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旅游生态足迹分析文献综述旅游管理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754697

大小:75.50KB

页数:1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凤凰旅游生态足迹分析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 凤凰 旅游 生态 足迹 分析 文献 综述 管理 专业
研 究 综 述 目录 1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3 1.1.1 研究背景 3 1.1.2 研究目的 4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4 1.2.1研究框架 5 1.2.2研究方法 5 1.3 本文创新点 6 2文献综述 7 2.1国外研究现状 7 2.2国内研究现状 8 2.2.1 初级探索阶段 9 2.2.2 快速发展阶段 10 参考文献 1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1.1 古城地理 凤凰(苗文:Jib Zhes),隶属于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角东与泸溪县 交界,南与麻阳县 相连,西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 自治县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县毗 邻,史称“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 川鄂,南扼桂边”。总面积:1751.10平方公里, 总人口:421557人(2012年),辖24个乡镇,3 55个村(居)委会。 1.1.1.2 古城气候 凤凰古城处于中国多云中心区的边缘 ,年平均云量在8成以上,年平均雾日达3 5天,日照偏少,处于中国低照度中心区 及湘西北低值中心区。凤凰古城处于湘西 低热区,年平均气温为15.9度,大于等于 35度日数全年仅10.5天,日照差年平均8.3 度。 凤凰古城位于云贵高原东侧少雨地区 ,历年平均降雨量仅1308.1毫米,年降水 量为州内最少,也是全省少雨区之一。 1.1.1.3 古城丰富的文物与旅游资源 据《凤凰文物志》记载,古民居及特色民居达242处,建筑主体完整,原貌保存,达一级保护 113 处,二级保护 83处,一般保护46处,其中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栋,古遗址116 处,石板古街道20 多条,各类庙祠建筑达58 处,城内还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200多条均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自2001年12月27日,凤凰古城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国家4A级景区,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以来 ,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据凤凰县年鉴统计,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80%。 1.1.1.3 古城的污染 旅游是凤凰立县之本。自开发旅游以来,已打下了相当好的基础,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已确定。随着旅游收入逐年递增,客源腹地逐步扩大,客源遍布国内外,散客,画家、美术工作者和学生、摄影爱好者、自游人、采风艺人和记者、家庭度假游客等中自驾出游的旅客越来越多。交通压力随车流量与日俱增,古城的停车点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乱停乱摆现象层出不穷。2014年10月3日,还出现了天价停车费,凤凰古城门票148元, 普通房间400元,临江房间600元,临近古 城虹桥的虹桥大型临时停车场标价:小型 车临时(五小时以内)50至80元,过夜( 第二天12点之前)100元 凤凰的街道熙攘的游客,喧闹的车辆,本身发出的声音足以超过了70分贝。酒吧一条街,一到晚上,灯火通晓,DJ音乐轰动整个古城。10来家酒吧歌舞升平,喧哗,吵闹萦绕在古城整个上空。直到深夜才逐渐淡去。街道两旁叫卖声,让古城真的就变成了“菜市场”。原本古朴,宁静,闲适的古城已岌岌可危。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实现商业化需求的同时,严重的噪声污染让古城逐渐失去了古城的,古色,古香和古韵,具有乡村宁静的的色彩。 从凤凰古城中穿流而过沱江,本是一个引人向往的地方, 但它位于少雨区,年降水量少因此河流水流量少,本身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存在限制,而沿江而立的旅馆,酒店,餐馆,每年接待着数百万人, 无数在江边捶洗的床单,宰杀清洗鸡,鸭,鱼,肉等,甚至漂浮着下水道直接排放的大便,这些对于污水处理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管理的凤凰县来说,沱江水质只能变的更差 。 古城处于多云中心区的边缘,以高山,丘陵,河谷相间分布地形,本身就不利于空气的流通扩散,大量的交通废气,商业活动制造污染气体,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及其他 废弃、有毒、有害、污染物质使旅游区大气环境遭到破坏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 1.1.2 研究目的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如何科学的开展生态旅游,评估旅游发展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判断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更值得关注。本文的研究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理论对凤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指出凤凰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资源利用、旅游业结构调整,水资源保护,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完善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文中开辟出凤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为凤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案,为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提供防治对策。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1.2.1研究框架 论文主要分为5章,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了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旅游生态足迹理论研究 第三章 凤凰旅游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 第四章:凤凰旅游发展状态综合研究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 1.2.2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全面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资料,借助现代技术,运用多种方法,深入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办法如下: (1)文献分析法 通过全面回顾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全面了解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知识,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野外调查研究 在 2014 年 10 月和 2015 年 5月,通过对凤凰古城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为研究工作的深入积累丰富的材料和数据。 (3)定量分析法 本论文重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充分运用有关统计分析方法,构建旅游生态足迹的系列模型,对凤凰古城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 (4)实证分析法 本论文选择凤凰古城作为案例区进行研究,通过统计资料查取有关总量数据,再结合地区人口数而得到人均旅游消费量值;再通过发放问卷、查阅统计资料等方式获得人均的各种消费数据,把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具有区域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其研究结果对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1.3 本文创新点 我国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正呈现快速发展并逐步成熟的趋势,相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改进,覆盖旅游行业的大部分层面,成为测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在时间尺度上,大跨度的时间序列动态分析逐渐展开! 在研究对象上,早期集中在某个空间区域范围,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景点的研究,后期的对象具体细化到研究某一类型旅游者,并将旅游产品进行分类,进行某一要素的生态足迹的专项研究,包括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线路等。 在研究方法上,旅游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和计算模型不断得到改进!构成因子从早期章锦河的6个扩展到有交通、住宿、餐饮、游览、购物、旅游固体废弃物、水资源8个。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可尝试创新之处。 第一:衡量指标具有单一的生态偏向性。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文引入旅游生态足迹的经济效益、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等因子,将生态指标与其他经济、社会指标相结合,互相补充,从生态、经济等多角度全面衡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第二:数据获取与计算的误差性。数据一般来源于统计资料和发放的问卷。然而现有行政区或全国性的统计资料数据比较笼统;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来获得资料也不准。一方面,游客不可能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每天的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游客在填写问卷时不可能准确地回忆起所有的旅游活动。因此在没有健全旅游统计制度管理的情况下,尽力搜集,整理,比对各级统计资料,对于问卷数据,更要分多个时间段发放,尽量杜绝搜集不认真作答的,一人答多份的等多种影响数据真实可靠的情况,尽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 2文献综述 2.1旅游生态足迹国外研究概况 据我所查询的资料来看,国外有关生态足迹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E.P.Odum [1,2] 在能量意义上探讨了一个城市所需要的额外的“影子面积”,P.Vitousek[3] 等计算了人类利用自然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A.M.Jasson[4]等 分析了波罗的海哥特兰岛海岸渔业所要求的海洋生态系统面积,此后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E.R.William[6]等在1992年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这一新理论,William曾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之后由他的博士生Wackernagel[7]在1996年完善“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1999年,Wackernagel将生态足迹定义为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 旅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国外学者就生态足迹分析方 法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始于对旅游要素的生态足迹分析。如: 威克那格[8](wackernagel,2000)第一个对国际旅游业的生态足迹作了初步分析; 英国阿伯丁大学地理环境系科林亨特(Colin Hunter,2002)[9]教授首先提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定义,他认为旅游生态足迹有助于我们对可持续旅游的理解和测度,他指出,目前的旅游生态足迹还仅限于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环境的分析,在地域范围和研究内容方面没有新的突破,尚不能够综合地衡量旅游发展的可持续状态。 维多利亚(Cole Vicotria,2002)[10]对印度喜玛拉雅山山麓的一个小村庄(Manali)30 年(1964~1994)中 TEF 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将吃、住、行等各个要素都折算到每个床位上,发现在不同地区一个床位一夜的生态足迹是不一样的,在马约卡岛度假一个床位一夜的生态足迹为0.030hm2,而在塞浦路斯度假一个床位一夜的生态足迹为0.070hm2。 格斯林Stefan Gossling等(2002)[11]以非洲塞舌尔为例,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生态足迹计算模式,并对非洲塞舌尔(Seychelles)旅游业的生态足迹、世界野生动物基金英国办事处(WWF-UK)[12] 对位于地中海的马约卡岛(M a j o r c a )和塞浦路斯(Cyprus)旅游业的度假旅游产品生态足迹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Thomas White(2000)[13],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学院的经济学家,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分析了食物的摄取与环境影响的关系。他通过对非洲、亚洲、澳洲、欧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 6 个地区人们食物构成的分析得出:人类摄入能够在体内产生同样能量的肉类要比粮食类所需的生态足迹更大,以肉食为主要食物摄入的生活方式较之以素食为主要食物摄入的生活方式所消耗的自然生物资源更多,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大。 P. W. Gerbens-leenes 和 S.Nonhebel,(2002)[14]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将消费分为基础、生存、文化三个层次,并将食物分为以下五类:饮料(啤酒、烈酒、咖啡和茶);脂类(人造黄油、低脂涂抹料、植物油);肉(牛肉、猪肉、家禽和其他肉类);奶制品(全脂奶、半丝滑和丝滑奶、白脱牛奶、浓缩奶、黄油、奶酪)和蛋;谷类、面粉、糖、土豆、蔬菜和水果。他们通过对欧洲和美国两地居民消费方式深入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文化层次的消费所需的农业生产土地面积要比基本生存消费层次的大,代际、地区间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其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