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厦门
合一
先进
经验
考察报告
赴厦门“多规合一〞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
为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3-2023年及陈树隆副省长在全省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暨城镇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讲话要求,强化我市城建工作中的规划引领作用,推进国民经济社会和社会开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等“多规协调〞工作顺利进行,11月14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带着局部市政府、市规划局领导组成调研组,专程赴XX省xx市进行“多规合一〞工作调研考察,我局杭星局长陪同调研,现将根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多规合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城市统筹开展的方法和平台。“多规合一〞工作实际上不是一项传统意义的规划,而是一个统筹协调的过程,目的在于解决空间规划冲突、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等现实矛盾,提升建设工程审批效率,推进依法管理与公众参与。
2023年3月,xx市委市政府广泛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市情,率全省之首,开展“多规合一〞工作,成立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为组长,市领导刘可清、林国耀等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国土、发改三部门为牵头单位开展“多规合一〞编制工作。通过半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统领,协调历史积累的海量矛盾,保护生态、保障民生,划定边界,目前已完成“一张蓝图〞编制,构筑了“一个平台〞,推行审批“一张表格〞,并正在完善与之配套“运行机制〞。2023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xx市为28个试点城市之一。
二、主要做法
xx市“多规合一〞工作通过半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一张蓝图、一个信息平台、一张表格、一套运行机制〞的“四个一〞成果。
(一)战略引领,顶层设计
xx市“多规合一〞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引领,各规划均需符合战略规划。美丽厦门战略规划通过科学、民主、依法的决策形式,确定了厦门山、水、城的关系,符合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求,提出了城市开展愿景:以建设两个百年愿景为引领,提出“五个城市〞定位和目标、“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三大城市开展战略,构建“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保育优美的山海通廊和蜿蜒的海岸线。美丽厦门战略规划高于所有规划,战略规划确定的厦门城市空间开展战略统一了思想,奠定了“多规〞的根底。“多规合一〞就是“战略〞的具体化,是全市的一张蓝图。
(二)底线控制,划定边界
按照“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开展要求,xx市划定生态控制线、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海域及滩涂控制线图等三条控制线,并将“多规〞所涉及的用地边界、空间信息、建设工程参数等多元化的信息融合统一到一张图上。
一是突出底线思维,明确建设与保护空间,重点协调环保、林业、水利、规划、国土等部门的生态控制线,重叠局部从严管控,解决以往因控制线不明确导致的建设工程侵占生态空间的问题,形成了全市统一的生态管控边界。xx市“多规合一〞划定生态控制区范围面积981平方公里(其中,根本农田20233平方公里、林地682平方公里、水源保护区75平方公里、其他21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7.6%,超出环保局按照环保部要求划定的生态红线范围3倍多,促进了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划定64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明确城市潜在增长空间,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划定73平方公里,按照“禁止高污染、放开无污染、一般产业集中入园〞的布局原那么,统筹布局产业集聚区,引导工业进园集聚开展,促进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划定567平方公里,通过合理布局厦深、福厦、鹰厦、京福厦铁路以及机场、火车站、港口枢纽等对外交通系统,“两环八射〞快速路系统、“双核放射,环湾联络〞轨道系统等内部交通系统,以及变电站电厂及高压走廊、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邻避性市政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厦门建成区的综合承载力,促进了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三是划定海域及滩涂78平方公里,保护优美海岸线,塑造厦门独特的“海湾之城〞特色。
(三)资源整合,调整图斑
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为导向,突出资源整合,在建设用地区内摸清全市“三规〞差异,并制定差异图斑处理原那么与措施,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两规〞之间差异逐一处理。通过摸家底,xx市“两规〞一致图斑面积529平方公里,占土规建设用地规模的90%;“两规〞差异图斑12.38万个,涉及面积32023.2023平方公里,约5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直接使用,年度建设工程落地难。其中,城规超过土规用地图斑2023.81万块,面积251.35平方公里;土规超过城规用地图斑1.57万块,面积55.72平方公里。在此根底上,本着“应调尽调、减少失误,注重实效、合理调入〞的原那么,按照城市空间布局规划(远景)建设用地780平方公里,土地利用规划(2023年)建设用地585平方公里,科学调整建设用地数量及规模,确定建设64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作为城市终极规模,形成“两规〞一致的建设空间。
(四)梳理工程,保障民生
对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依据建设工程排序,布局建设用地。xx市对“十二五〞建设工程需求进行梳理,根据工程类别,按公益性根底设施、民生和产业工程顺序综合考虑,共梳理全市重大工程548项,其中社会事业180余项、根底设施工程200余项,优先保障民生开展和根底设施工程落地。领导小组和各部门以协调会的形式,明确原“两规〞落实规模,以及“多规合一〞补充落实规模,民生工程建设用地需求得到保障。
(五)盘活存量,优化配置
xx市按照生态控制线管控要求,调出位于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已收储农转用和国有建设用地,安排腾挪给民生开展和根底设施建设工程,如厦门新机场用地。梳理批而未供用地,将存量用地与建设工程、建设片区相匹配,纳入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制定相关措施加以供地。
(六)搭建平台,联动共享
xx市为加强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与更新,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信息共享和管理平台,平台的应用基于效劳的soa系统架构,平台依托市政务网络和效劳总线接入各区和各委办局,实现与规划、发改、国土、环保、海洋、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农业等部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协同管理。信息平台实行统一的全市坐标体系和数据标准,保障空间资源共享;实行统一系统接口标准,支持各单位业务系统与平台的新型交换;并依托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队伍,负责平台的建设和实施。在一张图根底上,xx市依托业务协同平台,一方面实现部门空间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开展工程生成和审批的业务协同作用,支持流程再造,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七)完善机制,简化审批
xx市依托“一张图〞和“一个平台〞启动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一表式〞受理审批。厦门将工程审批全流程分为五个阶段,目前在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已经形成了“一表式〞审批模式,未来逐步向工可及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等阶段深入推进。
一是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厦门依托业务协同平台,实现窗口统一收件,各审批部门网上并联协同审批,审批信息实时共享,实现了审批时限的大幅压缩,即从工程立项申请到用地规划许可证阶段累计从53个工作日压缩到2023个工作日。
二是审批理念转变,受理部门“一站式〞。xx市从业主角度出发,转变效劳理念,从“被动审批〞转变为“主动推送〞,从“1对n〞转变为“1对1〞,申请人只需将受理材料提交到市政务中心窗口,由窗口负责将材料提交到“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各部门在平台上接收申请材料,实时联动审批,审批后由窗口将审批结果送达至申请人。
三是报审模式简化,审批材料大大减少。xx市通过梳理各部门审批必备材料,消减了重复和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大幅精简,以财政投融资工程为例,用地许可阶段申报材料由25项减少至6项。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审批。
(八)运用成果,推动立法
xx市探索建立了一套保障“多规合一〞工作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完善一系列运行机制,提供政策支撑和标准指引,另一方面完善工程生成机制,为“一张表〞审批提速创造条件。
一是建立法律保障机制。积极推进规划控制线立法,将“多规合一〞划定的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等控制线纳入地方立法,形成条例;以政府规章形式明确“多规合一〞控制线管理主体、管控规那么、修改条件和程序,标准和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完善相关配套机制。积极推进规划编制审批方法创新,完善一张图运行机制,建立部门业务联动制度、优化建设工程审批制度、监控考核制度和动态更新维护制度。xx市规划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提出,下一步将加快“多规合一〞成果运用,逐步推动地方立法工作。
三是保障各部门协调运行的体制机制。由xx市政府牵头,规划部门及各审批部门公共构建工程生成筹划机制。方案内工程由发改部门负责全程跟踪落实,方案外新增工程按照“首接责任制〞原那么,谁牵头、谁落实。
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多规合一〞工作为契机,深化全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体制机制改革,真正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
半年多来,xx市创造性地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成为全国试点,值得我市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学习借鉴。一是生态优先,实现精明增长。xx市通过“多规合一〞,界定生态控制底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并将市域范围的海域、滩涂、湿地、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用地,落实到坐标。二是协调矛盾,形成一张蓝图。xx市“多规合一〞工作协调建设用地图斑12万块,涉及面积306平方公里,彻底解决规划“打架〞问题。三是节约集约,盘活千顷用地。xx市通过“多规合一〞,增加建设用地规模55平方公里,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开展需求。四是工程选址,优先保障民生。xx市在“一张图〞根底上初步实现民生建设工程选址一目了然,确保民生、根底设施工程落地方便快捷、科学合理。五是源头保障,审批一步到位。xx市运用“多规合一〞成果进行规划协调,开展工程选址检测和工程生成机制,从源头确保各类工程符合管控要求,为工程审批提速创造条件。六是部门联动,促进多规融合。“多规合一〞后,各相关部门在编制部门规划时,涉及用地和空间布局的,以“一张图〞为根底,可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七是阳光规划,保障廉洁行政。xx市通过信息联动平台和公众参与,实行多部门信息共享,公众监督,阳光审批,透明作业,将有效压缩寻租空间。
三、几点启示
(一)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机制,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好的规划要落到实处,xx市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同时由市政府牵头,制定政府规章密切配合执行,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建立统一的操作监控。我市应学习xx市,制定“多规合一〞推进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同时强化效能建设,从“多规合一〞层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推进城市顶层设计,宏观把握规划引导
无论是“三规合一〞,还是“多规协调〞工作,其本身不是一项传统意义的规划,而是一个统筹协调的过程,是一项改革措施、一个顶层设计。xx市“多规合一〞工作是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统领,通过市区、部门的沟通协调以及公众的积极参与,战略规划统一了思想,奠定了“多规〞的根底。因此,我市在推进“多规协调〞时,应结合滁州实际情况,加强顶层设计,以建设城市理想空间形态为目标,规划“美好新滁城〞开展蓝图。
(三)推进数字滁州建设,建设统一信息平台
“多规合一〞的开展需要基于规划、国土、测绘等部门较好的信息化根底数据,以及技术团队支撑。“多规合一〞的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充分保障。开展“多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