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环保
法学
心得体会
环保法学习心得体会5篇
学习新环保法心得体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环境保护法公布后,×××环保局积极开展了新环保法的学习活动,先后召开了环保部、自治区新环保法实施发动大会和座谈会,通过对新、旧环保法内容的比照学习和新法提出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的深入了解,我对新环境保护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这是近年来环境保护领域最为严实的一道防火墙。它以立法的形式,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要求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在重点区域、流域联合防治中实行统一标准,建立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对拒不改正的企业,可以“按照原处分数额按日连续处分〞,这意味着新环保法的处分,上不封顶。由此,社会上诟病已久的“违法本钱低、守法本钱高〞的环保问题,有望从源头上得到解决。一直以来,作为污染排放的可能主体,不少企业缺乏自律意识,偷排偷放只罚款数万元与清洁处置需耗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悬殊,“理性的经济人〞当然会趋利而从之。环保执法面临的这种为难,在处分无上限的新法之下,必将无限放大执法处分的威慑,以经济杠杆矫正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新环保法表达出的立法精神,实际包括了“奖〞与“惩〞两个维度,守法企业的自觉环保,本身也是对社会共同利益的增进,需要适当的鼓励措施。比方,在细化的立法、司法解释中,给予必要税收优惠,或者公共清洁设备的补贴。只有张弛有度,才能让违法者无指望,守法者有盼头,从而形成对青山绿水的共同守护。
更深层次看,这次处分标准的调整,凸显了在法治框架内解决冲突的思路。曾经的一些环保事件,无论无良企业的肆意排放,还是地方政府的包庇纵容,或者少数群众的情绪过激,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没用法律来算环保账、经济账。而今,依法律来厘清奖励与处分的标准,从而引导各方回归法院与谈判桌上。可以设想,有法律来勾勒各方权益,用法治来平衡各方得失,这不正是用良法促进社会的理性与公平吗。
但是有法律不等于有法治,如此良法,如何执行将成为社会舆论共同关注的焦点。法治的效果,等于立法的科学性与执法的严肃性的乘积,任何一方的缺失或松驰,都可能造成整体效果的大幅折扣,这就要求,一方面,执法不应有例外,要防止寻租、合谋的腐败,加大处分和监督的密度与力度;另一方面,赋予公权力如此大的执法能力,就必须提防执法者对守法企业可能的“挑刺〞,甚至是吃拿卡要、勒索敲诈等隐形腐败。这些都是环保法治的底线所在,犹需关注。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表达了强烈的底线思维,生态保护红线被首次写进法律之中,这是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但从法律制度上确保了生态保护红线在具体实践中的落地,也使得这条生态保护“高压线〞变得更有威慑力。
其中大量内容涉及到企业开展,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甚至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那么不只与我们开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会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这是由于:(1)自然资源的退化和破坏将成为生产力开展的障碍;(2)随着生产的开展劳动人民对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如果环境污染严重将会引起锋利的矛盾,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3)现代化的生产装备(设备、仪表等)需要一个清洁的环境(精密的产品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搞不好环境保护也就难于实现现代化生产。
实践还证明,生产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失调,花几年功夫可以调整过来。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调整过来的。这样来分析问题,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性。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把生态保护红线确立下来,有利于从法律制度上保障生态平安,也为保障国家平安奠定了坚实的根底。用立法形式把生态保护红线确定下来,有利于推动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开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我们要牢固树立红线就是底线、红线就是高压线、红线就是生命线的意识,以守住底线,增强环境保护对社会建设的支撑力,对经济开展的优化力,对国家平安的保障力。严格按照红线要求进行管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尽快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状况恶化的趋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牢固的生态环境根底。
XX市环境监测站
段春霞
2023.1.29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