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doc
下载文档

ID:781144

大小:12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比较文学 人文主义 传统
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 摘 要:近年国内外有些著名学者提出,应以“新人文精神”作为比较文学的灵魂。这一主张实是深合于比较文学的一贯传统,因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从来就有其人文主义传统,正是这一传统构成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内在精神和发展动力。为使比较文学更好地体现人文主义精神,颇有必要认真回顾和清理各国比较文学已有的人文主义传统,它们不仅丰富而深厚,而且在新时代并未过时。人文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于传统不是采取笼统和割裂的态度,而是加以充分辨识与融贯。关键词: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人文主义 作者简介:李清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2)夏亚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2)比较文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已有一百余年,但对究竟“何为比较文学”,即究竟如何对其进行学科定位,迄今仍无令人满意的答案,即使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个学科该向哪里走也还不明朗”;所以来自学科内外的“危机”之声一直不绝于耳,确实可如美国学者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所说,比较文学依然还是一门“将成”而未定型的学科。在这一方面,中国学者其实已有不少突破,真正做出了具有国际意义的大贡献,也越来越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为比较文学学科提供了一个更适应其发展趋势的定义,即明确主张比较文学应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任务,并以此为核心建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体系。1近年来又有学者明确提出,应将“新人文精神”作为比较文学的精神和灵魂。2这实际上是试图超越方法论层面,从学科精神与境界来界定比较文学并推动其发展。这方面的工作虽然还只是刚刚起步,但其意义相当重大,必将成为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和理论建设的新方向和新任务。本文想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在开展这一重要工作时,颇有必要认真回顾和清理各国比较文学已有的人文主义传统,它们不仅丰富而深厚,而且在新时代并未过时。一、克罗齐的质疑与法国学派的人文主义传统 比较文学诞生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张力之中,也一直处在这种张力之中。如所周知,比较文学产生于 19 世纪的欧洲,当时人文学科的自我定位已经深受自然科学模式影响,“比较”一词就有浓厚的科学色彩,“比较文学”之名意味着它是一项恰如“比较解剖学”、“比较语言学”般的科学研究。所以法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梵第根(Paul Van Tieghem)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3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相当明显。但这种科学主义倾向遭到了克罗齐的尖锐攻击和强烈反对。其反对理由不仅在于“比较的方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朴素的研究手段,它没有权利要求限定一个专业的全部领域”,更在于科学主义取向将从根本上抹杀文学的个性,从而也抹杀作为艺术直觉的人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正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应当泯灭,不应当消逝在历史的其它部分中,而应当保持其固有的独特的意义和特征”4。克罗齐的反对当然不能阻止比较文学的继续发展,但其影响持续而深远,成为了比较文学必须不断与之“较劲”的“他者”,迫使比较文学学科一再基于人文主义立场反思自身的正当性。后来韦勒克在批评法国学派时就颇受克罗齐思想的影响。英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苏珊巴斯奈特于 2006 年的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仍然说:“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都不应该看作是学科:它们都是研究文学的方法,是相互受益的阅读文学的方法”,“这使我回想起伟大的意大利批评家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高度怀疑”5。可见即使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克罗齐的声音依然在不断回响。韦勒克等学者指出,西方比较文学的兴起是对 19 世纪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反动,是对法、德、意、英等国很多文学史家的孤立主义的异议;换言之,正当国别文学研究日益紧缩,与西方世界的重大思潮与表达形式人为隔绝之际,“比较文学观点曾把一种世界主义态度带给国境内外的文学研究”6。比较文学从一开始就与“世界文学”或“总体文学”的理念紧紧相连(尽管所谓“总体”与“世界”曾被不恰当地理解为没有差异的统一体),并开展出这样一种人文主义面向:努力突破民族界限,在“国际视野”中审视文学与人性,充当相互对话与沟通的中介。所以毫不奇怪,最早促成比较文学成为一门学科的那批人,多是“站在国家之间的十字路口,或者至少是一国的边界上”,有着“充当两国之间的中间人和调停者的真诚愿望”7。也许正因如此,比较文学法国学派虽然认同科学实证主义,但也有其人文主义追求一面。早在 1921 年,法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巴登斯贝格(F.Baldensperge),就在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这篇纲领性导言中明确宣称,比较文学乃是为“新人文主义”作准备,“将为新的、人道的、有生命的、文明的信念开辟道路”,“比较文学的广泛实践尤其可以促成这种新人文主义”,因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比较文学可使文学研究具有更高的精确性与客观性,可为我们这个脱了节的时代建立某些“共同准则”提供“比较可靠的核心”。8梵第根在作为国际理解工具的比较文学一文中也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将导致一种“新人文主义”:“大家知道 15 世纪和 16 世纪的人文主义是什么,比较文学的研究导致的是一种新的人道主义,这是比前者更广泛更丰富的人道主义,更能使国家之间相互靠拢。比较文学迫使实践它的人们对于我们的天下的兄弟们采取一种同情和理解的态度,采取一种文化的自由主义,没有这些,任何一部共同的作品在人民之间不能被尝试。”9此处所谓“人道主义”当译为“人文主义”。韦勒克曾批评说,早期法国学派的这种人文主义追求,事实上常“被当时当地狂热的民族主义所淹没和歪曲”。不过应该承认,他们对于人文主义的愿望是真诚的,虽在实践上还远不够,却为后来者提供了基本理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