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网络政治沟通中我国官员政务微博分析研究
公共管理专业
网络
政治
沟通
我国
官员
政务
分析研究
公共
管理
专业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交际、电子政务等也快速流行起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网络的放大效应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足不出户就获知外界的各类信息,解放双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和参与权。
电子政务的发展、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逐渐上升,民主权利意识也逐步增强,网络政治沟通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向政府表达诉求愿望、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以及政府官员知晓民意、凝聚民力、走“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窗口。“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政治沟通形式,正在逐渐被各级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接纳、使用。而官员政务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官民进行网络政治沟通的新媒介,探究它的特点、作用及未来,对促进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实现官民之间的顺畅互动及监督机制的完善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网络政治沟通及网络政治沟通中我国官员政务微博含义、特征等的描述,探析当前网络环境中官员政务微博的发展处境及改进措施,以使当代官员和广大民众能够更好的同台共博,相互监督,共同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的高效稳定发展。
关键词:网络政治沟通;微博;官员政务微博
第1章 绪论
1.1立论依据
1.1.1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外关于网络政治沟通的研究现状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政治沟通凭借其高效性、匿名性、双向性、平等性、门槛低等特点,成为当下政府官员与广大民众之间进行政治信息传递、接收和表达的重要媒介。网络政治沟通一方面使民众能更加及时的了解和获得国家政治信息,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另一方面也成为政府官员知晓民意、凝聚民力、走“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窗口。
(1)国外关于网络政治沟通的研究现状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沟通媒介兴起后,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政治沟通方式,使学术界开始探究网络政治沟通这一新的领域。国外学者对其的研究相对较多,比如克洛兹在《网络沟通中的政治》中集中阐释了网络与政治沟通之间的关系;查德威克则重点研究了网络政治沟通这一新模式给政党、社会运动、官僚以及全球化的治理等带来的影响等等,成果众多,不一而足,从整体上看主要围绕两个方向展开:1.网络政治沟通对电子政务的作用,主要包括政府管理、民主参与以及政治互动等;2.通过网络在线政治沟通,使得政党与选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快捷便利。
国内关于网络政治沟通的研究现状
就国内来说,我国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接触网络,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学者对网络政治的关注逐渐增多,而对网络政治沟通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政治沟通展开,从知网看,最早的是淦家辉博士所写的《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他提出应依靠政治制度改革来实现我国网络政治沟通的长久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实现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的良性运作。截至目前为止,由于我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起步晚,所以研究数量有限,但总体上呈现出增多的趋势,研究方向大体上主要围绕网络政治沟通体制建设、网络政治沟通监督及网络政治沟通环境等方面展开,比如邵刚的《网络时代中国的政治沟通》(2012)、孙景珊的《网络政治沟通的兴起、路径及价值研究》(2016)、尹寒娇的《中国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研究》(2017)等,总体上概述性研究多而深入性研究少,实证研究缺乏,当然任何理论的研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国学者的辛苦努力和不懈探索。
2.关于官员政务微博的研究综述
微博最早在2006年兴起于美国,其创始网站Twitter在几年内迅速闻名于世界。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的初衷是让人们彼此能够互相沟通和共享信息。2009年自新浪微博出现在大众视野后,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网站陆续开通微博服务,代表着我国微博时代的来临。微博在现实中的蓬勃发展和巨大影响,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公民等先后开通微博,而微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政务微博的兴起,“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政治沟通形式,逐渐被各级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接纳、使用。
“2009年我国首家由政府部门开通的政务微博出现在湖南桃源县,彼时影响力尚且不足”[1]。之后到2011年我国政务微博快速增长,堪称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元年。中国学术网站关于政务微博的论文也主要集中在2011年和2012年,研究角度主要从传播学视角和政治视角方面进行。从研究内容看,传播学视角主要关注微博言论的传播与网络舆情,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如付沛沛《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传播与策略——以“11·22”四川康定地震事件中“四川发布”为例》文中以“11.22”事件为例,提出利用政务微博应对突发事件,引导网络舆情的若干建议。政治学视角的研究者主要关注互联网在推动政务公开、民众参与和官民互动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推动中国民主政治新风尚的发展。如梁丽的《政务微博助力推进政府信息深入公开探析》以及郑烨的《政务微博中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公开——信任的中介作用》等。
而国外学者对政务微博的研究,主要在微博对提高公众参与的影响。如托马斯·布莱耶在《社会媒体与公共管理》中阐述了“政务微博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和政府间、部门间的互动与合作”[2]。再加上历史上的“Twitter革命”,国外虽然没有专门研究政务微博的内涵,将其作为独立的主题,但其覆盖面广,对我们研究政务微博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1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1.1选题的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交际、电子政务等也快速流行,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以网络为新型沟通媒介的政治沟通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加之2011年“微博年”的到来,微博成为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媒体,我国各级政府官员开始陆续开通政务微博,借此来传达政治信息、了解社情民意、为民提供服务及实现官民之间的高效沟通,网络政治沟通的新形式——官员政务微博便应运而生。
我国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分别在2008年的6月和2009年的2月与网民进行了网络在线交流,开通了我国领导人通过网络与广大民众进行直面沟通的先河,“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政治沟通形式,逐渐被各级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接纳、使用。政务微博这一新型网络政治沟通媒介的出现,更加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促进了我国网络监督机制的发展。
当代政府官员如何善用、巧用政务微博,如何借助政务微博激发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知晓民意诉求,实现官民之间的高效政治沟通,不仅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声,以便更好的提升官员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使得官民之间相互理解、支持,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2.1.2选题的意义
与传统的政治沟通方式不同,网络政治沟通以其高效性、便捷性、双向性、平等性的特点,成为当下政府与广大民众之间进行政治信息传递、接收和表达的重要媒介。因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探究我国官员政务微博有以下实际意义:
通过对网络政治沟通中我国官员政务微博的运作形式、特点、功能及意义的分析,为我国官员政务微博的良性运作提供相关建议和可供参考的改进方法。
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使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在表达自己的愿望诉求时借助于不同的途径方法,政府及各级官员也是通过不同渠道来了解民意诉求、解决民众问题。互联网的出现,给官民互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政治沟通窗口——官员政务微博。“微博问政”有利于提高政府及各级官员与广大民众之间的互动效率和民主程度,有利于政治信息的及时传达、接收和反馈,从而提高政治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民众的参政热情,更好的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微博问政”的兴起,对官员们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为官民间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政治沟通渠道,迫切需要官员们变更执政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完善相关的网络政治沟通机制,使官员政务微博真正成为政府官员接收民众意见、解决民众问题、汇集民众力量的重要沟通途径;真正成为广大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监督官员政务工作的新渠道;真正成为官民互动的新窗口,提升官员的亲和力。
第2章 网络政治沟通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2.1网络政治沟通的含义
沟通,原意为挖沟使两水相通或使彼此通连、相通,政治沟通即政治信息的流通,对我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工业革命之前,人们主要借助语言、文字等来传递政治信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政治沟通理论传入中国,人们开始借助报纸、广播、电视来传递政治信息;到了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开始进入政治领域,网络政治沟通作为一种新的政治沟通形式,以其门槛低、信息负载量大、高效便捷、平等共享等特点,使得人们的社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政治沟通过程是一个单向的互动,接收者和沟通者的角色通常是固定的。沟通形式主要包括选举、信访、会议及大众传媒等,通过这些民众可以间接地了解政治系统的运作、政府的政务信息。而相较于传统的政治沟通方式而言,网络政治沟通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即沟通双方(信息的接收者和沟通者)在发送政治信息的同时也在获取信息,政治信息以网状方式蔓延,沟通主体的角色处于不断转换之中。网络凭借其在政治信息传递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获取和传递政治信息的重要媒介,网络参政议政、网络监督、网络信息共享等已成为我国官员与广大民众之间进行政治互动交流的便捷方式。
综上所述,在政治沟通的理解基础上,本文将网络政治沟通定义为掌握一定政治信息的国家机关或政府官员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借助网络这一新型的沟通平台传递、接收和处理政治信息,经过政治互动获得反馈信息,与广大民众之间进行有效的政治沟通,以实现政府官员与民众之间双赢的过程。网络政治沟通就是借助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实现政治信息的高效传达与接收,属于政治沟通的一种,特殊在它与网络这一新型的传播媒介联系在一起,使得政府官员与广大民众之间的政治沟通超越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打开了官民之间互动的新窗口。
2.2网络政治沟通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网络已成为政治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们也已逐渐适应互联网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互联网的全球性和时域性,体现着自由开放的概念,因此,网络所具有的零门槛、平等开放等特点,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网络政治沟通所应该有的独特性,具体特征如下:
平等性。网络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理念,消除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权力、地位、财富等方面对沟通的影响,也消除了地方区域和个人身份、年龄等造成的沟通障碍,任何一个普通的民众都可以就地方政治事务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网络政治沟通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创造了条件,使政治信息的沟通双方在信息的交流互动中地位平等,拥有相等的话语权,都可以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向大众发布信息。
双向性。互联网自身所具有的交互性会增强网络政治沟通双方在沟通过程中的互动性,从而使信息接收者与信息发送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双方角色处于互换之中,接收者即发布者,发布者即接收者,以实现沟通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网络政治沟通这一过程,可以实现政治信息双向流通,既可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也可以水平或垂直,构成了一个动态交互的双向过程。
高效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高效直面沟通,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使得沟通双方的交流变得更加直接、便捷,省去了中间人传话的繁琐流程,沟通更加高效透明。二是借助网络传递党政声音和政治信息,其速度接近光速,网络的放大效应和开放性,使官员和民众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和收获反馈。
开放性。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政治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任何民众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就某一政策观点发表自己的言论看法,没有了传统媒体“把关人”的束缚,政治信息一旦上了网,瞬间就会被众多网民周知并进行传播评论,这时想要遮盖或撤回就变得非常困难,充分体现了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彰显着言论自由的理念。
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