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大通科技文化体育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汇报材料新编.docx
下载文档

ID:812750

大小:20.39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大通 科技 文化 体育局 旅游 融合 发展 汇报 材料 新编
大通科技文化体育局文化旅游融合开展汇报材料 大通科技文化体育局文化旅游 融合开展的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下面我就文化旅游融合开展的情况做一简单交流,缺乏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文化、旅游资源根本概况 大通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有明长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广惠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文物点156个,有“舞蹈纹饰彩陶盆〞、汉代木简等馆藏文物202360件,现有景区(点)16个,其中国家级景区(点)2个,省级3个。我县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灿烂古代文明和以回族土族为特色的民族文化、以老爷山花儿会、朝山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皮影戏为代表的河湟农耕文化、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明长城为代表的古遗址文化,奠定了大通文化旅游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目前列入县级非遗保护工程50项,省级7项,国家级2项。全县有12023名县级传承人,16名省级传承人,1名国家级传承人。 二、主要做法 (一)以战略化的高度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是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开展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为文旅产业融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县委、县政府将此课题作为大通县2023年调研重点课题,成立文化旅游融合开展课题组,采取实地考察、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大通文化旅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是在深入调研的根底上,积极起草制定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融合开展相关实施方案。 (二)以品牌化的打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一)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实现金名片效应。老爷山“花儿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闻名于西北乃至国内外。为进一步打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爷山“花儿会〞为龙头的民俗文化艺术品牌,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开展,积极打造了以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工程,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建成了一个“花儿文化〞主题公园,编辑出版了一部花儿词曲专集花儿大通、编排了一部花儿风情剧花儿唱红老爷山、创作了脍炙人口、讴歌纯朴生活的花海放歌、欢迎您到大通来、彩陶故里等歌曲,培养了一批花儿专业人才,我县9名花儿歌手进入XX省电视花儿大赛并获奖。向外界展示了以老爷山“花儿会〞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了文化品牌。2023年第二届老爷山花儿会活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9.1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634.75万元,品牌效应日益彰显。2023年7月将举行中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6月3日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以“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为主题,进行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筹划设计,高水平准备大型文艺演出,高规格举办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央视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走品牌之路。 (二)“明长城遗址公园〞极具旅游潜力。大通“明长城〞是现存世界上海拔最高、遗存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壮观的明代长城,被誉为“青海八达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国家长城保护方案。近年来,我县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那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将明长城保护与利用开发作为一 2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得到了国家、省、市部门的高度重视,明长城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抢险加固工程工程,目前工程勘探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已完成。该工程总投资1.766亿,已完成投资1780万元。拟建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以明长城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使明长城遗址公园迅速融入到“中国夏都〞旅游圈之中。 (三)河湟皮影产业初见成效。河湟皮影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挖掘其潜在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我县及时成立了大通皮影艺术协会,设立皮影表演厅、展览厅,并结合我县实际,对大通皮影进行商标注册、产品设计,精心包装,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大型文化活动平台和“大通皮影〞艺术展演等活动进行推介。参加了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等各类国内外博览会,把大通皮影作为纪念品用于全县各类重大活动,使之逐步实现开发小皮影,带动大产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积极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舞蹈纹饰彩陶盆出土于我县上孙家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开发彩陶盆纪念品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展示了大通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以精细化的调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为给大通文化旅游融合把脉,找出大通文旅融合的制约因素,提供有效途径,一是成立文旅产业融合调研组,成员单位涉及面广,以县人大、科技文化体育局、旅游局、林业局、住房保障建设局、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县委党校、财政局、开展和改革局、景阳镇、塔尔镇、东峡镇、青山乡组成。 3二是调研工作扎实有序,召开了涵盖企业、文化、旅游、乡镇、景区、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2023余次,实地考察了大通四大景区及四个乡镇,赴互助县、XX省XX县区学习考察,完成调研问卷300份(县内20230份,县外旅游行业200份),完成调研信息报送工作。 (四)以坚实化的根底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一是夯实文化旅游根底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长足开展。共投资469万元修建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城乡。投资144.5万元全面完成289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广泛。十支电影放映队在全县289个村委会放映电影3468余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为130个村农家书屋发放了价值260万元的图书、书柜等设备。文化进社区工程有序实施。投资22023万元为全县21个社区文化室配套文化设施,投资90万元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设施。文物普查工作稳步开展。全面完成了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开展“非遗〞保护调查根底上正式公布了我县“非遗〞保护传承工程。开展了省、县级文物单位消防平安督查工作。二是“三下乡〞活动广泛化、惠民化。在全县20个乡镇组织开展了20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参与群众达十万余人。两节活动规模化、特色化。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两节〞群众文化活动,组队参加XX市2023年春节优秀社火巡演活动,举行了县2023年社火巡游活动,举办了第十七届元宵节灯展及迎春书画展、建国62周年书画展,参加了全省庆国庆和辛亥革命20230周年花儿专场演出。 (四)以产业化的开发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4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一是开发大通皮影雕件,大通文化馆皮影传习所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通皮影雕刻为手工制作,造型古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进行了精包装,形成高、中、低档的皮影产品,深受各界人士欢迎。产品开发采用“个体户+园区〞模式,目前皮影收入达20万元。二是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仿制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202300套,制作明信片2022张。使游客能够近距离观看到这件珍贵历史文物,充分表达大通璀璨古代文化的神奇。三是扶持农民画产品,大通农民画粗暴直白、色彩浓烈,目前大通近2022多幅作品参加了省、市、县书画展览获奖,具有开发的潜力。四是扶持开发砂罐产品,大通桥尔沟砂罐工艺独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远销省内外及各地。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扶持资金,开发桥尔沟砂罐产品,取得了一定效益。 (五)以高效化的宣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发动和组织全县旅游、宣传、文化、广电、交通等部门,借助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电子网络等多种宣传手段,利用节庆活动、会议展览等各种场合,大力宣传推介,不断提高了大通旅游知名度。编辑出版了散文集印象大通、风光摄影集山水大通、花儿歌谣集花儿大通、书法作品集翰墨大通,皮影图集河湟皮影图集。编辑出版了老爷山文学季刊。编制出版了亚洲旅游—大通深度之旅、神奇的大通、大通旅游指南等旅游丛书和旅游风光画册,制作了瑰丽大通、奇山秀水大通游风光dvd光盘,参加了2023大型真人秀节目冲刺。中国摄制组在大通的摄制工作。举办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国际乡村旅游长跑赛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积极申报成功“2023年中 5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称号,并积极做好前期宣传、品牌打造及后续相关产业开发工作。 (六)以无缝的对接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凭借大通自然风光、民族民间文化及特色民族文化体育资源,依靠鹞子沟优美景色,积极申报建设鹞子沟国家健身步道,建成康乐山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集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分为户外拓展训练设施和室内“团体辅导〞训练基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文化旅游双赢。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及思路 在今后文化旅游融合工作中,我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一是突出一个主题,即: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二是树立一个世界性品牌,即:老爷山花儿会。三是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六个一〞工程:一只碗——舞蹈纹饰彩陶盆;一段墙——明长城文化公园遗址;一座山——老爷山风景名胜区;一条沟——大通国家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一朵花——老爷山花儿会;一口泉——黑泉水库察汗河景区。四是建设六大文化旅游功能区,即: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河湟农耕文化功能区;清真餐饮文化功能区;花儿文化河湟皮影传承区;以北川健身大道、鹞子沟健身步道为主户外健身旅游区;次级旅游效劳功能区;农家乐效劳功能区。五是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主题,在宁张公路沿线、街区、广场建设塑立一组反映大通历史、人文、民族特色的城市雕塑群。 (一)突出文化主题,加快文化旅游区建设 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大通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文化旅游产业 6开展。 1、以休闲娱乐为主题,建设鹞子沟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老爷山、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文化公园、农耕文化园区等资源,开发文化创意、娱乐演出业、休闲康体产业等综合性休闲文化产业,开展休闲、登山、滑雪、滑草、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进一步提升鹞子沟文化品牌价值,把鹞子沟打造成为休闲文化旅游胜地; 2、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充分发挥大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以香山文化公园、明长城遗址公园和苏家堡古城为依托,建设大通文化产业集聚区,重点开展非物质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文化旅游。 3、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开展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东峡镇、塔尔镇农业民族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东峡镇、塔尔镇采摘基地等资源,放大农业旅游示范区效应,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成为集农业产业化、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区; 4、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开展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鹞子沟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广惠寺、东部新城文化体育园区等资源,把鹞子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环保宜居、森林休闲、健康养生、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区。 (二)突出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构建以大通“彩陶舞韵、丝路通衢、朔山雄峙、花海揽胜〞为特点的多元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全面挖掘整理打造以老爷山花儿会为重点的系列文化旅游品牌。 1、充分利用舞蹈纹饰彩陶盆、柴国柱、明长城、古羌文化和丝绸南路等资源,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2、充分利用广惠寺藏文化、清真寺伊斯兰文化、太元宫道教文化等资源,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品牌; 3、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四片瓦舞、老秧歌、 7回族宴席曲、大通民间曲艺等资源,打造民间文化旅游品牌; 4、充分利用后子河、塔尔镇回族饮食资源,打造清真餐饮文化旅游品牌; 5、充分利用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艺术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