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难中政府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docx
下载文档

ID:751352

大小:17.70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解决 新农村 建设 资金 政府 主体作用 实证 分析
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难中政府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 :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资金难〞问题已经成了制约农村开展的“短板〞:各类社会资本由于其“逐利〞的本性,缺乏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动力;而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选取了政府财政支农和农民收入增长二个变量,通过实证的方法对财政支农和农民收入 之间的关系及支农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政府应在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难〞问题中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资金难、政府主体作用、实证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难〞现象 1.农村正规金融极度萎缩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四大商业银行及农发行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好些地方已经完全撤出,而仅留下来的网点也往往通过资金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只从农村吸收存款,不对农村发放贷款;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这两类仅存的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也严重缺乏: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历了屡次体制性重组以后,虽然仍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但出于自身盈利性、平安性的考虑,商业化倾向严重,据统计,农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比重1999年为46.2,2022年降低到34.2,资金大量流向相对收益率较高的城市或非农部门,真正需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常常难以得到贷款;农业开展银行经过一系列的业务范围调整,其信贷资金运用绝大局部集中于粮棉油流通领域,其贷款主要发放给国有粮棉购销企业,随着粮棉油收购市场的逐步放开,以及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方案的逐步实施,农业开展银行业务急遽萎缩,而与此同时,一些支持难度远远小于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的带有公益性的经济活动如良种繁育、种籽购销等,不能得到政策性信贷的支持,更得不到商业性信贷;邮政储蓄自成立以来,其存款余额就快速上升,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在农村领域的存贷业务网点,为中国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点提供了巨大的吸储空间,但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特性对解决农村资金难问题并无益处;虽然202223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但如果中央不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其资金流向,可以预见邮政储蓄“抽水机〞的角色很难发生根本改变。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以局部转贷农业开展银行和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贷款方式将局部资金又返还给了农村领域,但很有限,远远不能补偿农村资金的流失。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22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近15,但农业在整个金融机构中占用的贷款余额还不到6,我国农民和农村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得的信贷支持缺乏30。同时,据资料显示,全国每年从农村流出的资金达6000亿元,农村资金外溢使原本就很糟糕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同时也恶化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的根底。 2.民间合作金融机构缺位,农村地下金融活动盛行 民间合作金融机构缺乏有效运行机制,农村合作基金会是民间合作金融机构的一个典型,它产生于农村严重缺乏生产资金时期,具有互助性、社区性,在组织内部融通资金,资金投放以短期、小额支持农业生产为主。作为民间合作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是一个资金自筹,不以盈利为目的,又缺乏政策支持的集体组织。由于法人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出现投资难以回收、拖欠率高、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它对缓解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又消失了。2023年12月22日,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意见中规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然而,由于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这个意见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有限,实施效果尚有待商榷。而202223年2月4日,银监会公布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对农民申请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放开了大门。但是,应该看到农村的金融人才极度短缺,好多农民对金融常识都不甚了解,所以,农民互助合作金融也缺乏可以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而真正有专业金融知识的人在现有的政策情况下,也没有足够的鼓励去农村工作。 农村合规金融机构的无效率还催生了农民之间的私人借贷,然而,私人借贷虽然活泼,但缺乏标准和法律保障,且规模狭小、利息高,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难以成为解决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的主要形式,由此地下金融应运而生。地下金融对农村经济开展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作为农村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对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增加农户的投资,对农业生产有利;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是非常“脆弱性〞的行业,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明显,农户的还款能力是很难有稳定保障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高利率运行,可能会加剧一些经济 第4页 共4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