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析镇农业信息化建设.docx
下载文档

ID:790663

大小:21.88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析 农业 信息化 建设
浅析镇农业信息化建设 x镇光明村蔬菜经纪人陆虞飞站在满眼碧绿的菜田边,用数码相机给脚边的蔬菜拍了张特写,然后用数据线接上笔记本,连上无线网络,把照片传上“阿里巴巴〞贸易网站,并通过“e-mail〞将照片发至多个客户的电子邮箱中。场景二:光明村村会计缪海涛来到村办公室,翻开上级配置的,点击进入“中国农业信息网〞浏览起相关的农业资讯信息。然后他翻开播送,将上海、南京、苏南地区的蔬菜市场网上报价和市场动态向村民做了简要的通告。同时,他向村民推荐了今日cctv-7频道即将播放的农家致富栏目内容。这是x镇蔬菜种植大村——光明村的农业市场信息化开展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XX县区农村信息化效劳手段的不断改进,科技活动进一步深入和电子信息效劳的内容活动的不断扩大,广阔农民群众学科技、用信息、依靠科技、信息发家致富的意识不断提高,科技需求不断增强。x镇党委、政府紧趋信息时代步伐,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小编络的资源优势,重点抓好农村信息化建设,围绕农村互联网覆盖面的扩大,向农民提供各方面的科技信息,拓宽信息渠道。基层农村工作者和农民足不出户,便可了解掌握科技和市场信息,根据信息进行农业生产、科学种田、产品销售。加快了现代农业开展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农业生产躲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光明村的蔬菜经济在x镇有典型代表性。因此,该村信息化建设对本镇其他行政村的开展具有示范作用。现就光明村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浅析x镇农业信息化开展情况: 一、x镇农业信息化的根本模式 x镇农业信息化模式根本表现为“信息之家模式〞与家家e模式〞叠加。“信息之家模式〞这里是指依托村级电子网络设备,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每天通过播送向农民免费提供简要的农咨信息效劳。“家家e模式〞这里是指政府、电信部门以及专卖店合作,鼓励农民购置、拉接宽带,自己在家里实现农业技术的查阅和网上农产品的贸易。由于光明村的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规模,局部蔬菜经纪人素质较高,并能发挥较为明显的作用。这两种信息模式的叠加效果在光明村得到进一步放大,形成“光明信息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政府扶持、一步到位、由农户带农户,初步实现了农户直接上网获取各类科技信息的设计;二是获得信息便捷,实时性强,农户想要了解市场概况,只要收听当日播送或上网查阅即可;三是模式精简,易操作、易推广,而且利用率高,见效快。但与苏南一些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相比较而言,这种模式还是相对粗浅的。 二、科技信息进村加速农村经济开展 据有关统计,就农村信息化相对较高的光明村而言,202223年该村百户拥有量为17台,百户入网量为12.5台,百户入网用于农业生产效劳的为5.2台,在贸易网站上注册id的用户为33人,通过网络信息达成贸易达20232多宗,成交量达3000多吨,平均售价高于一般售价的2023%,平均运转周期比传统运转周期快15%,成品蔬菜运输辐射距离明显拉长,成交市场覆盖面积显著增大,综合经济效益提高了11.2%。此外,农民通过上网查阅,自己引进、开发、种植的经济作物有金铃子(赖葡萄)、芦荟、贝母、马兰菜、西洋荠菜5种特种蔬菜,亩产效益达3000-5000元;农民通过上网寻找防治蔬菜病害技术达300屡次,按照网上指导种植户数达19家;按照村播送信息考察市场的经纪人达16人。电子科技信息的进村,冲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尤其在农产品的流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农民增收致富翻开了一条新的捷径。 三、x镇开展农业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经过对x镇农业信息化推进情况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因素严重制约着本镇农业信息化的开展。 一是农民综合素质相对低,导致信息利用能力差。虽然近年来我镇经济开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农民教育水平未能同步上升。据统计,我镇农村90%年轻、有知识的劳动力从学校一出来,就到城市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偏大,综合素质、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相对较低,这就直接限制了农村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的能力,导致了信息运用水平低下,降低了获取信息的主动能力,因而在获取和利用农业科技信息时,表现出被动性、随机性、从众性和观望性心态。凡此种种,都是影响农民利用信息资源的不利因素。 二是不少农民市场观念不强,导致信息意识淡薄。在经济社会快速开展的今天,捕捉信息,抓住市场就是扩大利润。从目前来看,农民的私有市场观念还不强,大多数农户销售途径还仅仅停留在“农产品——经纪人〞和“农产品——小贩〞方式上。由于农村文化落后、经济落后、信息化程度落后,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开展中,直接或间接从信息中获利感受缺乏,大多数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不可能形成前瞻性意识。因此,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信息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疑心和不信任态度,认识不到信息的巨大作用,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 三是信息获取本钱相对较高,导致普及率不高。据调查,目前我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上网率为3.1%,短时间内、网络在农村直接进入农业生产还有待时日。同时各种信息获取手段的费用需求也减缓了信息进入农户的步伐。202223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00多元,目前本地区的购置费、宽带入户费用和维护费一次性交清平均为7000多元,差不多是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而且,我们注意到XX县区电信部门开通的农经短信效劳的普及率,在农民群体中不高,实际转化为利润率也较低。但是我们也看到使用费用正在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正在逐年上升,农村电信根底设施根本齐全。要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进度,既要靠政府投资,也要靠市场机制,;要调动农户参与的主动性,也要调动电信运营商的积极性,可以从电信开展探索角度也可开辟和培育农村市场新的增长点,形成双赢局面。 四是信息化效劳体系不健全,导致信息效劳领域狭窄。就x镇农业信息化效劳体系来看,镇政府指定参与部门仅为农经站,其他相关农业部门和电信部门没有能全面参与进来,具体操作仅仅在村级单独实施;信息化效劳工程仅仅围绕农产品的流通展开,缺乏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指导效劳;农业信息化还没有能够给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五是信息培训工作滞后,导致开展信息化缺乏推动力。就x镇光明村而言,全村共3700户,用上网查询农业信息的仅有193户,占总户数的5.2%;全村8900人,进行网上贸易的仅有33人,占总人口的0.37%,平均年龄为28岁。而且上网人员根本为自学,没有经过统一的专业培训。8位村干部仅有1位经过县镇培训,但是对农业信息化的操作没有具体的概念,仅仅围绕农产品价格和需求展开简单的通报效劳。信息化的开展关键在人,只有将信息化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有效地推动农村信息化的进程。 四、x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对策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相对薄弱和艰苦的工作。因此,构建一套长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信息化是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和生活等各个环节。对提高农户生产经营中的信息运用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明确推进农业信息化开展遵循的原那么。一是政府推动原那么。政府要在统筹规划、宏观协调、组织推进、制定标准、标准管理等方面做好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人才培养。通过政府推动,强化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集成性和协调性,建立真正为农村效劳的平台。二是有效性原那么。即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开展,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要把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开展作为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与本地经济主体、小城镇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三农〞开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效劳水平的提高等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突出特色,效劳“三农〞,追求点击率和资源利用,注重实效。三是低费用原那么。农村信息化的推广,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开展需求变化、当地农民纯收入和地方财力限制等因素,在技术架构、设备选型、网络根底设施建设、信息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效劳等方面必须要选择低本钱的建设方案。四是接受性原那么。要充分考虑接受效劳对象的承受能力,包括自身素质和经济水平。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村经济与工业经济相比,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使得农民不管从观念、意识和能力上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差距,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五是因地制宜原那么。即在信息进万家的模式创新上要视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开展水平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段,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绝不能不顾乡村、农户的现实条件一味要求同一模式的推广。 第二,仍需加强农业农村实行信息化的宣导工作。农业信息化应以政府信息化为根底、以企业信息化为依托、以农户信息化为导向。要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农业信息化重要性,营造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气氛;要挖掘典型、培育先进,通过扩大宣传和典型引路,引导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要充分利用农户信息化引导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利用农户信息化加速农业市场化并促使农民更好地认识市场并适应市场;利用农户信息化加速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让“没有查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口号真正落实到农业生产中去。 第三,要理顺涉农信息开展的工作关系。一是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涉农部门的关系。应进一步加强密切沟通与配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信息效劳体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联合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二是政府推进与农户运作之间的关系。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不同,起点低、条件相对落后,绝不是把宽带网拉到农户就算完成的事情。三是典型示范和普遍推进的关系。搞好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完善政策、以点带面,应该是信息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方法。四是统一指导和灵活运用的关系。具体推进工作中不应该一定要是一个模式,要放手让各村结合自己的经济开展实际灵活运用。 第四,加强农业信息化效劳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加快农村信息化效劳网络建设。建议在组建乡镇政府网站过程中,增加本镇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构建科技信息效劳网络平台,将农产品电子商务版块、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科技信息采集系统归于其中。并且要及时更新、丰富数据库资源,确保“既求所有,更求所用〞。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咨询和培训效劳体系建设,建议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为咨询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农村信息化培训教育体系。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建议结合本镇的农技效劳队伍和农业技术开发,大力培养乡镇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骨干力量,带动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快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第五,强化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保障措施。一是政策支持。建议出台农民使用信息查询和求助的效劳的补助方法,降低农民接受效劳的本钱。制定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信息效劳建设的鼓励措施。二是将农业科技信息效劳活动的经费投入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额度和使用方向。三是鼓励机制创新。鼓励效劳主体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通过以市场为根底的机制创新,形成农民可以承受、愿意接受的效劳价格,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鼓励有相当效劳实力、效劳信誉良好且与农民关系紧密、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作用明显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社、农业科技协会等作为运行依托单位,在标准的根底上,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