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公共管理学的中国化研究回顾与反思.docx
下载文档

ID:806066

大小:21.77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共 管理学 中国化 研究 回顾 反思
天道酬勤 公共管理学的中国化研究:回忆与反思 【摘 要】 回忆和反思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历程,对于推进公共管理的外乡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993-1997年期间文献梳理,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特点和焦点问题,在此根底之上,结合同期西方公共行政的理论经验和中国公共行政的创新开展,得出如下结论: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有其特定时代背景和实践根底;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是从自主探索出发;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学术界要重视公共管理学的外乡化研究。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中国化;回忆;反思;借鉴 一、引言 公共管理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从学科研究范式来看,一般认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经过了古典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四个开展阶段。中国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中断,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公共管理学在中国才再次得到快速开展。通过回忆20世纪90年代行政体制改革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公共管理学开展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比方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央有关市场经济导向越加明显,随后党在十四大上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导向,并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由此拉开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自此,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这种持续变革到今天仍在继续。中国政府开始从之前全能型政府逐渐向有限政府、强力的政府转变,而与此相对应,在政府主导作用之下,继农村改革之后,为了让企业能够尽快扭亏为盈,生存下来,中国政府进行了分权改革,使企业从行政体制中剥离出来,国有企业率先进行破局,建立起了现代公司企业制度,尽管局部中小国企破产重组,但通过抓大放小的战略,国有资本得以最大程度保全。随后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得到较快开展,公民社会也逐渐培育生成。可以说,政府、市场和社会形成了互动,三者之间宏大的场域,构成了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经验来源和实践根底,推动了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不断向前开展。 二、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特点 结合中国历史开展时代背景,以及1993年至1997年期间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在这段时间,很多西方著作和论文开始进入中国,中西学术交流也有所加强。中国公共管理学人开始借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建构中国外乡的公共行政理论。但是总体而言,这段时间仍然属于介绍西方理论居多,而中国外乡理论创新较少,对于西方公共行政根本概念、理论预设、价值负载和经典命题,缺乏必要的深究。通过梳理1993-1997年期间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在研究主题上主要涉及公共行政和社会管理,开始从最初的行政管理研究范式转变为公共行政的研究范式;第二在研究对象上,主要涉及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围绕着行政体制改革展开,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第三,在研究内容上,涉及行政改革、地方政府、行政人事、公共财政、行政伦理和公共关系;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标准研究为主,较少出现立足中国外乡的实证研究,也有局部中西行政体制改革比拟研究。 三、中国面临公共行政问题 通过回忆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到了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确导向之后,政府、企业与社会也需要发生相应的调整。而在中国90年代初期,仍然属于方案经济的体制,全能政府职能几乎无所不包,既进行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也直接管理企业进行生产。过于行政集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活力,使得政府管理企业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因此,在当时中国面临着体制僵化、政企不分、职能模糊、效率低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社保缺位、财政困难等公共行政的问题。之前方案经济体制之下的政府对于企业进行了严格规制,无论是下达生产任务还是销售任务,都是由行政决定,导致了下辖企业普遍活力缺乏,只能依靠政府长期补贴保持根本运转。因此,必须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按照西方方案,应该削减政府规模,推进市场化、民营化进程,并将局部公共效劳交付给社会组织进行提供。这种方法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兴旺国家,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在中国应用中必须谨慎。由于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的健全法治和市场,也没有自治能力较强的公民社会,在这种体制转型的阶段,只能由国家进行强力推动,通过行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培育市场的力量,最终实现跨越式的开展。这就需要通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主导,放松政府规制,加强宏观调控,厘清府际关系,重塑中央权威,并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最终破除坚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四、西方公共行政的理论经验 通过查阅同期西方行政改革的文献,可以发现在1993-1997这段时间,西方兴旺国家正经历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尤其是9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克林顿重塑政府的改革,使得管理主义在公共管理学科开展中再次得以复兴。针对政府机构通过市场化、民营化、合同制、绩效评估等公共管理治理工具的广泛地应用,美国联邦政府削减了政府赤字,压缩了政府规模,裁减了联邦雇员,放松了人事规制,并维持了社会保障适当的增长水平。克林顿重塑政府改革运动得到了很多美国人的支持,大社会加小政府的模式,也成为了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目标,一些经典新公共管理著作,也迅速被翻译到了中国。有学者就认为,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有着重要影響,1993年之后政府机构改革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念;也有学者认为,发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公共行政学派,一些主张,如强力政府、贤人行政、精英主义、社会责任、群众民主,对于90年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影响力更大,当时中国很多改革措施就是借鉴了新公共行政的理念,突出了公平、公正、责任和民主的价值导向;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更多出于内部驱动,如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导向确立,国有企业普遍亏损的困局,这些面临的现实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更具决定意义,而西方新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于中国改革影响并不明显。个人认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是从普世价值出发,也不是从神圣模式出发,而是从自主探索出发,在此过程当中,也许对西方先进理论经验有一些借鉴,但主要改革仍然是从实践根底和具体国情出发。 五、中国公共行政的创新 国内学术界对于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归根结底看是否能够通过理论指导中国公共管理实践,解决中国公共管理面临的现实难题。尽管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就以积极态度学习引介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推动了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展,但总体而言,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存在着创新缺乏的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相比仍然相对落后。具体来说,从政府实践创新来讲,中国政府改革显示出了足够的智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之后,如何让企业能够扭亏为盈就成为政府首要关心的问题,针对之前对于政府过于偏重微观规制,不仅造成了企业活力缺乏,也使得政府机构无比臃肿,财政赤字不断增长。因此,中国中央政府进行了政企分开的改革。首先,对于政府系统进行行政分权和财政分权,;其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确立了公务员制度,同时并加强了反腐败力度;再次,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抓大放小,同时对银行系统垂直管理,使得国有企业有所好转;最后,针对企业破产,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市场经济开展建立了平安网。一系列的组合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确立了牢固的根底。从学术界理论創新来看,学者钱颖一提出了M型的层级结构,解释了中国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学者王绍光等发表了中国国家能力建设报告,为进行分税制改革和重塑中央权威奠定了理论根底;学者崔之元提出了压力型体制,阐释中国地方政府行政分权的特殊性。 六、结论 进行公共管理研究,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理论,要重视公共管理学的外乡化研究。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有其特定时代背景和实践根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就进行了行政体制改革,期间借鉴了局部西方成功的经验,但总体而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是基于神圣模式,也不是缘于普世价值,而主要是从根本国情和自主探索出发。中国政府在改革过程中表现出了足够的智慧,使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缔造了中国奇迹。但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时至今日,从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建构进度来看,仍然未能摆脱理论的不自信,使得一些研究成果仅仅成为西方理论的简单地验证,在话语尚处于失语状态。因此,加强公共管理学的外乡化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立华等.中国行政学三十年的范式变迁 [J].中国行政管理,2023.6. [2] 高小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研究的进程和成就[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23.1. [3] 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4]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张沐华〔2000—〕女,汉族,甘肃会宁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