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南藏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迭部县扎尕那村调查为例文化产业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763565

大小:50.62KB

页数:1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甘南藏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迭部县扎尕那村调查为例 文化产业专业 甘南 藏族 传统 村落 保护 发展 迭部县 调查 文化产业 专业
甘南藏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迭部县扎尕那村调查为例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下,散落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村落格局及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形势岌岌可危。为了加强甘肃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甘肃省政府先后申报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迭部县扎尕那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结合独特的藏族文化,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和研究价值的藏族建筑群落和民俗文化。2006年,扎尕那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扎尕那地质公园经迭部县政府批准建立。2013年5月21日,农业部在北京举办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活动,命名了全国第一批19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2016年12月,扎尕那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扎尕那村先祖自元朝年间在此地选址建村,并世代传袭藏族传统文化至今。自2000年以来,村庄规模不断扩大,村庄整体风貌及特色受到空前威胁。为切实加强扎尕那村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稳步开展传统风貌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改善、产业提升发展等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地建立扎尕那村保护发展的长效机制,对其保护发展做出有效引导。 二、村落概况 (一)、自然环境 1.地理特征 扎尕那村地处白龙江流域峡谷地带,位于迭部县城西北部益哇乡境内。境内山峦重叠、峡谷纵横,迭山主峰光盖山横卧境北,向南延伸部分分为当多、益哇两条河沟,由北向南注入白龙江。气候高寒阴湿,平均海拔2800米,周围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 2.地形与地貌 扎尕那村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三大地形交汇区,隶属迭山山系。在地貌单元上处于西秦岭西段侵蚀—剥蚀构造山地,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山体总体走向是东西向,沟谷发育切割强烈,地表起伏大,山势陡峻,相对高差、坡度大。在海拔 3500 米以上地段,仍保存60余处冰川遗迹。 3.水文与气候 扎尕那村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的白龙江流域,村内的河流主要有白龙江支流益哇曲、当多曲等,受地形构造控制,水系均成格状水系,沟谷纵横,大河小溪、潭池瀑布交相辉映。扎尕那村气候属白龙江上游北亚热带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高寒气候的过渡性类型,处于大陆性气候与季风气候的过渡带上。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空间分布不均。整体具有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高山气候特征,温度昼夜变化大。 4.生态环境 扎尕那村内土壤主要为棕壤草甸土区。土壤以山地棕壤、亚高山草甸土为主,其次分布有褐土、暗棕壤和红粘土。耕地主要集中在2400-3000m阳坡中下部和河川沿岸阶地,是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重要载体。扎尕那村境内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国家一、二、三类野生珍贵保护动物21种,植被类型介于高寒草原地带、温带北部草原地带和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地带的交汇处,是我国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温带森林植物区系之一。 (二)、社会经济 扎尕那村行政村所辖有东哇、业日、代巴、达日四个村民小组。2016年常住户224户,总人口1631人,寺院1座,僧人29人。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农牧业、畜牧业,近年来随着游客的进入,农户自发开展旅游接待,逐步形成了简单的农家接待、住宿等设施,农户发展旅游业愿望强烈。 扎尕那村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资源,居民均为藏族,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传承,宗教生活氛围浓郁。 三、村落建制历史沿革 (一)、形成阶段 扎尕那村落源于约300—400多年前,吐蕃时期来自西藏达布地区(今山南)的驻牧部落后裔在甘南一带择地而居,其中一部分藏民选择了益哇曲河谷间的扎尕那定居下来。最初选址时聚落内只有东哇村一个自然村落。藏区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寺院是村落文化的中心,村落一般都是以寺院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扎尕那也是如此。在扎尕那形成不久,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东哇宗官才巴之弟格西▪高巧塔野提议在东哇村头北部约十余亩的平台上修建了格鲁派寺院拉桑寺,是达仓郎木格尔登寺的属寺,主要供奉护法神青交托吾巴。 (二)、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扎尕那规模逐渐扩大,先后分出业日、达日、代巴三个自然村落。拉桑寺信教群众也逐渐增加,除了扎尕那中的东哇村、业日村、达日村和代巴村外,还有扎尕那周边的隘藏村、朵固村和纳加村,总共管辖七个自然村1700多人。整个村落内的自然景观组成变化不大,但各组分比例有所变化,人口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增加、森林的砍伐又使得植被面积大大减少,人类活动对于聚落自然景观的干扰程度逐渐加重。在行政区划上,自清朝康熙三十五(1696年)起,扎尕那由卓尼蕃族头人第十任土司杨威管辖,属于14旗之一的益哇旗管辖。村落所属的益哇乡乡政府最初就设在扎尕那东哇村。民国时期,卓尼土司制及其在迭部县的属旗设置顺沿未变,扎尕那村由上迭乡益哇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初迭部仍按原土司旗制区划进行管理,迭部县境内共划2区13乡,1957年10月境内初设扎尕那乡,1959年12月单独设立扎尕那公社,划属迭部县。 (三)、稳定阶段 1962年1月甘南州调整行政区划正式成立迭部县,将上、下迭划入迭部县管辖范围,扎尕那隶属益哇乡管辖。益哇乡政府至1971年才迁至今址高杂村附近。行政村落东哇村由于规模日渐扩大,至2005年从东哇村又分出一个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庄。自此,形成了包括5个独立自然村庄、总属四个自然村落、全部隶属东哇行政村管辖的扎尕那村,规模基本稳定下来。1981年6月19日拉桑寺被批准开放,1996年依法予以登记,并获得了国家统一颁发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2009年迭部县委、县政府投入10万元对拉桑寺进行公共设施的维修。到目前为止,拉桑寺信教群众辖聚落内的代巴、大日、业日、东哇四村及聚落外的隘藏、朵固、纳加三村总共七个自然村两千多人。此外,在代巴、达日、业日、东哇四个自然村落各有一处嘛呢静房,均属拉桑寺庄园 。为了保护迭部的森林资源,防止过度采伐和乱砍滥伐,1998年起全县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扎尕那也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不少土地重新转耕为林,林地比例又有所上升,目前聚落的格局基本稳定下来。 四、传统村落特征调查 (一)、村落整体风貌分析 1.村落格局 扎尕那村在选址中充分体现了中国聚落选址的传统风水思想,坐山面水,背风面阳,与周边的自然山体、水系、农田、林地共同组成了典型的“山、水、田、村”村庄聚落形态,形成了“远山苍翠,近村烟火,河水清幽,农田顷顷”的美好田园生活风貌。扎尕那村南临益哇河,受地形构造控制,水系均成格状水系。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村庄布局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最高处坐落有拉桑寺庙,作为村落宗教活动的场所。村庄内的建筑依顺山势自上而下铺展开来,沿河流呈带型小组团式散点分布。村落整体布局上顺应山水环境,空间组织上采用自由式点状布局的形式,与自然环境密切吻合。 扎尕那村现存有宗教建筑遗迹、名人旧居以及大量民居建筑,有曲折的巷道和小道,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格局。民居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灵活多变;空间结构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建筑外观上以北方夯土墙黄土的色彩为本底,成为迭部民居的典型代表,建筑借助地形依山而建,大门自由布置,院落入口处有高差,一般民居建筑内居住1户人家。 2.公共空间序列 扎尕那村聚落公共空间依地形走势呈两组团式状布局。公共空间根据人的生活需求形成点状、线状、面状的形态。点状指街巷交叉口、寺院和水磨等节点空间,线状指转经道、街巷和水系等线形空间,面状主要指广场空间。在扎尕那村内通过不同活动的属性,形成公共空间不同的职能。村庄周围的耕地同时作为打麦场以及巷道与巷道之间的连接空间,是村庄久远的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历史空间要素。因天然地形在村寨对面所形成的大草场是全村村民们活动节日聚会的休闲场所,大部分村民都是天生的民族演艺家,闲暇时节和节日庆典都会聚集于此进行比赛、游玩。 3.交通体系与街巷格局 街巷整体空间自上而下(由西侧至东侧),呈自由网状布局,其传统街巷的连续性和曲折性未造成破坏。街巷两侧有传统的民居夯土,有开阔的活动空间和耕地,形成“居住-街巷-居住”、“居住-街巷-开场空间”的街巷空间形式以及收缩、放大或者转折的街巷空间层次。村内街巷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已改为水泥铺面铺装形式。扎尕那村古巷道通常为3—4米宽,当时设置该模数主要是考虑到巷道内便于两匹马错行。建筑与街巷空间尺度比通常为1:1至2:1的关系。 4.景观视廊及轴线 扎尕那村视域开阔,以拉桑寺为至高点,村落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沿着高山峡谷间的倾斜盆地,依坡而建坐北朝南。寺院居高临下俯瞰村落,民居以寺院为中心沿着等高线放射分布。县道412自东北向西南穿过村庄,村庄分布于道路两侧。村庄的耕地主要分布于村落周围山间梯田,较为平坦的台地耕田与地面天然草场以及石林、森林形成村庄自然景色优美的传统村落格局。 (二)、传统建筑特征与要素 由于交通不便,道路闭塞等原因,甘南藏族的民居形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变化较少,时至今日,外界对这里的冲击较小,大多古宅仍然保持的几百年前的形制和面貌,新建的部分有些是在原有古宅上的加建扩建,形制与古宅多保持一致。 1.建筑院落格局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扎尕那村内建筑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各项功能划分逐渐明确细致,很多村民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而多将自宅改建成为藏家乐这一对外营业的形式,二三层多改建成为对外接待的客房,有的甚至去掉了经堂,主人多住在一层,牲畜则多圈养在自家一层室外的院中。 2.材料及工艺 村内旧式民居大多是半边楼的榻板房的建造,《毛诗传》中就有“西戎板屋”之句,《水经注•渭水》中有“其乡居悉以板盖屋,诗所谓西戎板屋也”。白龙江流域是古代西戎人的腹地,由于长期受戎族文化的影响,其民房建筑格式上自然会有浓厚的戎族色彩。当地民房建筑的主要式样是榻板房,即在正房平顶部另外架起两檐水木椽屋顶,在木椽屋顶上顺斜坡再盖20公分左右宽、1.5米左右长的松木榻板,上排压下排,交接处横放半圆型细长条木杆,然后有石块压住,以防风吹错位。房檐前后泻水处,横架一条凹型木槽,倾斜伸向院外以引屋顶雨水。屋顶三角架空间正前方一面敞开不隔,其余三面编藤条篱笆,抹上草泥隔成围墙。榻板房架下的平房为正房,紧挨正房檐下分左右改起廊房,廊房平顶上盖一层厚厚的三合土,并与正房连为一体,正房高出廊房一米左右的部分,装一溜长方形的花格窗棂,作为正房室内的采光用。左右廊房相距较近,与正房大门墙共同围成小天井,用一根木头做成独木梯,从门口斜搭廊房檐,通向廊房顶。迭部民居大多在森林边缘地带,气候多雨湿润,山多林密,就地取材建房方便,榻板房在严冬里,能吸热保暖,抗寒性能强,历经千年而至今不变。 3.建筑结构及元素 扎尕那为山腰缓坡型,藏寨在山腰自上顺势而下,对于缓坡山体一般先人工开凿成阶梯状的平台,尽量平整以作为自宅的地基平面,之后在上面靠山修建房屋,道路攀沿着山势将村子中一个个独立的住宅串联起来。建造房屋之前,地基部分先用石块或木材压实打底,使得建筑物的地基平整,但多给室内外造成了高差,呈现出特殊的小下坡的出入口形式。建造方式一般为先用碎石在山坡上填平,里面在用木柱平行排列压在内部夯土墙外,外圈垂直架起木柱用以支撑。 扎尕那藏族民居在室内装饰方面并不十分突出,一般内部的装饰只是在夯土墙内圈做一圈木板装饰以达到修饰墙面的效果,天花板同样用木梁整齐的排布来装饰天花,墙上多挂经文、五色彩旗、经桶等宗教饰品,关键的活动场所、床头等地方重点装饰,多采用彩绘等形式浓重上色、题材也多以宗教题材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一层夯土墙一般都有 0.7-0.9 米厚,所以聪明的扎尕那村民在内部装修时多在夯土墙向内挖凹槽做柜子,柜子门关闭后藏入墙体内,墙面平整,不但节省空间,并且实用美观。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尕那村由于藏族传统文化(原始土著文化)、藏传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