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810721

大小:16.50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村 振兴 视域 农村基层 党组织 建设 问题 研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尚华 摘 要 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职责。文章立足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如完善组织构建体系,为乡村振兴提高组织保证;建立科学选人用人机制,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经济开展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性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 乡村振兴系十九大确定的重要开展战略,是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职责,尽快克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和缺乏,锤炼过硬过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已成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 一、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党组织设置方式缺乏创新 当前,随着大量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出现,由于诸多原因,对“两新〞组织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与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尚有一定困难;鉴于农村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特征,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增大,对农村党组织设置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先进与落后差异,村与村之间缺乏党建合作机制,难以实现党建资源互补。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必须就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实践中加以创新。 2、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素养有待提升 一是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党组织结构不合理、党员领导干部年龄偏大;有些村支部书记与领导班子缺乏创新思维,开展理念滞后,开展思路不清,带着农村经济开展能力缺乏,未能发挥引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用。 二是后备力量缺乏。调研中发现,由于工资报酬相对较低,导致村干部的吸引力下降。且农村优秀人才多已通过升学、参军、务工、经商等方式外出开展,加之党员开展机制不健全,使得优秀人才难以参加党组织,党组织班子陷入“人难选,无人选〞的困境,后备力量严重缺乏。 3、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效劳群众能力较弱。局部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進性和为人民效劳意识淡化,有的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四风〞问题,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下降,干群关系紧张,未能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二是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的农村党组织仍沿用老观念、老方法从事党务管理,难以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加之许多党员自身学习能力差,综合素养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未能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缺乏创新 调研发现,很多农村主要采取“党建+工程+农户〞的常规扶贫模式推进乡村振兴,但在具体实施环节和帮扶举措上缺乏创新。局部第一书记的奉献意识和干事创业的使命感不强,加之创新能力缺乏,扶贫思路不开阔,使得农村脱贫振兴工作难有作为。很多驻村干部与后续脱贫工作相脱离,使驻村帮扶工作失去连续性。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组织构建体系,为乡村振兴提高组织保证 按照“合理布局、发挥作用、功能优化、结构调整、效劳基层〞原那么,科学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尤其要加强“两新〞等新型组织的党组织设置,实现组织全覆盖。通过村村、村企、村居联动方式,做到优势互补。通过单建、联建、挂靠诸方式在农业合作社与农业工程中建立党组织,持续加大软弱松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打造能真正引领乡村振兴的过硬党组织。 2、建立科学选人用人机制,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 一是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坚持“政治素质高、群众根底好、带着能力强、效劳能力优〞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标准,创新支部书记选任方式。以在本村致富能力强及在外开展好的党员中选拔为主,注重引进高校毕业生与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到村任职。大胆破除地域、身份诸界限,探索跨村任职等方式,鼓励非本村优秀人员跨村任职,为后进村选配优秀“带头人〞。 二是抓好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培养。以农村优秀青年、转业退伍军人、农村技术人才、返乡大学生、经济合作社和产业协会负责人等涉农精英为主体,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探索富有成效的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与管理模式,安排其参与扶贫帮困、征地拆迁等具体工作,增强其在实践中处理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及退休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参与村“两委〞成员选举,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后备干部。 三是加强农村带头人的教育培训力度。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建立以专家学者、“乡土人才〞为主体的乡村振兴人才智库。加强农村带头人关于党的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农村经济、农村实用技术等专题的培训,提高其引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做到脱产学习与个人自学、社会调研相结合。推进“指尖课堂〞“微党课〞“智慧课堂〞等教学方式革新,组织农村干部到先进村学习其优秀做法和经验,使“两委〞干部强化效劳意识,提升效劳能力。对培训效果不佳者重新补课,对培训后工作成绩不突出者跟踪问责。 四是健全鼓励保障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健全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生活补助、绩效考核等诸项机制,健全完善优秀村干部按相关考核程序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的机制,激发村干部致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3、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严格党员开展标准。开展党员要严把质量关,防止暗箱操作和“近亲繁殖〞,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及时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建立同步联动的流动党员数据库,建立与 绑定的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卡,加强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双向联系。 三是增强组织生活活力。在组织生活中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组织制度,探索创立网上组织生活平台,推行“微信群、微课堂、微党课〞学习法,开展党建工作督导、考核、监督,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与考核,激发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制度、开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党员考核测评制度等。探索实行党员引领乡村振兴绩效考核制度,对乡村振兴中先锋作用发挥不突出的党员,及时进行教育督导,令其改良。 4、提高经济开展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因地制宜开展优势产业。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振兴规划,注重开发利用本村特色优势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加快土地流转和农村综合开发,推动本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使分散的小农户生产向现代化农业开展转变;结合本地资源,开展乡村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的布局;依托本地优势开展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兴办农村集体企业,依靠村镇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科技附加值,使其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探索“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开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的示范效应。 二是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根据本地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引导农民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熟悉本领域的党员充实到合作组织中,为其提供最新信息咨询效劳,给予技术知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扩大其生产销售渠道。 三是健全农村技术培训与效劳体系。面向群众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涉农效劳,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方案〞,通过优先评定职称、提升工资福利等方式,吸引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进行专、兼职工作;加大乡村规划设计、高新技术研发等乡村振兴紧缺人才的招引力度,打造一支精通先进科技的“三农〞科技队伍。 5、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性建设 一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机制。如完善“两推一选〞“两票制〞“三票制〞及村民直选等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及民主决策机制,实现党员议事制度、村级民主例会制度、村党组织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制度等;探索诸如民意咨询会、村务决策公示会等能反映村民诉求的通道;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建设线上线下效劳管理平台,借助“党员志愿效劳队〞等形式,切实解决好农民“办事难〞问题;探索创新“一对一帮扶〞模式,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成效。 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考核标准体系,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综合能力、开展经济的能力以及效劳能力等,拟定具体翔实的评价指标,尤其要把基层党组织领导集体经济的开展能力作为评价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指标,对书记履职及其带着村民实现乡村振兴成效进行客观评价。深化农村党员乡村振兴工作民主评议制度,健全完善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力争奖惩并举,切实激发党员干部开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对农村优秀干部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补贴,对践行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以鼓励关心,调动农村党员干部致力乡村振兴的主动性。 二是创新农村“党建+〞模式。加强效劳型党组织建设,探索“党建+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重视联村、联企和联上级组织党建等,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探索“党建+全体力量〞模式,利用各种外部力量优化农村党组织建设。重视“党建+网络〞运作模式,将社会资源更多地聚集到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中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创新农村“第一书记〞制度。探索建立“第一书记〞选拔机制,坚持一村一策选派第一书记。选拔时要科学全面考察“第一书记〞的综合素养,并根据人才特点和专长因地制宜选派其到适合的农村,以人尽其材。同时,要加大“第一书记〞的教育培训力度,注重对其如何开展扶贫工作进行培训,增强其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综合能力。同时,要注意保持“第一书记〞扶贫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诸方面工作的连续性,接续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与组织保障,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按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新要求加强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开展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傅国华,李春,郑凯.分层精准施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J〕.新东方,2023〔05〕15-18. 〔2〕 张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J〕.知与行,2023〔03〕7-10. 〔3〕 畢孟琴,杨赛楠.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的历史回忆与现实思考〔J〕.前沿,2023〔23〕21-23. 〔4〕 郭晓平.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探究——以常熟蒋巷村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23〔21〕48. 作者简介 尚 华,男,硕士研究生,中共日照市委党校副教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