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地理
信息产业
发展
调研
报告
地理信息产业开展调研报告
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23]9号)要求以及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业务化开展是按照测绘地理信息“十三五〞规划要求,形成测绘地理信息“5+1〞效劳格局,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工作。不断拓展深化地理国情监测应用,建立起稳定的应用平台和顺畅的应用机制是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业务化开展的关键和前提。为此并根据局机关2023年调研方案安排,由局相关司室和单位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历时1年,对各地“十三五〞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业务化开展思路进行了调研,对有关问题组织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关情况如下:
一工作情况
2023年,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行将结束之际,为探索地理国情监测应用的技术、方法和机制,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大规模应用做些准备,我局组织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效劳于自然生态空间监测的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该项工作于2023年8月结题后,我局又组织有关单位对该课题形成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根底上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
第一,深化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的与国家开展改革委的合作关系,相继与浙江、福建、湖北、广西、贵州等省(区)签署相关协议,推进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和市县经济社会开展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中的应用。2023年11月,联合国家开展改革委赴浙江开化、福建永春等地了解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第二,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十三五〞规划工作,对22个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十三五〞地理国情监测开展思路进行了梳理,找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三,就地理国情监测应用机制建设等有关问题组织专家开展研究,形成相关研究报告。分别于2023年6月、9月召开专家研讨会,听取了浙江、山东、北京、上海、福建、甘肃、青海等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以及局部局属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二主要认识
1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主要思路
从各地测绘地理信息“十三五〞规划来看,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业务化开展的主要思路有如下两点:
1、普遍重视地理国情监测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开展战略的“融合〞
主要包括:第一,重点效劳于“战略〞。其中,效劳领域主要有:
为本地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经济社会开展战略提供效劳;为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地区开展条件的经济社会开展战略效劳;为本地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管理决策工作提供效劳。效劳内容主要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资源环境及生态调查评价;自然资源环境审计及责任追究;城市、农业、生态等空间开发利用监测评价及管控等。附表1为对局部省(区、市)的情况汇总。据统计,有7个省级规划将效劳“多规合一〞作为地理国情监测的重点领域,有4个省级规划提出要加强“生态红线监测〞。广西、海南、浙江、吉林、河北五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审计部门签署了合作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协议。有2023个省级规划提出要加强“国土空间变化监测〞。
第二,以“融合〞为效劳方式。所谓“融合〞,是一种效劳方式,指效劳方与被效劳方在效劳与被效劳的过程中逐步融为一体,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统一体。与“融合〞效劳相对应的方式是“保障〞效劳,其是指效劳方仅仅提供一种保障给被效劳方,两者保持相对独立,在开展过程中互不影响、互不干预。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地理国情监测作为效劳方容易在效劳过程中与作为被效劳方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形成统一体,形成“融合式〞的效劳,其一般不具备产品效劳的概念;而根底测绘通过标准化产品为经济社会各领域提供保障效劳,“标准化产品〞是保障方(根底测绘业务)和被保障方(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联系的纽带。地理国情监测是兼有融合式和保障式特点的效劳,而融合式效劳将是主要的方式。
当前,市县“多规合一〞和空间性规划的编制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融合〞效劳领域。据了解,XX省开化市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较早,也较为成功。在制作完成统一的空间规划底图之后,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根底,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两类根底性评价,在此根底上确定开发强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性根本农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以及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等“三区三线〞,制定综合空间管控原那么,通过有机整合各类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最终到达编制一本规划、绘制一张蓝图、建设一个平台、制定一套技术规程、创新一套体制机制的目标。这一过程中,地理国情监测效劳完全“融入〞各个工作环节,与空间规划工作本身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细究其作用,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为规划工作提供工作底图,以便在一张图上叠加融合各类、各专业、各行业规划的空间信息;二是为城镇开展、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三类空间划分提供分析评价效劳;三是为准确确定各类空间边界开展专题测绘;四是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支持信息共享和规划衔接协调。通过提供这些效劳,促使测绘基准、根底地理信息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成为各类空间规划的空间定位依据,并进而形成统一的空间体系,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统一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提供了必备条件。
2023年,国家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通知(国测规发[2023]7号)。其中明确将地理国情监测分为根底性地理国情监测和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两种类型。据了解,大局部地区已经普遍接受这一分类,并据此部署本地区“十三五〞工作。在被调查的22个省(区、市)中,有14个省级规划中明确了“根底性监测与专题性监测〞,8个省级规划对此没有明确。另外,XX省除明确提出根底性和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外,还提出第三类地理国情监测类型,即预警性地理国情监测。另外,各地还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表达本地区开展特色的区域性监测,如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生态环境监测、青海湖湿地监测等。
2、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建设引起高度重视
被调查的22个省(区、市)中,有8个省提出要建立部门间协作机制,有12个省提出建立成果审核发布机制。云南、河南、河北、江西4省提出要探索建立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年度投资方案管理的措施。特别是,XX省地理国情监测“十三五〞规划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地理国情监测规划,已由XX省人民政府同意印发实施,每年财政投入约6000万。附表2为对局部省(区、市)的情况汇总。2专家观点
在整理分析各省情况根底上,对有关专家的一些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获得如下认识。
1、应用是核心
专家们认为,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业务化建设有两项工作重点,一是业务建设,重点要解决“干什么〞的问题;二是业务保障制度建设,重点要解决制度保障问题。一般来讲,确定某一次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或者任务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使这“一次性〞变为“屡次性〞,也就是要促使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常态化,需要寻找并确立其支撑点。实践证明,这一支撑点就是要树立“应用是核心〞的观念,并加紧建立常态化的应用机制。其中的关键点有二:一是要制度化地获取应用需求。所谓“制度化〞是指要对地理国情监测需求分析做出制度性安排,以保证需求的连续和稳定。地理国情监测是一种应用型的测绘地理信息效劳,应用需求是其生命。来自于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应用又是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动态改变的。但是,作为一种稳定的业务需求又必须是相对稳定的。如何将这种动态的、变化的需求进行标准化,满足业务建设“相对稳定〞的需求就成为关系该项业务能否可持续的关键。因此,建立需求获得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二是要搭建稳定的应用舞台。重点是要明确地理国情监测的应重点领域。早在202223年我局在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开展战略研究中提出地理国情监测设想之时,地理国情监测就被明确为战略提供效劳。因此,我局对地理国情监测的业务定位应当是:
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地信部门践行“效劳大局、效劳社会、效劳民生〞三效劳宗旨中效劳大局的业务,承担着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融合式效劳的神圣职责。
从当前来看,参与资源环境及生态调查评价、承担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管制技术支撑职责,为“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区域协调开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等提供效劳应当是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应用的主要平台。三是要持续保持效劳的权威性。权威性一方面来自于质量,对地理国情监测效劳的质量做出保证是永远正确的话题。除此而外,鉴于地理国情监测属于政府公共效劳范畴,其“权威性〞还来自于其程序的合法性——也就是应当尽可能通过履行相应的行政程序来维持地理国情监测的权威性。调查后认为,对于根底性地理国情监测而言,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对于维持其权威性更显重要。
2、机制是关键
制度化地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应用是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业务化开展的关键环节。建立地理国情监测应用机制,是制度化推动地理国情监测应用的保障。专家认为,地理国情监测应用机制建设重点是需求获取机制,在稳定获取来自于经济社会开展各领域的应用需求的同时,形成地理国情监测业务与国情研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国土空间开发监测管理等业务的良好的互动关系。
为此,首先需要明确地理国情监测这一工作的性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地理国情是根本国情。应当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挖掘国发[2023]9号文件、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对“地理国情是根本国情〞这一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并用以指导地理国情监测应用机制的设计和建设。例如,我们都知道,中学地理、历史等教科书中的所采用的各类指标应当是根本国情。根据这一论断,其指标取值应当出自对周期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根本统计分析。当然,这也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权威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谓“权威性〞,前文已述及,主要是指技术上的可靠性和行政程序上的合法性。——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工作。它有很完整的工艺流程,有严格的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有稳定的队伍支撑,且具备标准化、标准化、高精度的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业务工作。其任务直接来源于各政府部门,成果直接效劳于政府部门,效果由各级政府部门进行评价。
——地理国情监测是国情研究工作。主要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图语言,研究各类自然经济要素和开发活动的位置及其变化规律。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的对象有两类,第一个是经济社会要素,第二个是各类开发活动。
根据上述四条对地理国情监测性质的规定,建立如下五种应用机制,并以此制度化推动应用是可行的。
机制一。将根底性地理国情监测打造成维护我国根本国情权威性的重要工作。
当前,我局确定根底性地理国情监测主要任务是“维护更新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这完全没有表达出根底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应用价值,与提出地理国情监测这一命题的初衷相悖。应当在此根底上再往前走一步,具体如下:
——进一步理解和挖掘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以及国发[2023]9号文关于“地理国情是根本国情的重要组成局部〞这一命题的深刻内涵,建立起“根底性地理国情监测〞和“根本国情〞之间的关系(以下用“根本地理国情〞这一术语表述这一关系)。根据有关研究,根本地理国情至少应当包括两类:一是与我国国家核心利益和根本国策(涉及政治、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二是与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对外交流、教育科研等对社会公众有影响的活动中与地理空间相关的根底信息数据。
——在深入研究的根底上,研究编制“根本地理国情指标目录〞,并定期修订,将根本地理国情纳入目录进行管理。“根本地理国情指标目录〞是确定根底性地理国情监测根本统计工作内容的主要依据。
——定期开展根底性地理国情监测,在更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的同时,通过根本统计工作,获取并更新根本地理国情数据。
——将根本地理国情数据纳入我局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发布机制进行统一管理,标准审核与发布程序,形成政府发布成果,并及时通过公报等形式对社会公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