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东北地区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教学
反思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反思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反思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习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动耳听、动脑思、动手做等“七动”,通过创设启发性的情境和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节课的亮点在于能够创设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去发表个人的看法,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学生讨论不是太充分,时间相对较紧。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读图,简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3、读“东北地区 1、7 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的 气候特征。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说明区域内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掌握分析、表达一个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影响。三、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图片三江平原、长白山天池、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大兴安岭森林景观,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初步认识。新授:展课题: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展图:“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降水:在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习过许多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区、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过评价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方法。你还记得这些知识和方法吗?你了解地理位置的概念及其分类吗?你了解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吗?你知道如何来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吗?课堂活动:1、学生完成教材 P。25“活动”第 1 题,教师指导 2、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师引导学生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3、学生完成教材 P。26“活动”第 2、3 题,教师提供相关地图,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4、组织学生讨论描述、评价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内容,完善学习方法。结论: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般从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的角度进行评价。板书:1、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2、面积:土地面积 78.8 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 8.2%3、绝对位置 1)大体位于 120E135E、40N53N 2)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4、相对位置 1)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2)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5、地理位置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二、地形特征 讲述: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你还有印象吗?学生讨论: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课堂活动:1、出示“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学生完成教材 P。27“活动”第 1 题 2、出示“沿 125E 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学生归纳:南北高,中间低;出示“沿 45N 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学生归纳:东西高,中间低。完成教材 P。27“活动”第 2、3 题,了解区域地势特征的方法。3、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绘制东北地区呈半环状的地表结构简图。板书:二、地形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1)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呈 2)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3)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三、气候特征 教师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东北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气候特征?读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联系以前所学的相关气候知识进行回答。1、属温带季风气候 1)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2)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3)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我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课堂活动:出示“东北地区 1 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 7 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三幅图,学生完成 P。2930“活动”1、2 题。2、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2)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教师讲述: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下面,我们通过探究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四、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 课堂活动:出示“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学生完成教材P30“活动”第 3 题。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侧重对本节内容中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进行系统梳理:认识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认识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认识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