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增存贷差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49103

大小:21.11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经济 发达地区 新增 存贷 问题 调研 报告
经济欠兴旺地区新增存贷差问题的调研报告 经济欠兴旺地区由于金融机构的撤并等原因,近年来新增存贷差不断扩大,已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的开展,成为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思考。 一、经济欠兴旺地区新增存贷差的表现 1、近年来,经济欠兴旺地区金融机构新增存贷差不断扩大,且呈上升趋势。据对XX县区2022年至2022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调查,2022年全县金融机构存贷差为存差1768万元;2022年存贷差为存差3758万元,较上年增长112.6;2022年存贷差为存差7480万元,较上年增长99.1;2022年存贷差为存差17169万元,较上年增长129.5;年平均以113.7的速度递增。这说明金融支持当地经济开展的力度在无形中减弱,金融机构大量存款资金不能充分发挥信贷积极作用。 XX县区金融机构2022年至2022年新增存贷差示意图 2、近年来,经济欠兴旺地区金融机构新增存贷差扩大以商业银行为主,表现突出;农村信用社表现平缓,且占比呈下降趋势。据对XX县区2022年至2022年农行及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调查,2022年至2022年农行的存贷差分别为存差242023万元、2530万元、720238万元、720230万元,分别占全县存贷差额的136.3、67.3、94.6、41.2。而此时农村信用社2022年至2022年存贷差分别为存差202306万元、1672万元、2134万元、3554万元,分别占全县存贷差的56.9、44.5、28.5、20.7。这说明农村信用社比商业银行实际发放的贷款要多,信贷支持当地经济开展力度较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三农〞开展的桥梁作用凸现。 XX县区农行、农信社2022年至2022年新增存贷差示意图 二、经济欠兴旺地区新增存贷差的危害 1、地方经济得不到有效支持,地方政府表示不满,且对于局部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在逐步减弱.一方面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开展的工程很难得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信贷资金对于局部资金需求大的工程犹如杯水车薪,根本不能满足经济开展的资金需要,使得这些好的工程被迫“夭折〞,经济调产的进度因此而缓慢,同时影响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此表示严重不满,相应在支持局部金融机构工作上力度逐步减弱,使得金融机构存在的局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政府评先评优与其无缘,依法收贷不积极配合,政府的局部资金也不存入该机构,政府和银行的关系比较紧张。 2、中小企业出现“贷款难〞问题,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关系疏远.由于存贷差的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困难变得更大,除了得到一定的票据贴现支持外,大局部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的信贷直接支持,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变得十分疏远,出现中小企业和当在金融机构几乎不打交道,转而将其存款存到容易得到信贷支持的经济相对兴旺的地区。 3、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民间借贷范围和额度在不断滋长,对社会稳定形成一定的潜在危机.由于银行几乎不放贷款,而居民信贷需求较旺,贷款需求者在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后,转而将目光投向民间借贷,使得民间不标准的借贷行为如高利贷现象愈演愈烈,民间借贷的范围不断扩大,信贷额度也在不停增长,“地下金融〞问题严重。民间借贷过于频繁,必然产生局部违法违规行为,积累大量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容易造成冲击。 4、不利于银行自身盈利,利息收益率下降,收贷难度变大,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一方面,经济欠兴旺地区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占比很小,其自身盈利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款利差,在其吸收大量资金后却不发放贷款,有的选择上存、有的选择存入央行,这样获利空间较小,影响到了其的收益水平。另一方面,在局部贷户看到银行贷款难后,干脆不去主动归还贷款,思想上出现宁可多掏罚息也比归还贷款后再贷不上款强的认识,因此加大了收贷的难度,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也得不到迅速提高。 三、经济欠兴旺地区新增存贷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1、商业银行体制转变,支持对象发生转移,且贷款审批权上收,责权利不平衡.一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欠兴旺地区大局部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相继撤并,且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向也主要转向大中城市及大中型企业,经济欠兴旺地区的中小企业及农民已被排斥在其信贷优先支持对象之外,这样即使有一定的资金由于不是支持对象也得不到信贷支持。二是目前大局部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上收,贷款审批手续比较繁琐,经济欠兴旺地区新增存贷差问题的调研报告经济欠兴旺地区新增存贷差问题的调研报告审批时间较长,使得局部贷户望而却步。三是银行都加大了对贷款发放的责任追究制,片面强调信贷资产的“零风险〞,一旦贷款形成风险,轻者要对信贷员进行罚款,重者信贷员要下岗清收,而相应的奖励机制却跟不上,使得信贷人员出现“惧贷〞和“畏贷〞思想,挫伤了信贷员放贷积极性。 2、农业开展银行业务量受阻,经营范围存在局限性.目前随着粮棉油退出保护价领域,农业开展银行的职能定位面临着新的挑战,农业开展银行的经营范围和经营对象都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信贷业务固步不前,发放贷款额度也在逐年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存贷差的加剧。 3、农村信用社效劳“三农〞宗旨及资金实力较差,使得农村信用社支持当地经济开展“心有余而力缺乏〞。一是农村信用社职能定位和效劳宗旨主要是为“三农〞效劳,发放贷款也主要采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多户联保贷款,且发放额度较小,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和额度较大工程的贷款需求只能“拒之门外〞。二是农村信用社一般资金实力都十分有限,且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尤其要保存一定的资金应付支付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发放贷款的能力。 4、大量资金外流也造成存贷差的扩大.一是邮政储蓄机构吸收大量的资金存到人民银行,即使人民银行允许其自主营运,也要将资金集中到其邮政省局以上统一使用,不能作为信贷资金发放到当地.据对XX县区的调查,邮政储蓄资金将占到全县总存款余额的30左右,这说明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存款不能用作发放贷款。二是商业银行由于怕发放出的贷款收不回,形成不良,因此都“理智〞地选择资金上存的途径,宁可少收点利息也能保证资金的平安。三是经济欠兴旺地区资金向经济兴旺地区“搬家〞现象严重,由于经济兴旺地区金融机构贷款比较容易,局部中小企业纷纷到经济兴旺地区借贷,而经济兴旺地区的金融机构大都要求贷款户到其营业场所开户,这样经济欠兴旺地区的资金就大量涌入经济兴旺地区,出现了资金的“搬家〞现象。 5、外部信用环境较差,制约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融资较难,加上目前社会信用意识淡薄,社会信用环境较差,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金融机构出于自身资金平安的考虑,也谨慎不愿发放贷款,这又是形成存差变大的一个原因。 6、金融机构不标准的考核,“拉存款现象〞也虚增了存款。金融机构都强调存款兴行、存款兴社,加上年终要考核存款任务完成情况,于是采取不正当手段拉存款问题随之出现,使年终存款余额出现虚增,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存贷差的扩大。 四、几点思考建议 1、真正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人行加强“窗口指导〞力度,使货币政策能够和当地经济开展有机结合,取得金融调控的有效发挥。一是人行应加大对当地经济状况及经济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当地经济的开展要求,并和地方政府及时进行沟通,结合稳健货币政策的意图和精神,制定出符合当地经济开展的“有保有压、调控结合〞的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及时引导贷款投向,支持当地经济的开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人行应及时发现货币信贷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乏,适时进行“窗口指导〞,发放信贷提示,确保辖区金融机构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开展的信贷需求。三是人行要定期对辖区金融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情况及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监测和检查,并综合进行分析,并将监测分析情况向金融机构进行反响,指导金融机构较好执行货币政策,取得对当地经济的最大支持。 2、尽快改革金融体制,使邮政储蓄资金返流,农发行扩大经营范围,商业银行要兼顾当地经济开展。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力度,充分考虑经济欠兴旺地区的实际情况,一是允许邮政储蓄资金返流,回哺当地经济。要求当地邮政储蓄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由农村信用社代为管理,由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支持当地经济,同时由农村信用社向邮政储蓄机构返还局部利润;二是重新合理定位农业开展银行的职能,扩大其经营范围,允许农发行用信贷资金支持农业根底建设、农业调产工程等根底性、社会效益性的资金需求,允许农发行积极开展下岗失业担保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性强的贷款,进一步弥补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弱点;三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应适当调整信贷支持对象范围,在集中向大中型企业支持的同时,兼顾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开展,合理发放局部贷款支持当地经济的开展。 3、增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及效劳功能,充分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金融纽带作用。一是继续做好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大增资扩股力度,不断充实其资金实力。二是继续增强农村信用社效劳功能,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的发放工作。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要彻底走出去,深入到农户中,及时了解农户的信贷需求,主动为农民牵线搭桥,送好信息和技术,用好信贷资金,使有效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真正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4、加强沟通协作,增进了解支持,改善银政、银企关系。一是金融机构要勤向政府有关领导汇报货币政策、金融运行、金融政策、经营策略等情况,积极和政府进行沟通和联系,做好解释,取得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通过采取召开银企座谈会、客户联谊会等方法,和企业等客户交心谈心,互通信息,赢得企业和客户的谅解和支持。三是改善金融效劳态度,提高效劳质量,向企业和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效劳,在除贷款以外的效劳上狠下功夫,同样可以赢得企业和客户。 5、适当改变当前贷款发放考核机制和经营管理理念,消除“畏贷〞和“惧贷〞思想,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一是金融机构要适应当前金融工作的形势和变化,改变存款兴行的策略,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水平和占比,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要改变当前贷款的发放考核机制,不要片面强调或过于追求贷款“零风险〞,加强对信贷人员思想道德修养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贷款责权利相均衡,从而消除“畏贷〞和“惧贷〞思想,提高贷款发放的积极性。三是立足当地经济开展实际,深入评估经济开展工程的可行性与效益性,大力支持有效益、有市场的中小企业开展,有力支持当地经济的开展。 6、合理引导民间借贷,使民间借贷成为银行信贷的补充,不断丰富融资渠道。一是要通过立法,进一步标准民间借贷行为及民间借贷的利率,使民间借贷行为有法可依。二是要做好民间借贷的疏导工作,合理引导民间借贷的资金投向,使民间借贷成为银行信贷的补充。三是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通过监督管理,躲避存在问题,标准操作行为,消除风险隐患。 7、优化信用环境,为银行信贷资金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一是由政府牵头,成立信用环境治理组织,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引导借款人增强信用观念。二是政府要高度重视银行信贷资金平安,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充分调动公、检、法等有关部门的力量,通过行政、法律途径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为银行增加信贷投入吃下“定心丸〞。三是政府要尽快建立信用担保机制,由政府牵头,积极组织地方财政、贷款人共同出资组建政府性质的担保机构,解决辖区贷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消除银行信贷投入的后顾之忧。 经济欠兴旺地区新增存贷差问题的调研报告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