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残疾人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42906

大小:22.03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残疾人 就业 情况 调研 报告
关于市残疾人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从根本上改善生活状况的真正出路,是推进全面小康进程的重要保障。近期,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残联等有关部门组成调研组,通过听取基层情况介绍、召集局部残疾人开展座谈、走访残疾人个体创业带头人等形式,对我市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我市残疾人就业现状 目前,我市共有残疾人1.3万余人,处于就业年龄段(16-59周岁)的残疾人722023人,占全市残疾人的55.4%,其中城镇残疾人2117人,农村残疾人520230人。残疾人就业人数为3603人,就业率为49.9%,其中,城镇实际就业1753人;农村实际就业1850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1500人,其他形式就业350人。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通过多渠道培训、多方位安置、多资金扶持,积极实施残疾人就业扶贫工程,建立起了以分散按比例就业为主,集中就业与个体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格局,全市残疾人就业率逐步提高,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为残疾人安居乐业,共奔小康创造了条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稳步推进。目前,我市按照推荐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辅的原那么,以收缴促安置,稳步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据统计,全市城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中按比例就业62023人,近3年来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30万元,用于扶持和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 (二)残疾人集中就业形式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不断开辟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一是通过盲人按摩机构实现视力残疾者就业。我市盲人按摩机构目前已开展到5家,如洪来青盲人按摩诊所、徐永田盲人按摩诊所,从业盲人近30名,为盲人实现就业开辟了一条新路。二是通过设立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开展集中安置性就业。202223年,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为全市16个镇办配备残疾人专职干事17名,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也方便了为基层残疾人效劳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三)残疾人个体就业效劳工作扎实开展。通过提供政策优惠、搭建创业平台、开展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和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一是大力实施“共享阳光〞工程。全面落实上级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帮助残疾人开办小维修店、小美发店、小按摩店等投资少、见效快的经营工程。近3年来,共为20232名残疾人发放总计30余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二是通过残疾人劳动就业效劳机构搭建就业平台。2023年以来,我市劳动就业效劳机构为15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就业登记,推荐残疾人就业40余人。连续3年在助残日期间举办以“春风送暖、爱心助残〞为主题的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累计推出近400个劳动岗位,有240余名残疾人与70家用人单位达成用工意向。三是依托残疾人创业就业扶贫基地带动脱贫致富。先后建立了刘垓子九圣庙韭菜种植扶贫基地、海达就业扶贫基地、康庄獭兔养殖扶贫基地、鹏翔残疾人创业就业扶贫基地等11处具有地域特点优势、行业技术优势的扶贫基地,其中省级基地4处,xx市级基地1处,以岗位安置与临时雇工相结合、就业与辐射相结合、常年指导与季节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共安置残疾职工300余人,带动202300余户残疾人家庭实现脱贫致富。四是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就业。与xx市工业学校联合,为残疾人开设了家电维修、电气焊、计算机操作、 维修等技能培训科目;借助残疾人养殖基地,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养殖技术培训;组织聋哑残疾人参加刻瓷培训,现已刻制作品200余件;近3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40余万元,培训各类残疾人300余人次。 二、我市残疾人就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全市残疾人就业情况日益好转,受益残疾人数在不断地扩大。但是,与我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开展的要求相比,与广阔残疾人迫切的就业愿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适应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残疾人就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残疾人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面是出现企业招工难,“无人可招〞,另一面是出现一局部人找不到工作,“无活可干〞。这使本身劳动能力不强的残疾人群体在就业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二)残疾人择业观念不正确问题仍然突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摆脱不了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参与社会竞争的积极态度。 (三)残疾人就业稳定性差。残疾人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相对低弱,如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所拥有的职业技能不够过硬、择业工种受到限制等,在与健全人就业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的局面,客观上参与岗位竞争能力不强,往往只能从事一般的、单调的、不稳定的工作,且就业结构单一,就业可替代性高,也降低了就业的稳定性。 (四)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亟须改善。由于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残疾人的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以及社会上传统固有观念的影响,一些歧视残疾人、损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单位对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认识缺乏,不支持、不配合;有些单位对残疾人就业存有明显的偏见,错误地认为残疾人是单位的包袱,影响单位的形象,不愿接纳他们就业。有些单位不安排适应残疾职工劳动的生产岗位,残疾人和健全人同工不同酬;有的企业考虑到安置残疾职工后的医疗支出、劳保福利、住房等问题,在生产安排和生活管理等方面都有困难,因此宁愿缴纳保障金也不愿意安置残疾人。局部残疾人自身对法律法规也知道不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不强。 (五)残疾人劳动效劳机构建设不标准。我市残疾人就业效劳机构尚未按照公共就业效劳机构的标准实现标准化建设,效劳流程和效劳内容不完善,主动效劳、依法监督力度还不够。同时,存在着就业信息与用工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通,特别是部门之间、城乡之间的条块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市场效劳范围狭窄,致使一局部残疾人找不到工作,而另一局部需安置残疾人的企业和单位找不到残疾人,用人单位与残疾人之间还没有实现有效的双向选择。 三、对促进我市残疾人就业的几点建议 对上述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给予关注,按照“稳固扩大成果,勇于积极创新,科学务实可行〞的思路,认真研究破解的方法,使更多残疾人从依靠国家、社会和亲属救济供养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一)继续稳固残疾人就业主渠道。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是残疾人就业的两大主渠道,抓好这两种方式就业就是抓住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核心。一是扩大按比例就业。目前,由于用人单位认识不到位,未安排或安排比例缺乏的用人单位仍占相当数量。近年来,作为代偿性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数量不断增长,这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效劳工作的开展,但却偏离了催促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原意。为此,要建立健全对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超比例奖励等制度,从而增强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社会责任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并逐步建立岗位预留制度,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更稳定的就业环境。同时,也要加强残保金依法征收力度,提高科学使用效率,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就业环境。二是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把集中就业工作与推进“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继续培育和建立残疾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从而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就业规模,促进残疾人稳定集中就业。同时,对集中安排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给予扶持。 (二)积极探索残疾人灵活就业方式。残疾人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在就业上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如出行不方便、不适合从事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等问题,这就导致局部残疾人不适合去企事业单位就业,为此,应积极探索“家门口创业〞和“不出门就业〞的灵活就业方式。这种就业方式,门槛低、就地就近、工作时间弹性大,既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前残疾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能帮助残疾人有效克服自身行动不便的困难,获得稳定的收入、实现自食其力。一是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社区是最贴近残疾人生活的社会单元,是残疾人熟悉的生活环境,比较适宜残疾人就业,特别是家政便民效劳、维修效劳、保健效劳、环境管理等社区就业岗位要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社区开设小型超市、早餐店、蔬菜店、报刊亭等。二是开展居家就业效劳。根据局部残疾人行动不便的特点,重点培育残疾人来料加工、手工制作等就业载体,通过为残疾人提供稳定的货源和略高于普通加工者的加工费,鼓励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创收。三是开展网络就业。随着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开展,开展残疾人网上就业可以帮助残疾人搭上网络经济的快车,实现“无需进货、不押资金、自动收款〞的创业模式,如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在探索残疾人就业新渠道的同时,要加大对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扶持、小额贷款贴息、经营场所租金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照顾和倾斜。 (三)加快农村残疾人脱贫就业步伐。受农村经济结构与地域的限制,农村残疾人很少能被集中安置在公益性岗位或享受按比例就业的优惠政策,往往成为被无视群体,家庭生活得不到改善。对此,应切实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关注力度,探索开发适合农村残疾人特点和需求的就业岗位。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对从事种植、养殖、维修业、效劳业和家庭副业等工程的贫困残疾人,给予一次性从业扶持资金,扶持其开展家庭生产,要让扶贫对象通过培训,真正掌握实用技术和致富工程,走上自强创业之路。二是实施就业援助。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并按安置残疾人的数量和质量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三是健全特惠政策。按照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工程和规模发放创业基金,增加残疾人贴息贷款的数额,对残疾人建立的创业基地提供场地、技术、资金、税收优惠等全方位的扶持帮助。四是实施开发性就业。将残疾人事业开展与镇村两级开展相结合,依托当地资源、规模和技术优势,深度拓展就业空间,实现农村残疾人的脱贫致富。 (四)建立起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就业效劳网络。要推动残疾人就业效劳向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方向开展,突出培训促就业工作。一是标准残疾人就业效劳机构。残疾人就业效劳机构是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必须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效劳的针对性和效能;要完善就业登记、信息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效劳,打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的隔离状态,将残疾人就业纳入社会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之中,建立起统一、高效、有序的残疾人就业体系。二是健全残疾人就业信息平台。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和残疾人就业效劳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就业信息资源互联互通,着力解决就业信息不畅的问题,及时向残疾人提供职业供求信息,指导残疾人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岗位,实现残疾人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三是加强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残联组织要与教育部门、其他社会组织相结合,把残疾人的培养教育工作引向深入,真正使残疾人目前低文化、低素质的现状得以根本转变;要把就业需求作为出发点,加强残疾人就业前培训;要把职业要求作为落脚点,加强残疾人定向职业培训;要以创业意识为关节点,开展残疾人个性化创业指导。四是开展残疾人就业调查摸底。做好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的摸底调查工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全面掌握有创业意向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专项就业效劳活动,发动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开展“一帮一〞以及志愿者助残等多形式、多层面的帮、包、带、扶活动。 (五)深化宣传教育营造残疾人就业良好环境。从思想上重视是进一步做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前提。一是通过宣传,改善残疾人就业软环境。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播送、网络等媒体,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宣传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