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正确区别请示与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46242

大小:27.28KB

页数:1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正确 区别 请示 报告
正确区别请示与报告 在上下级机关工作交流中,我们经常使用请示或报告这两种公文,但实践中,个别单位也出现请示、报告区分不清、使用不当的现象,现简单交流一下体会。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还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请示〞和“报告〞都被列为两种不同的公文文种,也都属于下级机关报送上级机关的“上行文〞。而我们常说的“汇报〞、“建议〞,可用于口头或用于非公文性的文字材料。“汇报〞、“建议〞以及“方法〞、“方案〞都不是正式的公文文种,“请示报告〞连在一起那么是明显的错误。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文件。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请求指示型,即对有关事项的安排,有不同思路或不同方案,请上级决定。二是请求批准型,即请求批准办某具体事项。这种情况在邮政企业较为常见,如在人、财、物等问题上需要上级帮助解决。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件。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情况性报告,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让其了解。二是答复性报告,即答复上级询问或交办的事项。三是呈送性报告,即向上级报送资料、物件,一般被呈送件为附件,多用于财务报表上报等。 要区分“请示〞与“报告〞,其实很容易,主要看几下几点: 一是行文时间。“请示〞是事情尚未处理,是在“事前〞上报的公文,一旦事情已处理,那么不适用“请示〞,否那么属于“先斩后奏〞了。“报告〞那么是事情已经发生或处理,即是“事后〞的行文。 二是上级处理方式不同。“请示〞是希望上级答复的,上级也应该进行“批复〞(或以“函〞回复),或指示分管部门以“函〞的来答复,即有请必复。“报告〞上报以后,上级知悉即可,不存在“批复〞(少数带有普遍性、指导性的重要报告,如有必要,上级部门可用“通知〞批转其他单位知悉)。 三是写法不同。“请示〞要求“一事一请〞,不相关的事不同混在一起请示。而且目的要清晰、用词要严谨、数字要准确。“报告〞的语言表达较为自由,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不能带有请示的事项。但无论是哪一种公文,都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格性、鲜明性和简练性。特别是在结束语上,有规格性要求。如“请示〞的结束语多为“当否,请指示〞、“可否,请批示〞等常用短句,而“报告〞那么可自然结束,或用“特此报告〞作为结束语。 一管之见,供大家参考。 第二篇:对报告和请示的正确使用对报告和请示的正确使用 首先,是文种不同。报告只能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得失,反映重要情况,提出建议性意见等方面;请示是只有当需要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请求批准事项时使用。二者“职责〞清楚,相互间不能替代,也不能混用。报告中不应带有请示事项,请示中也无须报告工作或长篇累犊地介绍情况。如果无视这种根本区别,认为请示可以汇报工作,报告中也可以请示问题;或者用“请示报告〞代替一切,显然是不符合处理方法有关规定的,因而也是不标准的。不标准就会阻碍收文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影响公文的运转效率,甚至贻误工作。据材料记载,某乡政府给区领导机关去文,标题拟为xx乡关于当前植树造林工作的请示报告,文中既汇报了造林工作情况,又请示领导帮助解决万株杉苗。一文两用,名副其实的请示加报告。结果公文上达之后,久无批复回文。几经派人去区里查询,才在一堆汇报材料中找到。原来区里是把它当作工作报告,无须批复,故无回文。究其原因,主要在公文文种使用不当。 其次,行文时间有区别。请示公文由于是“请求上级机关批示、批准〞,因此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不允许未经上级批示或批准,就擅自做出处理或决定。否那么,即属越权行为,处理或决定的事项就属无效。比方某机关单位因工作需要,打算购置一台复印机。必须事前行文,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得到批准前方可购置;未经批准,即便自己有钱也不行。报告那么有所不同,它可以事前行文—就未来工作的开展向上级领导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也可以事中行文—重大工程建设或重要工作进行当中的例行报告;还可以事后行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机关工作,反映某方面重要情况等。总之,报告不请示那样必事前行文。 其三,行文的动因、目的、结果不同。虽然二者的行文对象都是上级领导机关,但请示是主动行文。它是下级机关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了本身无力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上级领导给予支持和帮助,主动请求上级机关做出指示或给予批准。而且,一旦请求公文上达之后,上级机关总要相应地作出批复。不管是批准,还是不批准,有请示就要有批复,批复和请示二者紧密相连。可以说,没有请示也就没有批复这一文种。报告那么不然。它可以主动行文,主动向上级领导反映重要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意见;也可以被动行文,应上级所问报告一些有关问题或汇报工作的开展情况。尤其是报告上达之后,导机关可以做出表示,也可以不作表示,此时它只作为一种信息、情况提供给上级领导,以为领导将来的决策效劳。这与请示上达之后必有批复明显不同。 其四,就内容要求而言,请示标准较多。处理方法屡次对其做出规定。例如第三章第八条六款:“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所以如此,因为请示请求上级对某个问题做出批示、批准,希望上级机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多头主送,容易造成责任不明,出现无人过问的局面;只写一个主送机关,批复回文的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在独家头上。报告那么因为行文目的不同,尽管一般也不宜多头主送,但有的就不必一定如此。像受双(多)重上级机关领导的单位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可同时主送几家上级领导机关。又如第四章第十六条规定:“请示的公文一般应一文一事〞。这说明,坚持一文一事是请示写作的一个重要原那么。不要问题集中了一大堆,搞一揽子买卖,作一次性“处理〞。如果一份请示集中许多问题,上级机关接文后,是全部批准呢,还是全部不批准,还是分别做出回文。显然无所适从。而报告就没有这类标准,它可以一事一报,专题性的,像某些重要的情况报告;也可以是综合性的,有成绩、有问题、有建议,比方一次时间跨度较大的工作完成之后的总结性报告,等等。 综上所述,报告和请示作为一类公文的两个文种,尽管它们之间有一些相通之处—这是构成同类的根底和前提。但是,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异更为显著。正是由于这种本质差异,决定了它们成为各自独立的两种公文,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职责,标准着各不相同的使用范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不注意这种质的区别,无视处理方法对此所作的明确规定,就很容易将二者混为一谈。可以说,这是报告和请示使用混乱的最主要原因。文种是公文标题中的最主要内容,也是公文的眼睛和窗口。因此,文种的选择和使用是公文写作中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为了改变当前公文写作中文种使用混乱的状况,提高公文的办事效率,发挥公文应有的职能作用;为了使公文写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正确使用报告和请示两个文种,就成为十分有意义的事。在这一点上,只要大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切实遵照处理方法中的有关规定,就可轻易解决问题。 第三篇:报告与请示公文的根本常识 (整理:谷士禄) 第四课报告与请示 第一节报告 一、文体特征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时使用的一个文种。 报告与请示同属一个行文方向——上行文。虽然行文方向相同,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中又把它们划作一类,但两者之间却有着严格的区别。 1.对上级要求不同,报告不要求上级批复,请示那么要求上级批复; 2.行文的时候不同,报告是事中或事后行文,而请示是事前行文; 3.文中性质不同,报告属陈述性的上行文,而请示属请求性上行文; 4.结尾用语不同,报告的结尾一般用“专此报告〞“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等词语。有的干脆报告事项完了,全文即结束。也就是说报告对上级没有明确肯定的回复性要求。请示结尾一般用妥否、可否,请批示,对上级要求十分肯定。 二、报告分类 报告根据行文原因与目的,可分为六类。 1.情况报告; 2.工作报告; 3.建议报告; 4.回复报告; 5.检讨报告; 6.送文送物报告。在报告文种中,工作报告使用最多。在工作报告中,按涉及到的内容又分为专题报告和综合报告。 专题报告。需要汇报的内容是某一专项工作情况的。 综合报告。需要汇报的内容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的全部工作情况的。 三、报告的写法 (一)报告写作通用规那么 报告写作通用规那么,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段式〞。“三段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内容可以表现为多变的形态: 1.情况--做法--问题(意见); 2.情况(做法)--问题--今后意见; 3.情况--问题--今后意见; 4.情况--原因(责任)--下步做法; 5.情况--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6.情况--问题--建议 报告“三段式〞的根本写法,可以提高撰文效率,眉目清楚。“三段式〞只是根本写法,并不是必须的硬性规定,也可以写成“两段式〞,如情况--意见,情况--建议。 (二)注重实效,情况真实 注重实效,指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必须及时、迅速,不能拖沓。报告有两个作用:一是承担着向上级反映信息;二是承担着对上级决策反响的作用(包括执行情况、决策的科学性)。可见,报告是决策的根底之一,报告对决策担负着“桥梁〞“纽带〞作用。不注重实效性,就很可能影响决策的及时性;不注重真实性很可能影响决策的科学性。 (三)语言要简洁,篇幅要短小 报告的篇幅一定要短。要做到即短又说明问题,就要提高运用概述和突出重点的能力。毛泽东同志指出:“报告文字每次202300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2022字。一次不能写完问题时,或一次着重写几个问题,对其余问题那么不着重写,只略带几笔;另一次那么着重写其余问题,而对上次着重写过的只略带几笔。综合报告内容要扼要,文字要简练,要指出问题或争议之所在。〞(毛泽东选集)第4卷) 四、各类报告的特点 (一)情况报告。重点是情况反映。特点一是一切尽量用事实,特别是用数字来表达;二是要直来直去,平铺直叙;三是边明理边明事寓理与事实之中;四是在占有大量事实的根底上,通过分析概括提炼出简单明了的看法。 注意点。○1情况报告的根本是情况一定要真实、准确。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对事实既不能夸大又不能缩小,既要报喜也要报忧,不粉饰,不掩盖。○2反映情况可以谈看法,但不要超出自我工作权限,所谈的看法、意见,是不需要上级审批的。否那么就不是报告了,应该写请示了。 (二)专题报告(工作报告)类同于情况报告,只是报告的内容是专题,比情况报告范围窄。 (三)建议报告,既是建议又是报告。建议报告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要求上级确认、批转。 前面讲过,报告不能要求上级批复,只有请示才能要求上级批复,那么请记住,建议性报告例外。为什么。因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和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都明确规定了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用报告。 根据建议报告的特点,此种报告的写作应当是以分析提出问题,列出具体要求,拿出意见、方法为主。因此,此类报告在写作上通常表现为“情况〞(问题)--“建议〞(意见)。但在文字详略上,前者要精,后者要细。结尾与其他报告也不同,可以用惯用的结语,如: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部门贯彻执行。 (四)回复报告,特点是恢复上级领导同志询问情况的报告。写回复报告,必须和询问内容紧密衔接,答复所问,要防止所问非所答。 (五)检讨报告。肯定是单位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