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析
积极
心理学
教学
意义
浅析“积极心理学〞教学意义
浅析“积极心理学〞的教学意义 :在解决当代初中生的行为问题和交友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意义是教育者应当思考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活动充分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积极情绪带来的主管幸福感,同时还能有效到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认知体系,培养和开展各项综合技能和素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实践、运用方式、课堂转化 分析当前初中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可分为: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初中生人际交往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目前课堂较全面的心理研究,可以从教育实践中来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行为问题的转化,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气氛,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果和学生日常人际交往带来的幸福感。
1初中生语文课堂行为问题的研究转化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任务上的实践意义就是通过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开展做好研究。
目前语文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是学生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无动于衷,并且还伴随着走神等一系列消极反响。当代教育者提倡调动课堂气氛来解决这类问题,但如果学生本身就没有积极性,那又如何去处理这种问题的发生呢?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干预目前初中生的行为来说,最应该做的应该就是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待语文学科的兴趣。
1.1营造现代语文课堂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本质问题其实是如何可以给群众带来幸福感,积极向上的人生其实也是幸福人生的一种表达。当侧重点转化到目前语文教学课堂上,分析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对于初中生来说,应该是以教师为引领者,引导他们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存在感。做到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作为语文教师,我发现课堂上有一种怪象,学生经常对我提出的问题表示无动于衷。得不到学生的反响,教学其实是很难进行下去的,于是我开始尝试性的引导学生来答复以下问题,来主动对我的提问作出回应。比方,我在班上讲到一篇古诗时,讲完第一句后我开始点那些走神的同学来答复下一句。当收获到我想要的答案后,我会带头表示赞扬,并且还会给他安排一些特别的任务。我会让他在我讲课之前在黑板上写出不认识的生僻字,还有不容易的理解的句子。安排这样的任务是因为我知道他的板书很好,这不仅是他技能上的优势,更是营造他在语文课堂上获得幸福感的一种方式。
很多教育者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但是却忽略了有的学生其实是属于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甚至连答复老师提出的问题都害怕。遇上这种情况,作为老师来说应当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鼓励、鼓舞。〞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就在这里,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鼓舞和赞赏的力量来邀请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
1.2将“语文课堂〞代入生活 在开展班级交流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富有极强的想象力,从前看起来枯燥无味的文字也在他们嘴中变成了充满诗意的美景。于是在班级分享会的过程中我增加了一项“周记分享会〞,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看待生活的视野正在逐渐发生转变,这种变化也可以说是稚嫩和成熟之间的分水岭。所以,我希望能够看到他们眼中的世界,看到他们在生活中如何将语文代入进去。
在分享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平常不太喜欢发言的同学,她说:“赠汪伦这首诗让我想起小学时和我分开的发小,或许我们的分别没有桃花潭水的激扬,没有踏歌而行的豁达,但却充满了不舍与难过,我开始无比期待重逢,期待着能够在茫茫人海中再一次遇见他。〞学生说完后,我带头鼓掌,并且不断的对她表示称赞和表扬。同样,为了鼓励这个女生继续保持下去,我也给她安排了一项任务,就是每一份周记都拿到课堂上朗读。这个女生的文笔非常好,而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我希望她能够在写周记和上台的过程中,一步步激发她面对课堂的主动性,并且学会把生活也变成语文课堂,发挥好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字优势。
2.“独立意识〞下初中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现今,初中生已经逐渐变成号称“独立〞这个词的主力军,他们渴望摆脱学校的舒服,父母的管教,渴望去体验鲜衣怒马的影片情节,渴望收获更“独立〞的自己。
面对这种情况,积极心理学的解释是学生“意识形态〞的变化, 这其实是年龄成长和接受教育之后所带来的客观思维。面对着初中生号称自由的人际交往,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得不担忧他们受伤害,但如何干预学生的人际交往,如何做到正确引导,正是当下教育制度值得思考的问题。
2.1“积极的友谊〞需要不断的鼓励和引导 在目睹了自己班级局部学生拉帮结派,甚至出现和社会人员交往的现象后,我在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现场我以现身说法给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例子,并且给大家讲述了“管仲之交〞的例子,最后将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能够让学生理解“友谊〞的本质应该是什么,至于在他们的人生中如何操作,还是要依靠他们自己。
同学们的表现和反响都很棒,总体在说这次主题班会也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效。但我深知,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班会的操作只是先让他们学会理解“友谊〞这个词的意义,后续我也将会找出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科学性的积极引导。让他们学会寻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恰当的运用积极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使学生体验、享受老师在他们人际交往中发挥的力量。老师并不是想干预学生的人际交往,而是希望能够带着他们走向积极向上的朋友关系,而不是消极的,甚至影响自身开展的友谊。
2.2以“诚〞作为学生交友的主旋律 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亦热诚而言〞。当代中学生的友谊应该建立在以诚待人的根底上,对朋友坦率和尊重,对身边的人做到诚 实守信。想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就一定要做到主动交际,多与同学交流谈心,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用诚来吸引别人了解自己,进而互相了解和形容,培养积极的社交关系。
在现代社会,交际能力和判断力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在开展“友谊〞的主题班会中我也发现,每个人所倾向的友谊其实是不同的。“管仲之交〞的提出只是给他们心中树立了一个积极友谊应该有的样子,但对他们自己来说,如何找到“管仲〞这种患难之交还是一道难题。
初中生本身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缺乏对待社会的整体认知,并且容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迷失自己。作为教育者来说,除了提倡他们以“诚〞作为交往艺术的核心外,更多的还是希望指导他们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交友圈。
3.结语 根据目前在自己班级实践的反响,我觉得积极心理学的“幸福感〞开始在他们身上渐渐得到了提升,他们的认知和思维也渐渐出现了转变。当代语文教师真正应该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主行为,用积极的语言去引导和吸引他们对待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热情,及时鼓励学生,把握好表扬和积极语言运用的良机,带着学生一起成长为正能量的祖国花朵。
参考文献:
[1] 翟贤亮, 葛鲁嘉. 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 2022, 25(2):290-297. [2] 谈现代中学生的交往特点 [J].胡玉梅.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3) [3] 对积极心理学学科定义的梳理和理解[J].邵迎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03) [4] 孔庆娜.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神州, 2022(14):41-4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