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实践性人才.docx
下载文档

ID:770627

大小:22.95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加强 综合素质 教育 培养 实践 人才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实践性人才 李艺娟 【】现代的中小学生需要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广博的知识面,更活泼开放的课堂气氛,所以21世纪的教师所面临的将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了。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实践性人才,是高等师范改革创新之当务之急。 【关键词】素质 能力 调整 实践 Strengthing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Talented People in the Educ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i Yi-Juan (Guangzhou Univirsity College of Music and Dance ,Guang 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That modem students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need mare prafaad konwledge,more extensive tearning and more active class atmosphere makes the teachers in the 21 centuy are not faced nith easy teaching and teaming at more .So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traning practical talented people are the most pressing task at the momeact in the refarm and innoration of higher normal school. Key worde: quality , ability, revision, practice 音乐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高等教育专业类型。这个专业强调立足师范性,在突出音乐技能方面的培养同时,对实践教学和人才规格的定性也有较严格的标准。在教育实践与艺术实践中寻求开展,为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提供效劳,是我们音乐教师的教育任务。学习者即实践者,实践者即应用者。根底音乐教育的实践需要,是音乐教师赖以生存与开展的根本内核与动力。如何将学生打造成器,使其适合教育市场的变化与需要,成为新时代开展需要的新型音乐教师,是我们当前高教音乐教育的最大任务。 什么是综合素质?所谓综合素质就是指把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联合成一个统一体。一个音乐教师的素质也应该有三方面组成,即音乐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师的根本素养。21世纪的教师所面临的将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现代的中小学生在高科技的催化作用下具有更宽泛的知识面,更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自己的思想和见地。他们需要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广博的知识面,更活泼开放的课堂气氛。所以,要适应新世纪学生的特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必然。 一教育实习中透视出的综合素质现状 1、文化素质方面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更多的是担任美育的责任,使学生通过一节课去获得情感的体验 。在教育实习中,笔者发现我们的实习学生描绘作品语言很贫乏,对中小学生提出的问题更是不知可否。这就是文化素质贫乏不可防止带来的为难。我想,原因有三点:一是入学前文化根底差,由于高等音乐师范类院校的特殊性,所以在录取学生时文化分数会有相当的优惠,总成绩比同等院校文科低100分左右。可以说,这些艺术师范生的文化水平远远没有到达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文化素质水平。由于音乐师范的考取需要具备相当的音乐专业技能,而这些技能又非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培养音乐技能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这就使学生因此失去了许多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所以要求音乐师范类学生和其他文科类学生相同的分数,其结果就是不能按方案招收到学生,而局部到达文化分数线的人又达不到音乐技能的最低分数。个别音乐水平高、文化成绩好的学生,在求学时会有更好的选择。第二是入学后文化教育缺乏。由于生源问题,导致音乐师范类学生的文化素质处于是相对较低的起点,进校后,一些有用的人文类课程开设的又非常少。在专业教学方面,老师总是会敦促学生注意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很少提及文化素质对学生的重要性。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从未考虑过文化素质的上下对今后工作的影响。偶尔,到学生宿舍就会发现,他们书架上的书籍之贫乏,除了一些必用教材,就是时装杂志、动漫画报之类。可见根底的薄弱再加上后天的缺乏,是导致实习不良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 2、专业素质方面 专业技能是音乐教学中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音乐课堂无论怎样多元化,师生始终是围绕着音乐进行教学活动的。但实习中会发现,许多实习生遇到的困惑和困难是由于“专业〞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方位的开展,导致了知识体系纵向兴旺、横向萎缩的结果。教学中会唱不会弹,会弹不会唱,涉及舞蹈教学的时候,大局部学生更是丑态百出,完全没有美感,舞蹈更是我们音乐师范类学生的一个共同的盲区。由此可见,学生四年的学习,其实只学会了一门功课。另外,在实习中还发现,学与教有着不同程度的脱离现象。以声乐教学为例,高师培养中,我们学到的是标准的美声和民族唱法,我们大学教师在培养训练的过程中,也是按歌唱演员的标准来进行教学的。于是当这些“独唱演员〞走进中小学课堂时,很难适应中小学教材中的青少年歌唱作品,更不知道如何教这些没有美声根底,又在变声期的孩子去唱歌。 3、教学能力方面 教学能力是我们评价一个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实习中笔者发现,专业能力的好坏,不是完全和教学水平成正比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1〕语言表达能力差 ,导致与学生的沟通不畅,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学生搞不明白老师的意图。〔2〕解决问题能力差,课堂难以控制。由于沟通问题,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突发性问题,反响迟钝,不置可否。〔3〕思路单一,没有广博的知识储藏,课堂枯燥无味。以上三点是较突出的普遍性问题,也是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立足师范性培养实践性人才 什么是实践性人才?音乐师范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高等教育专业,它强调立足师范性,突出音乐能力方面的培训,即通过示范性为主导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借助理论科学方法,开展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实践创新优化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能力、音乐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强的综合人才。 从上述定性标准出发,我们要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框架。 1、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在掌握本专业根本理论和根本技能的同时,能够不断的学习相近学科知识,包括作品分析研究、乐器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东西方音乐文化史 、地方音乐文化等。能够理解和评价教育领域新思潮,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教育领域中不断涌现的“新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教育〞、“多元智能〞、“创业教育〞等。〔2〕能够联系其他学科和其他门类艺术,重点研究绘画、造型艺术与音乐文化的联系。〔3〕熟悉当代教育思潮,熟悉当代音乐风格流派和各时代的音乐流派。 2、音乐能力的培养 〔1〕掌握音乐的技能和手段,包括演唱、演奏、舞蹈、作曲、改编的根本技能。能伴奏演唱艺术歌曲和中小学教材歌曲,指挥中小学合唱队和乐队。〔2〕能理解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了解音乐作品精神内涵的表达方式和途径,并能够引导学生聆听音乐。〔3〕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通过想象去创造富有思想和精神力量的人物形象、和大自然形象。 3、表达沟通能力 〔1〕能说明自己的音乐观、教育观,用语言描绘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2〕能鼓励学生和他人参与音乐活动,并能产生情感上的互动。〔3〕即兴表演音乐的能力。〔4〕善于沟通处理师生关系,主动融入社会。运用广泛的知识和投入的心态去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以上根本高度概括了音乐学专业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特色,假设要使这一办学理念付诸实践,课程设置还需要做进一步调整。 三调整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分布 1、增加人文社科课程 〔1〕强调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结合。时代的开展要求现今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于其他相关的诗歌、舞蹈、戏剧、美术等专业有机的结合并融会贯穿。教师还必须具备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教学软件制作等能力。所以可增加与之相关的课程,减少实用性不强的课程。〔2〕重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局部师范生认识不到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经常逃课,应付考试是学生的一贯态度。心理学是对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作为老师,面对儿童期、青春期少年特殊的心理特征,去了解他们,与她们沟通,不仅能在教学中起到一定的效果,也给教师自身带来了益处,可以使教师在沟通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调整社科类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比例 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必须修满一定的社科类课程,比方,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马列主义哲学等等一些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才能完成学业方案,顺利毕业。像思想道德修养、马列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这种课程,通常是让每位学生都感到头痛又缺乏兴趣的课程,其中一些课程是从小学到大学每门至少都学过两遍以上的。这样的重复学习意义在哪?当然这些政治理论也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下所必需的教育内容,完全从教育内容中抹去也是不可行的。因此,笔者认为是否应该考虑将此课程压缩。像大学语文这一类课程,作为文化的根本,应该增加一定的课时量,把原来的语文课转变成一种提高文化修养、开拓知识层面的课程。 3、调整专业课程中专业理论与实用技能的比例 专业知识作为以后教学根本工具是不可或缺的。 我 们可以在课时和课程难易程度上进行调整。比方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改成必修课,像音乐美学、歌曲创作适当调整难度,改为必修课;钢琴伴奏、合唱指挥、形体训练、舞蹈编排这类技能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改成必修课;并将学时调整为一至两年。还有,像音乐名作赏析同交响乐开展与欣赏、声乐艺术同歌剧概论等等,这些课程虽然分属于不同类质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授课内容根本相同,这类课程就可以作适当的合并。此外,音乐师范专业的主修方向导致学生专业开展不平衡,在校的头两年,钢琴、声乐、器乐都是必修,到第三年分专业后,声乐专业的就不再学钢琴了,钢琴专业的也不再学声乐了,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应该是在第三年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必修一门较弱的专业课程,这样才能到达全面开展的目的。 4、调整实践环节的强度及时间分布 教育实践环节一般包括教育实习和艺术实践两种。艺术实践从二年级就开始开设,每学期有一到两周时间。教育实习一般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目前没有教育见习。笔者认为,应开设教育见习,并把教育见习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在见习中去了解、去观摩音乐课堂的根本状态,并对中小学课外活动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期间还可以学习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这样,学生就可以更早、更多地认识课堂,认识教学所需,并体会出自己于一个合格教师之差距,从而能更早认识缺乏并认真补漏。总之,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才能发现缺乏从而为学习制定方向。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对教师自身的修养、能力、及教学水平都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而不断的探索、实践、提高,也是现代高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开展,汪国安主编.花城出版社. [2]21世纪高等师范音乐研究,朱永北等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郑莉主编.中央播送电视大学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李如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