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高职一体化总结.docx
下载文档

ID:766839

大小:19.14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高职 一体化 总结
中高职一体化总结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总结 XX市职教中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322-2023年)中提出“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到2023年,形成适应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表达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开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有重大意义。 XX市职教中心于1997年开办97高职升学辅导班开始,从此走上探索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教学实践的道路,至今已走过16个年头,成为绍兴乃至全省中职学校率先尝试中职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改革先锋。这种尝试,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中高职衔接,提升学校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学生多样化成长,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一、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经历回忆。 XX市职教中心于1997起开办97高职升学辅导班以来,在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上探索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分段式衔接模式。主要有与院校合作的3+2大专班,高职单招单考预科班,美术高考升学班和成人高考升学班等。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效劳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下,在坚持为地方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开始搭建中高职人才培养立交桥。学校于1997年组建高职升学班,1998年面向全省高三职校招收96美术预科班(宁波大学美术职教师资本科预科班),1999年开始组建成高升学班,2022年组织学生参加美术类全国普通高校考试,取得不俗成绩。同时,在院校合作3+2大专班方面,我校最早起于1998年,与绍兴文理学院合作开办旅游管理大专班和美术设计大专班。1999年,学校与绍兴托普信息技术学院合作开办美术设计、旅游管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三个3+2大专班。学校已累计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绍兴托普信息技术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等十多所省内知名院校合作办学,累计开办38个3+2班级,招收学生1700余名。在分段式衔接模式中,我校还摸索出高级技能班+成人大专学历班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办数控加工2+3模式,与宁波大学合作开办幼儿教育、商务英语、网络技术、建筑工程造价 等2.5+3模式,与宁波技师学院合作开办模具、电气和数控等2+3模式。 第二类是一体化衔接模式。主要有5年制高工班和5年一贯制大专班。学校于202322年起,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烹饪和数控两个专业的5年制高级工班。到2023年,学校已成功向XX省人社厅申请独立开办高级工专业已达4个,分别是数控、电气、烹饪和网络技术专业。2023年1月,我校撰写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程任务书,报省教育厅改革办。于2023年5月,获准开办烹饪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的5年一贯制大专班,挂靠浙江农业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并顺利完成两个班80名招生任务。 二、我校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回忆学校在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所走过的路,已累计近5000名学生考上各级各类大学,其中本科近202300名,全国重点大学350多名。累计招收高级技能班+成人大专学历班学生1750余名。学校在这十多年的探索中,已逐步构建起“多平台毕业,多资格就业,多渠道升学〞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康庄大道。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有以下两点经验可以一起分享: 1.认识早,转身快。在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今天,学校已成功实现从原先“就业导向型〞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到“就业有路,升学有望〞学校办学理念的华美转身。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终结性中等教育,中职应该是效劳于终身教育中的阶段性教育。中职学生对升入高一级院校有需求、有能力,作为中职学校的我们也有责任效劳于人民对于升入高一级院校的需求,以适当超前的意识主动适应绍兴地方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践行终身教育理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树立职业教育良好的社会口碑,形成学生、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科学开展。 2.改革力度大,应对举措多。学校坚持贯彻“励志、精业、务实、创新〞的校训,以“身正、技高〞为校风,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就业有路,升学有望〞的质量方针,根据中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锐意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职教集团,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活动,开设产学研一体的无界化创新创业中心,研讨中职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学校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尝试教学法、工程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坚持一手抓精英教育,一手抓普及型教育,一手抓技能教学,一手抓高考升学教学。根据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就业质量和升学教学并重,重构课程设置体系,通过技能分阶段目标的制定抓技能教学,以学分制体系下的选修课,特别是高考升学的选修模块的设置,以实现从高一到高三的 高考教学的衔接。学校从招生之初,通过招生宣传,把国家对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高职升学的有关政策告知学生和家长,努力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学生从专业报名之初明确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多渠道性。学生从高一进校起确立“高 一、高二打根底,高三分流〞的学习开展模式,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家长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中高职一体化学习方式。当然,在实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不重视的是学校对于师资培养的投入。师资是学校开展的第一动力。学校坚持每年投入百万元用于师资培养,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引进专家,引进高学历人才,外派教师下企业实践,参加省级、国家级师资培训,甚至送教师到国外学习考察等。目前,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200多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41人,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名,XX省技术能手9人,省级优秀教师8名,省市、市属级教坛新秀12人,市属级以上学科带头人2023人。 三、问题和建议 1.中高职一体化所提供的升学空间无法满足人民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和量〞的需求。学生和家长希望增加或扩大省内优质高职学院,特别是本科院校教学资源对中职学生的开放力度,增加本科院校面向中职学生的本科招生方案,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中职学生升学渠道。从2023年的3+2和5年一贯制下达的招生指标来看,我们学校4个专业的3+2招生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从原先的每班50人减少到今年每班38人或33人,新增的5年一贯制招生指标每班也控制在40人以内。从中职学校的办学效率来看,结合考虑中职学校的流生情况,这样的班额指标明显偏少。建议此类招生指标适当提高,特别是在增加5年一贯制的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后,3+2的招生指标至少应恢复到以前的平均水平。 2.如何做好中高职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大难点。在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中职和高职院校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专业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减少课程内容重复,科学合理地制订和实施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阶段性的职业资格认定等。建议先行探索完善中高职学分制及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为中高职学分互认,无缝衔接奠定根底。 3.如何进行有效的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学校来说还是一个不断尝试摸索中的新生事物。因此,如何加强质量管理与监控十分重要,建议市、省主管部门、挂靠高职院校发挥好监督管理作用,确保 质量。比方组建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专家委员会组成的监控组织,进行工程管理、监控与评估。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