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辽宁省
抚顺县
高中
生物
上学
期中考试
会员
独享
高二生物期中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在以下四个试管中分别参加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个试管中参加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响的是 ( )
A.甲、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2.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根底是 (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D.细胞膜的外外表有糖蛋白
3.以下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 )
①乳酸菌 ②变形虫 ③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⑤酵母菌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4.假设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
B.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
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
D. 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液浓度乙>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5.右图是洋葱根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影
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能量、离子浓度 D.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6.以下列图表示某反响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选项是 ( )
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37℃
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7.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参加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参加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那么c层必定含有 ( )
① 线粒体 ② 核糖体 ③ 细胞质基质 ④ ADP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8.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下列图。那么在氧气浓度为a时 (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5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9. 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别离和质壁别离复原实验中,证明质壁别离现象的是( )
A.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 B.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
C.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 D.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
10. 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光反响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响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B. 光反响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响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C. 光反响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响将ATP中活泼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 光反响分解水生成 [H] 并放出O2,暗反响最终将CO2复原成(CH2O)
11.现有四个实验装置,假设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那么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
④
③
①
②
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
12.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最正确是 ( )
A.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B.两种蛋白质所含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C.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都不同
13.一运发动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以下列图所示,图中P、Q、R三条曲线依次代表( )
A.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CO2、O2、乳酸
D.CO2、乳酸、O2
14.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mm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以下处理,如图,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 )
15.“非典〞的病原体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SARS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
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 脂肪酸 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60分。其中1、5小题每空1分,2、3、4小题每空2分)
1.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假设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装置Ⅱ
装置Ⅲ
结论
1
a
b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不移动
d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
f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③假设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而释放的CO2为9 mol,那么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2.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局部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请答复以下问题:
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
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以下曲线图A、B表示。
① 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 。
② 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根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
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
③ 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 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2)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
(3)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替代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
。
3.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以下列图中1、2、3、4、5、6、7部位。请根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中[1]、[4]分别代表的结构是: 、 。
(注:[1]指向的是小黑点,[2]指向的是小黑点附着的场所)
(2)图中7的化学本质是 。
(3)7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所需要的大量能量是由[ ] 供给的。
(4)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细胞的 。
(5)此图说明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关系特点是 。
4.以下列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答复下面的问题:
(1)反响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体内丙酮酸可以转为α-酮戊二酸,该酸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化为谷氨酸,当谷氨酸增多并与酶结合时,可导致谷氨酸合成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稻长期被水淹后,根会变黑腐烂,其原因是: 。
(5)以下列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酵母菌细胞产生CO2的影响。
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是__________的产物;
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
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_________。
5.以下列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答复: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该细胞器的
上。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B表示: 阶段。
(3)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 ;② ;③ ;
④ ;⑤ ;
(4)C和D的化学过程的名称分别是 、 。
答案:
校对人:
一.选择题
1-5 DDCCB 6-10 BCCDB 11-15BDBAD
二.非选择题
1.(1)①C→A→B(或C→B→A→B) D→B
②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可有错别字)
(2)①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10% 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a向左移 d向右移 e向左移 f向右移
③6
2.
3.
(1) 核糖体 高尔基体
(2) 蛋白质
(3) [8] 线粒体
(4) 生物膜系统
(5) 分工合作,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