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基于卓越工程师理念下的环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docx
下载文档

ID:792903

大小:22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基于 卓越 工程师 理念 课程 教学 模式 改革 创新
基于“卓越工程师〞理念下的环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在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体系培养中缺乏应用型及创造型人才的问题,在“卓越工程师〞和“注册环评工程师〞双师理念的引导下,结合本高校实际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场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以期提供适合“双师〞开展模式的教学改革方案,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环评课程;现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9-0127-02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且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集中表达了环境科学、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学等学科分支知识的交叉和运用,在环境与生态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23年人事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印发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方法,建立我国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制度。随后,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编写、人事部审定的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正式出版,大纲规定环境影響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设4个科目,注重考查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法律法规和根底理论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2023年国家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简称“卓越方案〞)。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现场能力、设计能力、工程工程实施能力及产品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开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效劳。历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考试通过率极低,许多高校学生也因为环评工程师的高走低出而不得不放弃从事环评工作;同时,高校在教学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讲授、轻自主探究,导致局部毕业生高分低能现象严重,这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现学先用、用人单位意见多多的局面。尤其是近年来,环保部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一步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标准性,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出台了很多标准文件,加大环评改革力度,社会对于环境专业学生的要求随之水涨船高。  一、环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弊端  1.教材过时、滞后。教材作为承载知识的物质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多年一直使用的教材为2022年出版的环境影响评价。然而,环评是开展变化的,每年都会更新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随着时代的开展,单纯依靠十多年前编写的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度不高,理论知识也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开展需求,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开展,空气污染问题却愈加严重,穹顶之下的雾霾问题对人类的生活已造成严重威胁,2023年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905-2023进行AQI的监测,把PM2.5列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之一,并于2023年全国普及,这是以前的教材从未涉及的内容。自2023年1月1日实施新环保法,2023年修正并实施的新环评法,以及2023年公布的地下水导那么(HJ 610-2023)和2023年1月1日起实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总纲(HJ 2.1-2023)等内容在原有教材中根本不可能涉及。  2.满堂灌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以讲授法为主的教材讲解成为传输环评知识的根本方式,教师占主体地位。其教学模式主要是组织新课,讲解新课,布置作业,教学多媒体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观被忽略。这限制了个人的充分全面开展,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地的余地,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思路得到预定的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创造才能,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3.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有限,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传统的环评课程的课时分配是一学期总计68学时,总计11章,平均一章6学时。这对于老师来说,时间短,任务重,内容多且繁琐,加重了教师的讲解负担。对于学生来说能真正掌握的知识也会相对较少且不深入,只是了解个大概,学完下来学生能记住的知识不多,如囫囵吞枣般。教学场地仅限于教室,使学生没有环评根底数据的概念,没有形象的认识,只能死记公式,无法理解一些工程的设计原理,立体感不强,且撰写报告时出现敷衍了事,抄袭现象严重。  4.考查方式死板,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传统环评教学课程的考查方式是平时成绩10%,而期末考试高达90%,以期末考试为主,期末考试设置多为客观题,主观题比例较低,就单拿成绩来说最终目的为了使学生能编写出合格标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整体知识框架脆弱,对原理的理解似是而非,无法活学活用进行实际操作更谈不上创新。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环评课程偏理论性,学生自己编制报告的时机几乎没有,大学期间根本没有动手的时机,纯粹属于纸上谈兵。  二、基于“卓越工程师〞理念下的现场教学模式  1.现场教学模式概念以及具体操作流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需要教授学生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学生通过此门课程应根本掌握环评理论知识、环评设计技术及绘图技能。现场环境教学模式是指,通过与污水处理厂、环保公司、环保相关的工企业部门合作,为学生提供见习时机到工程现场参观,采用真实的题材,让学生参与进来;引入工企业或环保部门工程师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的环评。时事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是:经过前期的指导训练使学生根本掌握环评新闻的搜索及处理素材的技能,以环评时间(News Time)演示文稿或其他多媒体方式进行报告,教师结合教材进行点评和分析。现场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联系好相关部门为学生提供见习场地,让学生接触实际场地,让学生对地形、水文和气象等根底数据有直观的概念,设计真实的课题让学生因地制宜设计环评报告书(表);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可设置适当的奖励环节。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