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
中小学
班级
管理
存在
问题
原因
对策
分析研究
教育
教学
专业
目录
中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
前言 2
一、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2
(一)班级管理的内涵 2
(二)班级管理的特点 3
二、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
(一)班主任享有绝对权威 3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较为片面 3
(三)班级管理缺乏理论指导 4
(四)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4
(五)班级管理方法过于简单 4
(六)对学生评价主观性强 5
三、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5
(一)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落后 5
(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5
(三)没有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 6
(四)社会的消极影响 6
四、优化班级管理的对策 7
(一)学校方面 7
(二)班主任方面: 8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0
中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摘 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实现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较深,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优化我国中小学的班级管理,学校方面应加强班主任培训和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班主任方面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实行民主管理模式,改进班级管理办法,发挥班干部和任课教师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关键词 班级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Problem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lass managemen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bstract The class is the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 good class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school’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Due to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he class management of ou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of class, the school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cher's training work and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class management appraisal system, the class teacher should change the education idea, strengthen the theory study, implement the democratic management mode, improve the class management method, play the role of the class cadre and instructor, strengthen the contact with the student's parents.
Keywords class management, problems, reasons, measures
前言
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对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有很大影响,随着新课标思想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的班级管理越来越科学化和民主化,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目前的班级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一)班级管理的内涵
班级管理是依据学校一定的目的或要求,教师带领班级全体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班级的各项资源及构成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活动【1】。班主任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劳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形成一个更加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班级环境,来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
(二)班级管理的特点
1.班级管理过程的教育性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教育目标其本身具有教育性,所以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也应具有教育性,班级管理涉及的各项具体内容也应体现教育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来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和谐成长。
2.班级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人,是具有思想、意志和行动力的高级生物——人,同时也是正处于积累知识、经验、形成三观的重要时期的青少年群体,因此班级管理要根据青少年的特殊时期的身心发展状况实施班级管理。
3.班级管理方法的多样化
一方面,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体青少年在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且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另一方面,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内容方方面面,所以要注重管理方法的多样化。
4.班级管理内容的丰富性
班级管理包含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大到班级目标和制度的制定,小到后勤值日、课间操等都归属于班级管理,覆盖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班级管理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二、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享有绝对权威
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最好的状态是亦师亦友,但是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享有绝对权威,班主任制定班规,指定班干部,班级管理的实施与监督及学生品行的评定都由班主任决定, 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以班主任为权威的管理,自身没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难以让学生产生班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另外,班主任的任务很重,易被很多的班级杂事烦心,也不利于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和其自身的发展与提升。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较为片面
1.班主任更加注重班级的常规管理及正常运行,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发展
在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行为、班级卫生、两操、集会、考试及自习等方面要求严格,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关注不够。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并没有给予学生科学的学习指导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这一时期不仅是孩子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时期,也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而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心理状况,运用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学习时间的管理是否科学和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合适等等,这样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要么努力不得方法,要么停滞不前,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班级管理缺乏理论指导
理论指导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反之,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难以进行。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需要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发现在当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较为随意,且大部分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班级管理方面的培训,大部分理论来源于实践中的经验成果或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许多班主任没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将班级管理仅仅定位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即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2】。
(四)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班级管理仍普遍是以班主任全权负责为主的模式,班主任对班级事务享有绝对领导权,主要着重于班级的常规管理,很少运用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模式,为此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我国中小学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创新,然而这些理论研究要么仅流于理论,没有实际操作,要么难以突破传统班主任模式的限制,所以目前中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仍未根本改变【3】。
(五)班级管理方法过于简单
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会对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在当前的管理中,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往往效果不尽人意,其中原因也包括管理方法过于简单,如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尽可能为优等生的学习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而对一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就不闻不问,任由其发展,持基本放弃的态度,这样会导致班级的成绩分化更严重,给成绩差的同学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且容易让这些学生形成逆反心理,这样更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六)对学生评价主观性强
目前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评价存在标准过于单一、观点固定、内容片面等问题,一方面,班主任以学生的成绩好坏、是否遵守纪律为评价依据,认为成绩好、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学生,成绩坏、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是坏学生,并对“好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良好的评价,而忽视“差生”;另一方面,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固定化,认为好学生就是好学生,而坏学生就是坏学生,坏学生不会有好的表现【4】。
三、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落后
1.对班级功能认识不够
首先,班级组织具有社会化功能,班级社会化功能的主要内容有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培养正确的三观,有能够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现实生活;教授社会规范,养成社会行为习惯;培养社会角色;在当前的中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班级社会化功能认识不足,不能做到把班级教育作为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社会人的桥梁。其次,班级组织同时也具有个性化功能,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来形成集体主义思想,可以说,集体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学生培养个性的过程【5】。当前的班级管理如同机器工厂的生产制造,让学生都尽量成为一个“合格品”,无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2.班主任自身定位不准
班主任对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观念中,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班级活动的决策者,在班级中有绝对权威。当前班主任的角色定义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联系各方教育力量的纽带等,班主任应主动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3.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在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掌管班级一切大小事务,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新课标观念下,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1.偏重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智育被当作教育最重要的目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智育发展投入大量心血,忽视学生的德育,美育及体育,让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仅成为一个智力机器,更有甚者,在智育领域中,智育的目标又进一步狭隘化,变成智育等于成绩,这种所谓的对等束缚了教师的思想,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让班级成为一个只追求成绩的竞技场,让学生处于仅以成绩论英雄的悲哀局面中,这样我们的学生不是高分低能,就成为低分低能,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2.强求统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即使是彼此大致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也会因遗传,家庭、自身、生活环境等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与特点,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给予不同的指导,当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重制度规范与统一发展,大班上课,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只求同不存异,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
3.只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能力发展
古代教育家韩愈在《劝学》中曾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可否认,知识的传授是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为师者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要“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