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程十发连环画作品的艺术特色.docx
下载文档

ID:773788

大小:24.31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程十发 连环画 作品 艺术 特色
天道酬勤 程十发连环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连环画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产生于独特的历史背景。程十发是近现代海派的代表性画家,他一生投身于艺术创作中,他的连环画作品,融入了国画、山水、花鸟画技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本文试图通过程十发的连环画代表作之一孔乙己,分析其艺术风格,探讨连环画的历时性背景与相关问题。 关键词:程十发 连环画 历史性 孔乙己 连环画在北方也称为“小人书〞,至今许多儿童读物的绘本还延续连环画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等新生事物的诞生,连环画已成为70后一代儿时的记忆。如今,连环画在儿童的世界仍受欢送,所以连环画依然有它自身独有的生命力,在70后与80后的眼中也是一种“不褪色的记忆〞。 程十发先生通过自己的画笔,将这一符号记忆在历史当中。本文试图通过程十发的连环画代表作之一孔乙己,分析其艺术风格,探讨连环画的历史背景与相关问题。 一、创作孔乙己的历史背景 程十发于1938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期间主要学习山水、花鸟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是一所在近代中国艺术教育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美术学校,创办人是年仅17岁的刘海粟。由此可见程十发先生受教育的起点非常高,并得到了专业性训练,程十发在美专读书时期已经大量临摹过梁楷、陈洪绶、唐寅等名家的作品。29岁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开始创作连环画。孔乙己创作时期程十发坚持创作连环画已经11年,这11里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经验,作品已经十分成熟,孔乙己可谓是其巅峰作品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把开展新连环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号召作家根据古典名著、戏曲故事、英雄人物等展开创作。文字脚本发挥的作用較从前连环画有了更为重要的使命,故事连贯性、叙事性更为明确,可以更快速、更有针对性地传递连环画的内容与主题。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稳定的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条件,时局的稳定是优秀的艺术家坚持创作的前提。孔乙己是1958年创作的,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孔乙己的时候程先生已经38岁,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到孔乙己作品的问世这20年里,程十发先生经历了民初新艺术运动,各大美术社团的兴衰与中国画的革新与争论,再到风行一时的通俗美术开展,也经历了民国时期动乱的时局。 50年代初期,以“新〞为时髦,以“洋〞为新气,是当时不得了的风气,仿佛这才是“革命〞。上海的城市结构是中西合璧、交汇相融,上海的城市生态是内外兼容、多元互惠,上海的城市社区是移民为主、无纺杂居。上海成为中国近代最先成熟的城市。身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程十发先生见证了西洋画对中国人的视觉冲击。1957至1961年是中国书画的低谷期,这一时期艺术创作为一方面,经济生活为另一方面,并且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很多艺术家都投身于连环画创作中。 程十发先生创作连环画贯穿他人生的重要时期,可以说他为中国的“新连环画〞做出了不朽的奉献,他成就了中国“新连环画〞,连环画也成就了他的海派地位。卢辅圣在程十发的艺术智慧一文中认为,程老是在用智慧创作,其所创作的连环画作品呈现出奇正相杂、亦庄亦邪的“程家样〞,从形式美和风格化的角度着眼,到达了当时所有同行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连环画画稿是艺术家在最初进行连环画创作时不断进行修改的样稿,并为后期的大量印刷做准备,具有唯一性,是艺术创作,属于连环画创作的一局部,要受到连环画故事脚本、构图形式的限制。 要想进一步了解程十发,读懂他的作品离不开个案的深入研究。连环画形式的开展、演变和完善,与戏剧舞台人物情节、活动和有声电影的出现关系密切,连环画的创作灵感也受它们的启发。 二、连环画个案孔乙己内容解读 孔乙己是运用水墨画创作的上乘之作,此本孔乙己由上海美术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由程十发先生所绘,鲁迅原著。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在文坛的影响很大。据说出版后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看了非常快乐,认为这是所有描绘他父亲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孔乙己〔图1〕原稿中的6张留在上海,30余张留在北京。另外,1958年也正是程十发连环画创作的顶峰时期。 全本连环画分为24个场景,每一段旁边配有一小段原文,可见是严格根据文本作品进行创作的。连环画开本是787×1092毫米,每幅连环画构图呈长方形,长度几乎占满整个书页,宽度占四分之三。由此也可以看出,程十发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驾驭能力,更进一步地传播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使更多受众可以了解鲁迅先生笔下生动的故事。此作品在两位大师的“笔下〞合二为一,使得“世俗化〞并不那么世俗。在采访程十发的儿子程多多时,讲到其父程十发在孔乙己整部创作中,反复阅读原作,耐心思考构图,茶余饭后都在揣摩孔乙己的形象。 连环画的画面必须配合文章来构思。其中要做到两个配合,首先是一段长度的文字必须配上一个插图,否那么将使得文字和图画配合不均衡,造成一大段全是字或一段图多而无字的现象。其次,是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图画场景的配合。图画既要能概括一段文字的大概意思,又要选取最有趣味、最具提示性的场景。在这里,场景的构思就显得很重要,表达着一个连环画家的功力。程十发在谈到孔乙己的创作时,这样说道:“孔乙己式的人物是旧式文人。这种破落户的后代,我年轻时还经常能看到,他们就生活在我的身边,在松江城里我也认识几位,他们认识一些字,家境破落了,生活的习惯及个性也很像孔乙己,这从一些动作习气也还能看到,他们都是我画画时的模特儿。〞 孔乙己图文的构思,显得十分老辣。其中有实际场景,也有艺术画的虚拟场景。在实际场景中,程十发先生十分注重周围环境和物件的塑造,以营造出一种在场的气氛。他的图画中一般都是同时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物,并且这些人物之间的动作、眼神、姿态是互相有关联、有照应的。 三、孔乙己的创作特色 此本连环画笔者有幸收藏了一本,是典型的程十发风格。题材主要是人物,材质是水墨重彩,构图较满。水墨痕迹鲜明,大笔、小笔、触笔、细笔兼用。线条果断,色彩鲜明艳丽,比照强烈。人物以近景、局部特写为主,动态感强,场景造型生动。主要有以下特色。 第一,连环画的每张图上有题跋、印章。在此本连环画中,每幅单张图上,都有题跋和印章。题跋一般是创作时间、作者——十发,然后是一个或几个印章。一般都盖有一个“程〞或“十发〞的印章。其中有几幅图,同时盖了几枚印章。如“程潼之印〞等。这说明程十发的连环画作品从单幅来说,完全是按照中国画的形式来创作的,有题跋有印章,是典型的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程十发曾经与人讲过这样一段话:“传统笔法是老祖宗,我和谢稚柳先生的见解是一致的,就是民族绘画的结晶是笔法,没有笔法而构图,色彩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我希望你千万不要丢掉笔法而去追求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可以看出,程十发先生对传统的延续与推崇。 第二,连环画的每幅图上题有创作时间,创作顺序不是严格按照故事开展的先后。纵观孔乙己上的题跋,主要集中在1958年8月到9月,说明程十发的创作效率是非常高的,至少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24幅相同尺寸的画作。观察题跋上的创作时间,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即故事情节在先的某些场景被放在后面画。也就是说,程十发先生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先后,而极有可能是按照自己的灵感和画作的难易程度,先画某些自己感兴趣或者有把握的情节,而把某些在故事中出现在先的场景放在后面画。这看似只是一个创作时间的先后,实质上反映了程十发的创作思想,其实更加强调各个图画之间的独立性,而不是逻辑之间的连续性。 程十发把每一幅作品都当作一个独立的艺术创作,强调每一幅画的独立性,把每幅画都当作一个独立的中国画来进行创作。24幅画连接起来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但每幅画拆开也同时具有独立被欣赏的审美价值。这恰恰是程十发的连环画作品手稿能在艺术市场被拍出天价的重要因素。因为在其他连环画家更加注重整个连环画的连续性和对单张作品质量的相对轻视之下,程十发连环画手稿就在单独或幾张进行拍卖的时候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孔乙己是程十发创作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程十发连环画中传播最为广泛的作品。他善于突破,敢于创新,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思维意识与艺术视角。能够融会贯穿中国传统构图与线描,同时又善于结合西洋画的色彩运用。 程十发创作的连环画作品富于节奏感,深受劳动人民喜爱。作品源于生活,对人民群众的审美把握到位,又能迅速引人入画,沉浸于情节中,符合人们的生活与审美趣味。程十发先生扎实的绘画功底为海派乃至中国创造了一笔不可复制的艺术财富,小小的“小人书〞能够被收藏界所重视,自有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国画院编辑委员会.大师之路:程十发纪念专辑[M].上海:上海中国画院出版社,2023. [2]阮荣春,胡光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22. [3]程十发艺术馆编.程十发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30. [4]王琪森.海派书画——百年辉煌背后的人文精神和经济形态[M].上海:文汇出版社,2022:9. [5]王悦阳,编著.程十发的笔墨世界[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23. [6]程十发艺术馆编.程十发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157. 〔作者简介:孙倩,女,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解放军94543部队,研究方向:近现代美术〕〔责任编辑 张云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