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46379

大小:44.07KB

页数:3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管理体制 机制 创新 调研 报告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调研报告 经过18年的快速开展,通过持续不断地调整结构、坚持不懈地改善环境,与时俱进地创新体制,积极而艰难地拓展空间,新站区建设开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新站区在xx市工业立市战略指引下,抢抓全球fpd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加速向大陆转移的重大机遇,成功引进京东方六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蓝光led产业化、海润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彩虹光伏玻璃等工程,在全国率先打造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平板显示为代表的泛半导体产业格局。202322年1-11月份,新站区工业投资完成135.27亿元,同比增长217%,工业性投资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已经成为xx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xx市的经济开展做出重要的奉献。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加快安徽奋力崛起的自身需求,202322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把合肥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列为皖江城市带高技术产业基地(集群)建设重点之首。202322年9月,XX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将xx市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开展、宜居宜业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奋斗目标,xx市委、市政府随即确定将区划调整后辖区面积达204.73平方公里的新站区建设成为xx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新站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开展机遇和荣耀而艰巨的挑战。规划建设好安徽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打造国家级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对于提升xx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发挥“合肥核〞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合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合肥由大城市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区域开展扩容、社会事务大量增加,开展定位由单一经济性工业区向综合性城市形态转变,原有的管理体制、机制已经不再适应新站区经济社会的开展。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对新站区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再一次的创新,使其既保持原来的体制机制优势,又符合当前所面临的开展状况,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对新站区的管理体制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新站区管理体制机制的现状 一、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沿革与开展 (一)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开展历程 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起始于合肥新火车站重点工程建设,其前身是合肥新火车站工程建设区。合肥新客站早在1978年就纳入xx市总体规划中,1982年国务院批准了xx市的总体规划。1989年2023月2023日,铁道部下达关于变更合肥站址方案的批复,批准在现用老站沿胜利路向北1.8公里处建合肥新火车站。1992年,省、市开始启动建设合肥新火车站。xx市委、市政府组建一班人马,划征一块土地,赋予优惠政策,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以地生财,综合开发,增值回收,滚动开展,以自筹资金为主建设国家重点工程。1992年,合肥新火车站工程建设指挥部(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前身)正式成立。1995年4月XX省政府批准设立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面积2023平方公里,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1996年2月,国家建设部批准将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 新站区开展之初,坚持“以地生财、滚动开展〞策略,重点开展以房地产业和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1997年底新火车站建成通车,新站区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沿站前路、一环路、胜利路和站西路构筑出“井〞字形的商业框架布局。1998年,新站区内建成安徽大市场等专业各类市场8家,形成以“三线〞带“三区〞的商贸格局:即在胜利路北线段建设和完善站前商品零售效劳区;沿一环线两侧大力开展各类中型专业批发市场,集中形成专业批发市场区;在铜陵路及二环路沿线开展综合性批发市场及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区。2022年,新站区继续“商贸兴区〞战略,明确树立“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开展大商贸〞的指导思想,以专业市场为特色,通过引进、合作、自主开发等方式构筑起现代化商贸区的支撑体系。香港地区的信地置业、元一集团和宝文置业等一批实力雄厚的经济实体相继驻区投资建设。同年,胜利广场建成。 2022年3月,xx区七里塘镇(现为七里塘街道)划归新站区托管,辖区面积增至34平方公里。2022年,新站区开展“二次创业〞,全面实施“一个转移,两个转变〞战略,全区的工作重心“由站南的建成区向站北的建设区转移,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由房地产业为主向以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转变,财政收入由土地收益为主向工商税收为主转变〞。确立了“物流立区、商贸兴区、工业强区〞三大战略,以专业市场为主格局的“商圈经济〞业已成为试验区的品牌和特色。先后打造了xx市“商圈经济〞开展的“三大之最〞,即:安徽第一家“shopmall〞——元一时代广场、安徽服饰第一街——站前路轻纺服装专业市场、xx市第一家按五星标准设计建造的大酒店——合肥元一希尔顿大酒店。集聚了世界500强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业巨头。同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乐凯工业园、安徽宝业住宅产业化、普尔德医疗用品等新材料制造产业和尊贵电器、欧力电器等家电产业为牵引,重点打造现代家电业和新型材料业两大产业。 为进一步拓展开展空间,2023年11月新站区与xx县签订合作开展协议,xx县南部六个村居约27平方公里交由新站区托管开发。202322年2023月,新站区与xx县再次修订协议,合作范围由原来约27平方公里增至约57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新站区抢抓全球fpd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加速向大陆转移的重大机遇,202322年4月13日,总投资175亿元的合肥京东方六代线工程正式落户新站区并开工建设,标志着新站区在工业开展道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站区明确“大工程―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开展思路,制定了四步走的开展规划,提出了“三个打造〞目标:打造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打造国家级开发区,打造xx市最强综合功能XX县区。截止202322年12月,基地已先后引进了京东方六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蓝光led产业化、海润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彩虹光伏玻璃,以及包括世界500强法液空、住友化学等在内的众多配套工程,一个以培育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 202322年2023月,xx市进行区划调整,将新站区长淮街道、方庙街道划归xx区管理,将xx区磨店乡、瑶海工业园划归新站区托管,将xx县三十头镇及xx县众兴乡沿河村等4个村以合作开发的形式交由新站区托管。目前,新站区辖区面积由成立之初的2023平方公里迅猛增加到204.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2万人。 (二)新站区开展现状 1、经济稳步增长 (1)“十一五〞期间试验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5.32亿元,占全市的2.36%,202322年预计实现97.75亿元,占全市的3.97%。 “十一五〞期间新站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年图示 (2)工业投资和工业经济奉献率跨越式增长,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大幅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202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55.17亿元,其中工业性投资24.96亿元,分别占全市的6.69%和12.91%。202322年力争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其中工业性投资226.8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2.2023%和23.63%。02023年1-11月份,新站区工业投资完成135.27亿元,同比增长217%,工业性投资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十一五〞期间新站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年图示 “十一五〞期间新站区工业性投资分年图示 (3)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6亿元,分别占全市的2.14%和1.74%,202322年预计分别可到达178亿元和41.45亿元,预计分别占全市的5.2%和3.39%。 “十一五〞期间新站区工业总产值分年图示 2、产业开展实现大跨越 “十一五〞期间,围绕“工业立市〞开展战略,新站区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施“新型工业、现代商贸及效劳业〞双轮驱动,积极打造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狠抓“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了总投资175亿元的京东方六代线、总投资20亿元的鑫昊pdp、总投资20230亿元的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总投资约90亿元的蓝光led产业化、总投资80亿元的海润光伏电池、总投资28亿元的彩虹光伏玻璃等重大工程,以及住化化学品及回收、法液空大宗气体、葳迩敏smt及衬板清洗、明韩电子smt、鑫铭电子smt、京东方茶谷背光源、京东方半导体金属零配件加工、冠鸿光电背光模组、翰博高新光学膜裁切京达物流配送等配套工程,总投资约15亿元。tft-lcd用光学级聚酯薄膜:合肥乐凯产业园一期于20o8年12月份正式投产,二期工程主要生产与平板显示器配套的扩散膜以及相关的高档光学级涂层薄膜产品,于202322年7月正式投产。新站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以新型平板显示为代表的泛半导体产业已成为试验区新的支柱产业,园区新型工业的布局和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根底设施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新站区“大建设〞成效显著,根底设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站南商圈已经成型,建设品位逐步提升,站北城市路网相继建成和开工,一批环保设施、园林景观和道路景观陆续建成,园区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截止202322年上半年,全区实际完成新建道路48.6公里,改造道路9.2公里,带状公园9.6万平方米,桥梁7座,新增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道路交通设施、路灯、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配套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实际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2.52亿元;完成房建工程共6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17亿元。其中新建兴华苑、兴海苑等拆迁恢复楼7个小区,建筑面积共计约61.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5.85亿元;新铺设污水管网17.732公里,埋设2023kv—35kv电力排管25.5公里,建成12023kv变电所5个,建成2023kv开闭所8个,总投资约61.67亿元人民币。目前正在筹建一座3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220kv变电所2个、12023kv变电所1个。 4、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事业:全区有小学18所,中学2所,9年一贯制学校2所,幼儿园34所。职业教育初步形成规模,全区各类职业教育学校17所,在校学生约8.5万人。卫生事业:截至202322年,区财政共投入783.3万元,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4家,床位692余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60多名,新建社区卫生效劳中心3家,社区卫生效劳站5家。并成功引进投资8亿元的安徽医科大学xx区工程和总投资约20亿元的安徽中医学院新校区工程。文化体育事业:多个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和文化设施建成,全区性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将近20230项次,直接参加人数5万人次。人口与方案生育工作: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9.8%以上,人口出生率保持在202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8.5‰以内。民政司法工作:新站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连续5年被市双拥办评为“双拥合格单位〞称号,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65人,转业士官30人。低保标准不断提高,累计享受城市低保对象239902人次,低保金累计支出37595215元。 (三)新站区的开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1、新站区的开展优势 (1)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202322年4月13日,中国首条6代tft-lcd生产线———京东方6代线在新站区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的建成投产将缓解中国液晶电视面板的短缺、对平板显示产业链的国产化配套起到积极的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