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36935

大小:20.92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质量 提升 工作 调研 报告
市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报告 市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报告202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在我国质量开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开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市质监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开展理念,通过品质革命不断改善供应质量,助推质量xx建设进程,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质量工作现阶段成效xx市质量总体水平处于全省第6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98.4%,居全省第3位。全市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个,国家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点1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国家旅游标准示范工程1个、国家节能标准示范区1个;xx名牌产品64个、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个,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2个,省效劳业标准化示范5个,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1个、有机产品认证企业18家、有机认证产品31个,省知名品牌示范区2个;国家、省检验检测中心4个(已建成1个,在建3个);承担省级科研方案工程1项,承担xx市6+2产业集群重大科技攻关工程1项,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科技工程1项,与县级联合推进科研工程3项,正在申报国家专利2项。 二、质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佳。一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目前,我市天然气、煤炭、水泥、普通钢材和食品等占有较大比重,而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电子机械、生物医药工程较少,缺乏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活力产业工程,效劳业开展更为滞后。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规模企业较少,缺乏重点大工程和龙头企业参与推动,难以形成集聚和辐射带动,对区域经济持续开展支撑力度较弱。三是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结合不紧,xx天然气、苎麻、富硒农产品、煤炭和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和生产要素,利用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显著的产业优势尚未完全形成。企业科研经费投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四是信息产业根底薄弱,难以提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成套设备和技术,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用未能有效表达。 (二)产品质量不优。一是品质观念落后。很多企业认为高质量必须以高投入为代价,要提高质量就要投入大量金钱,因此定位企业生产的产品以符合标准、能用就行,关键要控制本钱,以价格优势和降低本钱为盈利的主要手段。而事实上,高质量未必需要高本钱,企业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精细的管理实现低本钱高质量。二是产品标准落后。产品质量抽查大多数是用国家或行业准入标准(产品质量平安根底保障指标)作为依据进行研判,并未与国际或者国外先进标准对标,标准档次相对较低。三是革新方式落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不够,对质量问题的关注大多停留在作业层面上,认为质量改进就是小改小革、小打小闹,由基层人员去做就可以了。但品质提升只是小改小革是不充分的。提升质量既要从作业层面进行改进,更需要从战略层面予以革新,只有从上而下打破原有框架,真正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革新才会有更好的收益。 (三)品牌效益不大。一是品牌意识缺乏。多数企业对品牌没有深入研究,品牌意识不够,存在只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是最大的成功,缺乏品牌经营和品牌战略规划意识,制约了企业品牌建设和开展。二是品牌创立缺乏措施。多数企业有品牌战略规划,但具体执行起来留于形式、大打折扣,缺乏具体措施和手段。三是缺乏专业人才。品牌经营专业人才匮乏,有竞争力的产品不具有领跑地位,现有品牌单一,没有形成区域品牌。 (四)技术支撑缺乏。一是科研成果不多。现有检测机构主要承担着质量技术检测保障,且主是依据设施设备对相关指标进行检定,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提升等作用还未充分表达,在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科研投入还远远不够。二是技术投入不够。企业对质量技术投入不够,产品检验、标准建设、技术研发综合发力尚未形成合力,从产品数量到产品质量的品质革命道路还很长。三是检测技术不精。质量技术人员素质亟待提升,半路出家的检测人员总数远超专业质量技术检测人员,缺乏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特别是新技术新材料新领域的快速开展对相关技术标准、检测指标、数据分析等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极具缺乏,由此制约着我市质量技术、科研成果的更新推进。 三、质量提升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突出质量开展导向,以质量提升、品牌创立、质量平安等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高质量开展。通过调研,现就品质提升助推高质量开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质量引导,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把质量强市建设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开展大格局中予以谋划并强力推进。一是任务分解。把质量强市建设各工程标任务纳入年度开展规划,并将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XX县区(市、区)政府,与政务目标一并进行年度考核,形成全领域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积极构建质量效益型开展模式注入了质量要素和动力。二是政策鼓励。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质量鼓励政策,使市场机制和鼓励政策两端同时发力,激发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开展内生动力。三是积极引导。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和品质革命,促使企业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引导实现由粗放式开展到创新内涵式开展的转变,实现我市产业升级的新旧动能转换,形成创新创优、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二)加强标准引领,牵住质量提升牛鼻子。标准化作为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已经渗透到经济开展、技术进步、城市建设、百姓生活等各个方面,标准是质量技术根底的核心要素,是质量提升的牛鼻子。我市现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更多属于保障型和根底型标准,难以领跑行业。一是充分发挥市标准化领导小组作用,围绕我市6+2产业,引领制定领跑标准,支撑有效供应和优质供应,实现创新驱动。二是鼓励企业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具有竞争力的内控标准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实现xx造质量突破。三是以推动标准化试点示范为抓手,推动宣汉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示范xx经开区节能标准化试点示范等示范试点标准经验,迅速转化为成果。 (三)加强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放心度:一是在工业产品领域,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提升举措纳入企业开展规划并推动落实。同时要加强政府质量监管,采取网格化、数据化、动态化等多元监管模式,建立产品质量监管风险排查机制,确保全市工业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二是在农产品领域,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体系,强化源头监管,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平安专项整治。三是在效劳业领域,强化效劳质量监管,提高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开展旅游效劳质量提升物流行业标准提升等活动,使xx市旅游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加强品牌创立,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战略规划实施过程,其实是一场企业提高品牌意识、达成品牌共识的交流互动式运动。一是品牌规划。制定符合xx实际的品牌开展规划,明确我市品牌开展的各阶段目标和衡量指标,制定品牌梯次培育方案,形成市级品牌、省级品牌、省级集中示范区、国家级品牌、国家级集中示范区等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梯次搭配局面。二是品牌示范。针对我市品牌建设方向一致性差,品牌传播推广力度不大,以至于品牌资产难以积累的现状,将品牌创立重点放在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认知度、培育品牌忠诚度等方面,打造区域标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效劳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使企业知名度和区域品高端化,促使一批xx造能迅速崛起,引领行业开展,成为地方经济建设主力军。 (五)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创新与质量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创新而没有质量,不会产生价值;只有质量而不搞创新,不会形成竞争力。一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要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xx行动方案为契机,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大数据应用,创新推行精益生产方式,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工程确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从而加快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二是推进群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部门、金融机构等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强大的创新增长动力。三是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我市国家天然气检测中心、省玄武岩纤维检测中心、省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工程建设,打造集品牌价值评价、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特种设备平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质量开展效劳平台。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或技术中心,推广采用先进加工方法、在线检测、智能生产等先进技术,助推xx产品向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迈进。 (六)加强制度改革,营造良好质量提升环境。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在市场监督领域推进管理方式改革和创新。一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和跨部门、跨地区综合协同监管。二是要完善重点消费品、电商产品、电线电缆、水泥、汽车等重点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以食品药品、农产品、重点消费品、特种设备为重点,探索建立以物品编码为载体的质量追溯体系。四是加强质量状况分析研究,制定质量抽检结果发布和质量违法信息公布制度,完善质量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处置机制,构建现代质量监管体系。五是组织公益媒体开设专题专栏,讲好xx质量故事,推介xx质量品牌,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建设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气氛。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