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国
上市公司
违规
担保
影响
因素
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阶段演变和特点,分别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负债水平和法律法规环境几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影响,最后对标准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行为提出对策。
关键词:违规担保;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23〕16-0155-01
1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违规担保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根底,它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运作方式、控制权方式以及效率都有重要影响,法人治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合理的股权结构。因此,股权结构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具有根底性地位。在外部治理机制上,股权结构同样对资本市场的接管兼并产生很大的影响。股权集中有利于大股东监督经理层,减少代理本钱,其他股东也能够从大股东的监督中获得利益。然而,由于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他们的自利天性又可能会使其寻找时机运用公司控制权掠夺公司的整体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导致大股东可以利用其控股权,以担保等方式把上市公司的利益转移到大股东手里,有的甚至长期隐瞒上市公司的担保事实,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
根据经典的代理理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会直接影响到其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水平较低时,其进行掏空的本钱较低,所以第一大股东有较强的动机掏空上市公司。而且,第一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随着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大,从而产生壕沟防御效应;但当持股比例到达一定程度后,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控股股东的利益与上市公司利益越来越趋于一致,大股东的利益转移动机逐渐减弱,从而产生了利益协同效应,这个时候,上市公司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程度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负相关。
1.2 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违规担保
由经济人个体组成的董事会并非天然具有和股东相同的目标,两者之间也存在代理冲突,董事会与股东之间目标的偏差同样需要由董事会受到的鼓励来协调。我国的董事会鼓励机制还比拟单一,董事的鼓励主要还是以报酬或津贴为主。董事的股权鼓励机制还相当微弱,董事的持股比例很低,持股的董事往往是内部董事,而股份的获得往往是奖励式的,并非真正的鼓励机制使然。独立董事的鼓励,主要以津贴和津贴并报销相关合理费用为主。李增泉〔2023〕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较低的持股比例不会对经理人员产生鼓励作用,当经理人员的持股到达一定比例后,持股比例的上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股权鼓励能够使董事承当一定的风险,并分享局部股东剩余索取权,使鼓励董事更加关注公司价值。所以,在董事会中持股董事比例越高,董事会的监督动机越大,监督效率也就越高。
1.3 负债水平与上市公司违规担保
上市公司负债水平越高,其财务风险越高,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相对越高,再加上证券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要求提高,使得局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渠道受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以向其关联方提供信用担保为交换条件,获得对方的担保,进而取得银行的担保贷款。这一点与前面所讨论的经营业绩对上市公司关联担保行为的影响一样,即上市公司关联担保行为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关联担保行为成为了负债水平高的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融资能力的一种方式。负债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可能进行违规担保〔石柯,2023〕。
1.4 法律法规环境与上市公司违规担保
在我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构成了对担保行为标准的法律体系,但在实践中对于公司对外担保决策的程序却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在违规担保行为的惩罚措施也量刑过轻,使上市公司在对外担保时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法律上的缺陷被一些公司和个人利用,导致违规担保行为的发生。为了具体细化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标准,2023年6月证监会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在2023年8月证监会又公布了关于标准上市公司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假设干问题的通知,但是不少的上市公司在通知公布后采用迂回手段或不执行通知的决定,甚至去钻法规上的漏洞。由此可见法律标准对上市公司违规担保有着重大的影响。
2 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对标准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行为提出以下对策:
〔1〕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2〕要求银行在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清偿中承当一定的清偿责任,鼓励银行发挥其信息优势主动去识别被担保人的贷款或项目风险。
〔3〕疏通股权融资渠道,拓展公司债券融资渠道,开展其他融资渠道,扩大上市公司对融资方式的选择范围。
〔4〕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5〕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的建设。上市公司违规担保涉及到的不仅是上市公司本身,还涉及到银行、中介机构、监管部门、高管层及其他企业法人等,从立法的角度考虑,也不局限于标准上市公司本身,而是要标准市场各参与方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增泉.鼓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23,〔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