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送鱼授渔挖
鱼塘
送鱼授渔挖鱼塘
送鱼→授渔→挖鱼塘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察和思考
李
胜
欣
河南省义马市第二小学
2023.11
送鱼→授渔→挖鱼塘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察和思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影响了教育界多年,特别在数学教学中影响最大。然而,在新课改的今天,它又戏剧性地演变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塘〞。果真如此吗?这三者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呢?
两个问题:
一、注重结论,还是注重过程?
1.“送鱼〞―只注重结论,学生轻易得到“鱼〞
案例:小学一年级分类的教学。首先,教师吃透教材后,演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并说说拜访物品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袋,分一分,摆一摆,通过分析、归纳,理解分类的意义,学生齐读分类的概念:最后教师出示书中练习,让学生复习稳固,最终掌握分类的根本知识。
分析:上述案例看似组织严密,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教师依纲靠本,逻辑严密,把分类的知识“送给〞学生,让人觉得一气呵成,但细细品味,似乎缺少点什么。缺少什么呢?教师的灵性,学生的个性,课堂的活性。虽然把“鱼〞送给了学生,但整个课堂如同白开水一般,无色、无味,自然亦无激情了。
因此,把“鱼〞直接“送〞给学生,实际上是一种走捷径的形式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背诵条文,一切都是现成的: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这种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简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这也许是“送鱼〞被“授渔〞所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2.“授渔〞―既注重教学过程,又兼顾结论,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渔〞索“鱼〞
案例:一年级我又长高了。
教学目的:让学生建立1米=100厘米的长度概念。
课前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张长10厘米、宽1厘米的彩色纸条,把全班分为四组。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贴纸条的游戏,请每一小组将10厘米的纸条全部连起来,贴在黑板上,看哪个组贴的直。〔小组贴纸条,有横贴的,有竖贴的;贴的起点也不同。〕
生1:我们小组贴得最高,最高当然是最长。
生2:不可能,你们底下有空白,我们没有。
生3:不能只看上面,不看下面。
师:想一想,各个小组贴的纸条有多少厘米?
〔学生安静了,一会儿都围着纸条去数、去算。1小段是10厘米,2小段是20厘米……10小段是100厘米。〕
小组纷纷汇报:有100厘米,每个小组贴得一样长。
师:请你们站到纸条前量量,给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大约有多高。〔学生量身高,发现比100厘米高。〕
师:身高是100多厘米,听起来怪别扭的。
生3:是不好听,平时我妈妈总说我有一米多高。
生4:坐火车时,超过1米1了,要买车票。
生5:是谁弄错了?
师:我这儿有一把长尺,叫作米尺。猜一猜,是这把一米的尺子长,还是黑板上贴的100厘米的纸条长。
生6:我明白了,100厘米就是米。
生7:10个10厘米就是一米。
师:请同学们张开双臂,比一比,一米大约有多长?
……
分析:从本节案例的教学效果看,教师巧妙地完成了“授渔〞任务,学生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方法,效果明显。
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
3.“挖鱼塘〞―注重学习的自主探索过程,学生不一定钓到“鱼。
案例:某位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分类〞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生动、更形象地了解“分类〞,将在课前准备的大量教具〔各种蔬菜和水果等〕分到各小组,放手让学生讨论:怎样把它们进行分类。然而事与愿违,学生们在分蔬菜和水果时,争着玩手中的教具,有的甚至为了一根“香蕉〞争得不可开交。学生在教师事先挖好的“鱼塘〞中乱走乱撞,喜笑颜开,对“分类〞的知识也没有探索出个所以然。执教教师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草草收场。
分析:在新课堂的理念下,许多教师把“授渔〞改为“挖鱼塘〞,想让学生经历“索鱼〞的过程,品味“获鱼〞的喜悦。然而事实上,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可能一无所获,即使得到“渔〞,最终也没有钓到一条小“鱼〞。
有专家称,虽然如此,这却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开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开展的内在要求,眼前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真的如此吗?如果数学教学全部让学生“付出类似的代价〞,只求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和方法,不管学生最终是否“钓到鱼〞,学生很可能“饿死〞。所以,这种给学生挖好“鱼塘〞,放任其“索鱼〞的教学时没有价值的,对学生终生开展的影响也是不利的。
结讼与讨程的关系式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前者是教学,所要到达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后者是到达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系列的质疑、判断、比拟、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拟,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稳固。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二、注重教师“教〞,还是注重学生“学〞
1.“送鱼〞―注重教师的教,无视学生的学
教师负责“送鱼〞,学生负责“受鱼〞,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围绕“教〞转。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的“送鱼〞,学生就无法“受鱼〞。于是,教学关系变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
如圆锥的体积的教学,先由教师演示圆锥和圆柱等底等上下的情况,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比照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这种只重视“教〞,而无视“学〞的照本宣科、重复教材结论的“送鱼〞,只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的盲区。
2.“授渔〞―注重教师的教,也注重学生的学
案例:圆锥的体积的教学。
师: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有关系吗?
生:圆锥是圆柱的一局部。
生:圆锥可以挤压成为圆柱,圆柱可以拔高成为圆锥。
学生四人组纷纷拿起橡皮泥制作的圆锥柱体,有的揉捏,有的按压。
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体积没变。
师:下面分组做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看看几次正好装满。
小组代表在教具箱中取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各一个,分头操作。
师:从倒沙子的次数看,两者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2〔迟疑地〕: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四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
生1:是三分之一,不是四分之。
生3: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
师:答案不唯一啊。怎么会是这样?我来做。
师〔从教具箱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和一个空圆柱〕:你们看我将空圆锥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一次,再来一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学生议论纷纷。〕
生4:老师,你取的圆锥太大了。
〔教师在他的推荐卜重新使用一个空圆锥继续实验,三次正好装满。学生开始调换不同的教具,连续试验。〕
生5〔突然兴奋地〕:我发现了!我发现了!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5:在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分析:本案例中,由于教师将实验的环节进行了复合,在看似混乱无序的交往、互动中,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条件的区分及信息的批判。学生经历了一番观察、合作、发现、创新的过程,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开展。
3.“挖鱼塘〞―特别强调学生的学
案例: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自主学习,最后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学,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稳固时发现大局部学生未掌握新知。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轰轰烈烈〞,可是却并未获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上,无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与指导作用。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哪些只有教学的表现形式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
三点反思
1.该“送鱼〞时就“送鱼〞
诚然,教师过多的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那么、定律等,再要求学生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送鱼〞方式,必然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改变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水平的不同,调整教学方式,当“送鱼〞时就“送鱼〞,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质数与合数〞的教学,让学生写出1一12各数的所有约数,问:只有一个约数的是哪些数?有两个约数的是哪些数?有两个以卜的约数的是哪些数?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闪动三种情况,教师强调并概括出质数、合数的概念。
另外,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学生也有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将“鱼〞从“全送〞到“少送〞,最后“不送〞,直到学生根本甚至完全独立地“捕鱼〞为止。
2.“授渔〞要讲究策略
在“授渔〞过程中,为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不仅要学会数学方法,而且要学会这个方法是如何找到的,教师要十分注重“授渔〞的策略和技巧。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授渔〞过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提供应学生的新材料知识应具有潜在的意义和迁移的生成能力,使学生能有效地消化和理解,到达融汇贯穿;在创设问题情境或教学活动中,努力使数学课堂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实验、探索中消除假知,获得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开展;在问题设计上,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获得数学知识。
3.不做“鱼塘〞的看客
为学生挖好“鱼塘〞,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可以极大地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活泼的气氛下进行学习。然而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教师不能为了体现新理论就做“鱼塘〞的看客,不管不问,使学生的合作成为“合坐〞,自主成为“自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变“鱼塘〞看客为“鱼塘〞的主体,努力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走进鱼塘,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充分预计学生在“鱼塘〞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或准备好“渔船〞,或准备好“钓鱼竿〞,及时给予帮助与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必要时,更要因势利导,或给“鱼饵’,,或传点“渔〞经,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和开展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