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粮食
部门
行政
职能
转变
粮食部门行政职能转变
多年来,粮食流通领域的改革从未停止过,从“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到现在的“市场定价、价补别离〞,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开展,也给粮食行业转型开展不断带来机遇和挑战。作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推进转型开展就是要转变工作重心,深入推动粮食购销,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把落实粮食平安行政首长
责任制作为新统领。保障粮食平安,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要借助责任制的落实,发挥粮食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从一般性的指导向突出重点转变,这也将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今后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保障粮食平安的统领,根据各项具体的考核要求调整完善粮食工作的内容,充分发挥好部门综合协调职能作用,改变过去由粮食部门独立承担职责的局面,构建由政府主导、联合参与、协同推进的粮食平安工作新格局。
二是把健全市场监管与品质监
测网络作为新体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粮为首。粮食平安是食品平安的前提和保证,更是首要的关口。当前,居民膳食结构正在由数量温饱型向质量营养型转变,对粮食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平安化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强调粮食平安主要是数量平安,现在强调粮食平安重点应该是质量和供应的平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粮头食尾〞的要求。“粮头食尾〞重点在“食〞,要食之有味、食之平安、食之放心。为此,要增强粮食质量监测社会效劳功能,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实现全覆盖。加强对玉米、大豆、水稻等大宗粮食产品品质测报,特别是要加强对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污染物检测,把粮食质量检测功能向基层延伸,拿出科学的权威的检测数据,为粮食产品品牌化营销提供依据。在供应保障方面,做到“三加强〞,即:加强对成品粮质量监测,从源头上保证粮食质量平安;加强对粮食市场监管,维护粮食市场流通秩序;加强对粮油市场信息监测,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决策及时提供真实可靠数据。结合粮食品质情况和供应状况,逐步改进粮食流通购、销、存日常统计工作,使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富有成效。
三是把强化对地方储藏粮的管
理作为新任务。粮食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保障地方粮食平安的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按照相关要求,根据当地人口数量、城市规模等综合因素,从保障粮食供应平安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地方储藏粮方案,并将此作为粮食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红线〞,综合采取有效措施管好用好地方储藏。这是未来粮食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加强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结合地方实际,适当减少静态储藏,扬长避短,实行“动静结合〞的储藏模式,使地方储藏粮管理更加灵活、高效、科学。同时,要加强对地方储藏粮的日常监管,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职责,严格把握初选、公示、招标、考评、监管等各个环节,通过多部门联合参与,实行相互别离、相互制约的工作格局,保证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四是把推进产区与销区深度合
作作为新平台。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流通的步伐必将加快,主产区与销区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搭好该搭的台,充好利用好各类展销平台,指导社会多元主体充分利用原有销售渠道,让社会多元主体唱足戏。采取定点、定向、定企业的方式,“一对一、点对点〞挖掘产销合作潜力资源,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保证粮食顺畅销售。当前,就是要引导和指导企业抓紧研究干什么、怎么干、为谁干等问题,改进工作方式,由“坐商〞向“行商〞转变,优化对消费对象的效劳,提高经营水平。同时,要通过政府购置效劳的方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联盟、专业决策咨询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平台作用,组织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粮食购销,采取推介、对接、展销等多种形式,统筹推进玉米、水稻销售工作,进一步提高粮食购销市场活泼程度。
五是把推动粮食精深加工业
开展作为新动力。未来粮食行业的开展,尤其是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要走“仓储+加工+销售〞一体化之路。作为产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要把推动粮食精深加工业开展作为粮食行业开展的新动力,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使之尽快成为粮食行业开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地方国有购销企业粮食加工能力普遍较弱,更多的精力还投放在粮食平安保管上,忽略了对粮食的精深加工,粮食下游经营渠道单一。粮食行政管理工作要盯紧精深加工业,围绕饲料、淀粉、酒精等涉粮企业和用粮大户,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改变销售原粮的方式,扶持打造自有粮食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粮食产区产品产业化。同时,积极开辟异地储藏新业务,着力保障销区企业用粮、销区城市居民口粮供应平安等问题,把产区闲置的仓容充分利用起来,盘活资产,增加效益。
六是把建设粮食产后效劳中
心作为新载体。东北地区生产的粮食具有产量大、保管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特点,多年来抓好产后减损、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始终是一项重点工作。今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科学规划申报产后效劳中心,以现有成型的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为主体,加快建立集收购、储存、烘干、加工、销售、质量检测、信息效劳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产后效劳中心,在为群众提供效劳的同时,增加企业收益,推进粮食产业健康开展。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因地制宜抓好农户储粮仓建设,保证储粮设施建设规模更加符合实际。通过发挥产后效劳中心的作用,为种粮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效劳,延长粮食销售期,促进粮食“错时销售〞,缓解粮食集中上市后运力缺乏的矛盾,确保好粮卖上好价。最后,要转变效劳手段。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树立底线思维,聚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力,在工作上要由重管理向重效劳、重形式向重内容转变,改变行政化色彩较浓的现象,创新效劳措施和效劳手段,用好的作风表达好的状态,让好的状态赢得好的成效。加紧品牌创立工作,提升农产品特色效劳。农业供应侧改革是供应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保障国家粮食平安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底线。粮食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提高农业供应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应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应。粮食行政管理工作要紧紧依托“种得好〞的地缘优势,向“卖得好〞发力。当前,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在饮食方面已经由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粮食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围绕这一大的形势跟进,着力抓好推介、评选、引领等工作。积极开发更多的特色农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创立自有品牌,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效应。要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好粮油〞示XX县区和示范企业申报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展销展会平台,宣传推进现有优质农产品,还要借助现有的地方知名品牌,扶强扶壮粮食加工产业,让优质粮食资源品牌叫响全国。同时,要深入挖掘粮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和带动饮食文化的建设开展。加强企业市场营销,为提升综合竞争力效劳。粮食部门行政管理工作在内部职能分工上,要紧密结合市场化改革的实际,围绕市场供需强化对粮食行业未来开展的指导作用,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组织涉粮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当中,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要从被动参展向主动搭建合作平台转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人脉资源,不定期组织召开产销区粮食企业对接会、粮食产品推介会,让产销区企业成为主角登台推介,展示产品、扩大成果。通过“点对点〞的形式,借助外力在政府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深入开展粮食产销合作,全力做好粮食贸易和异地储藏两篇文章,扩大优质粮食产品在销区市场的占有率,增加闲置仓容,防止仓储设施资源浪费,为粮食企业全面增收搭台铺路。加快企业做大做强,为提升质量和效益效劳。要改进对粮食企业的考核管理。抓住粮食行业转型开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改变过去追求政策效益型考核模式,向现代市场效益型考核模式转变,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开展质量作为“指挥棒〞,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加强本钱管控,坚持绩效优先,做好开源节流,进一步强化对粮食企业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要提高粮食工作标准和站位。粮食行政管理工作要通过加强全行业作风建设,着力解决精神状态不佳、担当精神缺乏、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抓住党和政府关注的、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焦点问题,改进粮食流通统计、质量检测、市场供应、供需平衡调查等工作,把粮食部门应有的职能作用真正行使好、发挥好。要加强粮食部门人才队伍建设。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对企业管理层实行工资效益联动,建立合理的本钱核算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同时,要组建一支强而有力的营销队伍,努力搞活购销经营。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抓紧培养一批粮食购销专业、粮食储运、电子商务和物流、科技等粮食事业开展的急需专业人才队伍,为事业开展提供根底保证。
加速改善开展环境,为提升内外部效能效劳。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着力改善粮食行业开展环境,从涉粮企业实际需要出发,在扶持加工业开展、粮食市场监管、粮食购销许可审批等方面,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特别要结合“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工作,下放审批权限,推进网上审批,实行“一次性办结〞机制,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从活泼粮食购销市场实际需要出发,组织引导市场多元主体参与粮食购销活动,研究政策调整,研究效劳对象需求,提高效劳质量。从未来粮食行业开展实际需要出发,打造现代化公共效劳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公共效劳平台,及时提供政策信息,发布粮食供求信息、价格信息,加快开展线上交易,让粮食行业开展步入快车道,促进粮食经济健康开展。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