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和解析十氮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docx
下载文档

ID:798852

大小:239.40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各地 化学试题 分类 汇编 解析 及其 化合物 高中化学
2023年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和解析 十、氮及其化合物 1.〔09全国卷Ⅱ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响,假设硝酸被复原的产物为N2O,反响结束后锌没有剩余,那么该反响中被复原的硝酸与未被复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答案:Aw.w.w.k.s.5.u.c.o.m 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响,因Zn无剩余,那么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 ,这局部是没有参与氧化复原反响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那么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复原。 2.〔09江苏卷3〕以下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响就能实现如以下图转化的是 a b c A Al AlCl3 Al〔OH〕3 B HNO3 NO NO2 C Si SiO2 H2SiO3 D CH2=CH2 CH3CH2OH CH3CHO 答案:B 解析:A项:(或者,(),〔〕,的转化必须经过〔反响方程式为:〕和〔〕这两步,所以A项不选; B项:(),〔〕,〔〕,〔〕,所以B项正确; C项:(),必须经过两步 〔、〕, D项:〔〕,〔〕,〔〕,就必须经过两步〔和〕 3.〔09广东理科根底29〕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响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响的逆反响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响速率 C.反响到达平衡后,N0的反响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响到达平衡 答案:A 解析:升温,无论是正反响,还是逆反响,速率均加快,A项错; 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响速率,B项正确; 达平衡后,各组分的速率保持不变,C项正确; 由于CO和CO2的计量系数相等,故当两者同时消耗的量相等时,反响即达平衡,D项正确。 4.〔09广东化学15〕取五等份NO2 ,分别参加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2NO2(g) N2O4(g),ΔH<0 反响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响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以下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答案:BD 解析:w.w.w.k.s.5.u.c.o.m 在恒容状态下,在五个相同的容器中同时通入等量的NO2,反响相同时间。那么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已到达平衡状态,二是还没有到达平衡状态,仍然在向正反响移动。假设5个容器在反响相同时间下,均已到达平衡,因为该反响是放热反响,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NO2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B正确。假设5个容器中有未到达平衡状态的,那么温度越高,反响速率越大,会出现温度高的NO2转化得快,导致NO2的百分含量少的情况,在D图中转折点为平衡状态,转折点左那么为未平衡状态,右那么为平衡状态,D正确。 5.〔09上海卷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能降低火焰温度,并且分解产物氯化氢和氨气能隔绝空气,均破坏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故能使幕布不宜着火。 6.〔09上海卷7〕在以下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复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复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答案:A 【解析】大气固氮是指在放电条件下将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的过程,氮元素被氧化。硝酸银分解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复原。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响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故A项正确。 7.〔09上海卷20〕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溶液lmL稀释至100mL后,pH等于3 B.向该溶液中参加等体积、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与水电离出的之比值为。 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的100倍 答案:AB 【解析】硝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稀释100倍,pH增大2,A项正确。硝酸电离出的c(H+)为0.1 mol/l,与水电离出的c(H+)为10-13 mol/l,二者之比应为1012,C项错。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为10-11mol/l,故D项的比值应为1:100,D项错。 8.〔09宁夏卷7〕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响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那么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w.w.w.k.s.5.u.c.o.m A.NO2 B.N2O2 C.N2O D.N2O4 答案:A解析:根据2NxO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反响后气体体积为反响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9. (09全国卷Ⅰ29〕〔15分〕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答复以下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响,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 答案:〔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解析:此题可结合问题作答。W的氯化物为正四体型,那么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1〕SiO2为原子晶体。〔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那么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Y的最高价氧化的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N等相邻,那么只能是S。R为As,所以R的最高价化合物应为As2S5。〔4〕显然x为P元素。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由题中所给出的含字母的化学式可以写出具体的物质,然后配平即可。 10.〔09北京卷27〕〔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以以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说明浓硝酸能将氧化成,而稀硝酸不能氧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不与反响,能与反响 (1) 实验应防止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参加药品,翻开弹簧夹后 (3) 装置①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4) 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5)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试验现象是 (6)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 〔4〕将NO2转化为NO 3NO2 + H2O =2HNO3 + 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 c 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HNO3的性质、化学根本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是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因为要验证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③中应该盛放稀硝酸。 〔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HNO3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响产生的NO气体逸出。 〔3〕Cu与浓HNO3反响生成Cu(NO3)2、NO2、H2O:Cu + 4HNO3(浓)=Cu(NO3)2 + 2NO2↑ +2 H2O。 〔4〕装置②中盛放H2O,使NO2与H2O反响生成NO:3NO2 + H2O=2HNO3 + NO。 〔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假设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HNO3,假设浓HNO3能氧化NO那么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6〕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低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浓度〔d方案〕观察反响后的颜色变化。 11.〔09四川卷27〕〔15分〕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以以下图所示〔反响条件略去〕。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响,与沸水迅速反响,放出氢气。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O能与G的水溶液反响生成蓝色沉淀。 请答复以下问题: 〔1〕组成B单质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