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777684

大小:21.09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历程分析 (一)1978~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探索 确立时期粉碎“四人帮〞以后,从政府到理论界,都有相当多的人在冲破僵化的传统观念,反思中国的开展道路。这个时期的突出奉献是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此目标是在反复、锋利的思想交锋中形成的。具体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形成“方案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路。“文革〞后,在1978年7~9月的“国务院务虚会〞上第一次重提改革问题。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但改革方向是什么。当时党内多数人的认识是在实行方案经济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市场调节手段,以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由此,1981年11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方案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大会再次强调:“正确贯彻方案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那么,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客观地讲,这个改革模式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因为在坚持方案经济体制前提下,成认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没有突破方案经济的框架,强调市场调节只能限制在方案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2.1984~1988年,改革目标确定为“公有制根底上的有方案的商品经济〞。1984年2023月20日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根底上的有方案的商品经济〞。这是改革目标的一个重大突破。为什么短短的时间内会有如此大的突破呢。其原因,首先是改革实践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亟需作出理论答复。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活大大改善,个体经济大量产生,由此开展出雇工经营的私人企业。一时间,一些人认为雇工就是剥削,人们思想上出现混乱,各种观点莫衷一是。这些新问题需要在理论上给予解释,澄清认识。二是理论界对此改革目标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1984年9月在XX省XX县区莫干山上,召开了“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会议提出的假设干理论观点和对策思路对中央推动市场化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观点进入中央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方案经济的对立,为中国的改革确立了正确方向。邓小平称其“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3.1989~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最终确立。就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时候,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两大历史事件:一是国际上苏东剧变;二是国内在80年代末发生的政治风波。这时候本来就对改革开放心怀不满的人便对改革开放横加责难,焦点又集中在市场和方案关系问题上。在此重大关头,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开展才是硬道理。他在关键时刻连续讲话,对扭转局势起了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1992年2023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全党在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上已形成共识。 (二)1993~202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这个时期,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框架构建问题。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框架,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框架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五大支柱〞构成,并制定了总体实施规划。 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1994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这进一步说明了十四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论断。而这个结合,首先是要与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呢。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开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根本经济制度。〞从根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来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本身就是从市场中产生的,而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就存在怎样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因为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并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合格市场主体,所以必须找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形式。经过探索,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找到改革方向,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开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于是,2022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开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推进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可以使公有制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开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可见,通过实行股份制,我国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找到了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这打破了撒切尔夫人的预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 (三)202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 2022年2023月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22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如何才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而目前的改革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其标志:一是经济开展进入新常态的改革。二是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敏感和复杂。老问题新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这需要“啃硬骨头〞和“涉险滩〞。三是在新的开展水平上的改革。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正面临“崛起困境〞。就中美关系来说,问题的核心在于防止“修昔底德陷阱〞。为此,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的专访时指出,我们都应该努力防止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目前,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将经济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和政治优势、有效地保持与主要大国的合作共赢关系这是一大挑战。在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完善时期这2023多年来,我国经济已初步走上科学开展的轨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开展观,“十一五〞规划作为科学开展观提出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从规划主要目标和指标完成率看,经济开展方式初步纳入科学开展轨道。这主要得益宏观改革在一系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主体的政府,其自身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更加明确和清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国方略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根本动力,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地说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 二、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启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历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得到许多有益启示,这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历程可以看出,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每次改革开放的重大突破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而在解放思想上主要领导人起到关键和典范作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兼具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解放思想的勇气。江泽民把解放思想、理论创新为己任。他说“:我现在的责任,也可以说我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把解放思想作为一个党的法宝提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能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是解放思想。 (二)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开展真理 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开展真理。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因循守旧等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并没有阐述过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但是他们一贯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开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复杂过程,动不动就搞争论、扣帽子的一些人,他们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每一句话都当作了不可更改的教条,当作了判断我们做得对不对的标准,如果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我们的事业是没有前途的。邓小平曾经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三)开放兼容,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共同成果 中国改革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兼容,才能富强兴盛,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也只有不断吸纳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才能开展进步。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我们就一直坚持积极采用、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来开展自己。2023年9月在天津举行第八届夏季达沃斯会议上,李克强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永远做一个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这是中国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 (四)凝聚智慧,发挥相关智库作用 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一种力量对推动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奉献,那就是理论界(智库)。包括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一些单位和一些理论家、学者,他们的一些观点为中央主要领导人所接受,这对促进统一认识起到积极作用。在决策中发挥智库作用,已成为重要的经验。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重要批示。202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23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智库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三期叠加〞的社会背景,迫切需要更多元的智力支持。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