农民日报、贵州日报等中央媒体、省内外媒体跟进报道了我市“三变〞改革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指导意见〔六盘水党发〔2023〕32号〕和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意见〔六盘水党发〔2023〕33号〕。
近半年来,“三变〞改革工作成为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热词,国务院有关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对我市“三变〞改革工作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和指示。
5月9日,汪洋副总理批示。请锡文、长赋、静林、永富同志认真研酌。“三变〞似有值得更深层次上考虑其价值的意义,请先分别作考虑,择机再议。
5月13日,我们的老书记赵克志批示:再勇同志,“三变〞的探索和实践很好。根据汪洋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可在扶贫资金上使用〔如作为两无人员股权投资〕大胆探索和实践。同日,陈敏尔书记、省长批示:远坤同志,省有关部门要到XX市去总结经验、完善思路,提出复制推广的建议方案。贯彻好汪洋副总理和克志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批示:六盘水“三变〞思路,理念新、机制新、效果好,希望XX市委市政府按照克志书记、敏尔省长的指示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走出一条符合XX省情,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开展的路子来,努力创造在全省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8月25日至26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在我市召开。陈敏尔书记、省长作出批示,国家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致辞,再勇书记作了题为“三变〞激活农村开展新动力的发言。陈敏尔书记、省长批示指出:XX市积极探索推进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对于发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优越性,推动农村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XX市遵照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视察贵州时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深入实践,全面总结提升,为全省农村改革开展创造经验、探索路子、作出示范。国家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讲话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从更深层次来认识六盘水“三变〞改革,从认识上、制度上、理论上、实践上来进一步完善“三变〞改革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在致辞中指出:要深入总结完善好XX市“三变〞改革经验,把改革推向深入,激活农村开展动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开展提供支撑。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座谈会在我市圆满召开,使我市“三变〞改革工作得到了初步推广。
8月27日,陈敏尔书记、省长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XX市农村“三变〞改革是农村股份制导向的改革,是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将有效促进和解放生产力,要在XX市召开现场会,形成全省复制推广的经验。
这些重要批示和指示,既是对我市“三变〞改革工作的肯定和推动,也是对我市工作的催促和鞭策。全市上下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和指示上来,切实把“三变〞改革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贯彻落实,真正让“三变〞改革在六盘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三变〞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三变〞改革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开展动力,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3年以来,全市共有47213户约17.82万人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入股土地面积20.25万亩,入股农户收入大幅提升;全市共整合农业、林业、扶贫等部门各类财政资金2.74亿元,撬动村级集体资金7081万元、农民分散资金1.17亿元、各类经营主体资金12.31亿元,集中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56682名贫困群众受益,30789人实现脱贫。成效重点表达在四个方面:
一是为农业规模经营构建了新机制。通过引导农户将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改变了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的方式,变分散经营为合作经营,变小农经济为市场经济,推动了农业组织化、规模化开展,创新了农业规模经营体制机制,实现了“统〞与“分〞的有机结合,减少了企业投入,提高了农业效益,促进了企业开展壮大。比方,贵州天地人和农业开展猕猴桃产业基地,在XX县区郎岱镇4个村的6000亩承包地经营权入股的根底上,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补贴、统一规划的规模化运作模式,进入盛产期后,预计每亩土地可实现收入1600元;XX县区民润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葡萄种植,大河镇70户农民、843亩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盈利后,村民按照入股土地面积获得30%的实物分红,也可以按照入股土地面积比例参与分红。
二是为实施精准扶贫找到了新路径。通过“三变〞搭建的股权平台,整合各类资源、资金和工程,把贫困群众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有机连接起来,增强扶贫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比方,XX县区用财政扶贫工程资金684万元购置六盘水农村商业银行原始股份400万股,股份收益解决了337名农村“两无〞人员、115名城市贫困人口扶贫难题;XX县区落别乡抵耳村将财政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的100万元资金,入股朝华农业科技公司,种植高标准茶叶,所得股份收益按照4:6的比例进行再分配,其中60%用于扶助本村贫困人口,直至整村脱贫;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带动盘县普古乡8个村964户开展,实现了1161人脱贫致富。
三是为开展山地特色现代农业提供了新模式。在“三变〞改革中,按照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股份制合作,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开展,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加快现代农业化开展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生态、平安的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开展新路,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比方,盘县依托野生刺梨分布广、长势好、维c含量高等地域特点,以组建刺梨产业联合党委和“企业+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刺梨产业链,把“小野果〞做成了“大产业〞,实现了“四个价值最大化〞,推动了山区农业转型开展。盘县滑石乡岩脚村将村集体37.8亩土地折价入股贵州农熠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打造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哒啦仙谷农业示范园区,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
四是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搭建了新平台。通过将集体资源、闲置资产以及财政资金入股等方式,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增强了村级组织治理能力,探索了一条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可行路径。2023年以来,全市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2477万元,消除“空壳村〞157个,“空壳村〞占比从2023年的53.8%下降到18.6%,预计今年全市912个行政村将全部实现有村集体经济积累目标。比方,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在村支书余留芬的带着下,先后筹资建成矸石砖厂、小锅酒厂、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火腿加工厂、休闲山庄等集体企业,村集体按股参与收益分红,目前该村的集体资产总额已到达5000多万元;XX县区陇脚乡花德村将集体常年闲置的1000多平方米养殖场办公用房,入股到XX县区驰诚养殖专业合作社用于茶业精深加工,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2万元,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XX县区玉舍镇转山核桃寨由4家国有企业和玉舍镇俄脚村委员会共同建设,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俄脚村委会成立转山旅游开展,以提供管理效劳方式入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三变〞改革任重道远,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把成绩估计得过高,“三变〞改革推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有差距。一些领导干部对“三变〞改革不重视、不关心、不学习、不思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地方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还有局部基层干部没有充分认识“三变〞的重要意义,没有准确把握“三变〞的科学内涵,迟疑观望、心中无数、手上无招。二是在根底工作上有差距。确权颁证进度缓慢,清产核资工作跟不上,情况不清、底数不明,对资源、资产、资金“三资〞存量心中无数,没有建立台账,产权不清、管理混乱。三是在资源整合上有差距。没有有效整合自然性资源、经营性资产资源和财政资金资源等多方资源,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很多涉农资金采取的是条块分割管理,没有打好“组合拳〞,难以形成合力。四是在政策配套上有差距。在村集体资产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经营主体开展、鼓励农民创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农村产权、股权交易政策不匹配,制约了“三变〞改革深入推进。五是在主体培育上有差距。参与推动“三变〞的市场主体,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规模小,经营工程单一,信用等级不高,管理不标准,抗风险能力不强。六是在总结提炼上有差距。缺乏专业人才支撑,对“三变〞改革的理论研究不深、总结提炼不够、分析不透彻,尤其是对“三变〞改革示范点的经验总结高度、深度和广度不够,概念性内容多、可操作性内容少,形成的做法和经验不易学习、借鉴、复制和推广。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要深刻认识“三变〞改革的内涵和意义。所谓“三变〞,就是通过资源变股权,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把村集体以集体土地、森林、草地、滩涂、水域等自然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物〕、根底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享受股权权利。通过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把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开展类、扶持类资金等〔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原那么上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资金,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权权利。通过农民变股东,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通过农民自愿把自有的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资金、技术等,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权权利。“三变〞改革的实践探索,对我市实现转型开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三变〞改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我们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清晰的脉络。
第一次土地改革:1949年后,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就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土地无偿使用,二是无限期使用,三是不准转让。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开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到1953年春,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