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35969

大小:32.75KB

页数:2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危险源 分析 预防 报告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报告 武广客运专线重点隧道工程sdⅢ标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铁十二局武广客运专线sdⅢ标工程经理部 二○○六年一月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武广客运专线重点隧道sdⅢ标段的工程工程主要为大瑶山2号隧道出口段和大瑶山3号隧道。该标段隧道洞身地质复杂,多种地质构造并存,断裂发育、节理裂隙具有复杂多变的性质,通过对设计提供的工程水文地质等资料的认真研究,现场调查和开会讨论,确定当隧道穿过高地应力、断裂破碎带、岩溶等地段时存在岩爆、突水、突泥、围岩失稳等较大危险。此外该标段位于大瑶山森林茂密地区,施工场地狭窄,雷雨、大风天气多,还容易发生火灾、爆炸、雷击等事故。 根据以上地质、地理特点和现场实际,工程部按照我集团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筹划程序(zt12/ohs/cxwj-33),采用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综合调查和评价sdⅢ标隧道施工现场、材料库区、危爆品库区、生活区、办公区的平安风险,最后评价得出本工程重大危险源主要有:岩爆、坍方、涌水、突泥、火灾、爆炸、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交通事故、职业病危害、食物中毒等。为防止以上重大危险源诱发的事故发生,特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如下: 一、岩爆 1、岩爆预测、预报 (1)以超前探孔为主,辅以地震波等手段进行预测预报;(2)对开挖面及其附近的地质观察、素描,分析岩石的“动态特性〞,主要包括岩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声响和局部岩体外表的剥落、崩裂等现象; (3)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宏观预报。如设有平行导坑,那么平行导坑应掘进超前正洞一定距离,以了解地质分析可能发生岩爆的地1段,为正洞相应地段施工提供依据。 2、岩爆预防措施岩爆的发生速度快,来势猛。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在其活泼地段和活泼期,或者在岩爆孕育期和孕育地段就适时地采用合理的加固措施,是岩爆控制与施工平安的重要环节。在可能发生岩爆地段的隧道施工中,坚持“短进尺、多循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那么,针对不同的岩爆级别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掘进时短进尺,每循环进尺宜控制在1.0~1.5m,一般不超过2.0m。 (2)选用预先释放局部能量的方法。用超前钻孔释放能量或喷射高压水冲洗法,先期将岩层的原始应力释放,以减少岩爆的发生。 ①微弱岩爆地段可直接在开挖面上洒水,软化表层,促使应力释放和调整。 ②中等岩爆地段在边墙及拱部隧道开挖轮廓线2023-15cm范围内打设注水孔,并向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应力的释放。 ③强烈岩爆段除采用喷注高压水外,可采用开挖超前导坑的方法,提前释放局部应力。 ④采用预裂爆破以释放预应力。 (3)加强光面爆破技术,使开挖轮廓线圆顺,降低岩爆发生的强度。 选用与硬岩相匹配的水胶炸药。周边眼间距较无岩爆地段适当加密,周边眼采用ф20小药卷不偶合装药,严格控制药量,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 (4)局部增设锚杆及钢筋网或采用钢架锚喷支护等手段进行防2护,尽可能减少岩层暴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 ①对于岩爆强烈的开挖面,可采用超前锚杆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进行锁定。 ②在拱部及两侧侧壁布臵预防岩爆的短锚杆,锚杆长度宜为2m左右,间距宜为0.5~1.0m,并宜与微纤维喷射混凝土联合使用,形成喷锚加固作用。 3、发生岩爆采取的措施 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生岩爆,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停机待避,同时进行工作面的观察记录,如岩爆的位臵、强度、类型、数量以及山鸣等。 (2)在工作面、侧壁和拱部,每一循环内进行2~3次找顶。(3)采用能及时受力的锚杆:锚固剂锚杆。(4)采用喷射微纤维混凝土,厚度为5~8cm。 (5)当用台车钻眼,岩爆的强度在中等以下时,可在台车及装碴机械、运输车辆上加装防护钢板,防止岩爆弹射出的块体伤及作业人员和砸坏施工设备。 二、坍方 1、坍方征兆及预报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过程中,围岩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特性会反响出一些征兆。根据这些征兆可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平安,防止隧道坍方。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一些征兆: (1)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枯燥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3(2)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3)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很可能要发生坍方。(4)支护结构变形(钢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明显裂纹或剥落等),甚至发出声响,有坍塌的可能。 (5)围岩或支护结构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2、坍方预防措施 (1)全面了解设计提供的地质状况,并及时与现场实际情况比照,领会设计意图。 (2)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开挖面前方地层进行探测预报,判明地层和含水情况,为超前支护和止水提供依据,及时修改或加强超前支护和支护参数。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探孔突水、突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3)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进行量测,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响于设计和施工,及时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当量测数据说明围岩收敛变形接近控制标准的警戒值时,尽快采取加强措施进行加固,抑制变形,防止因变形突变引起坍塌。 (4)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开挖方式,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的超前支护措施,注浆选材视不同岩层和地下水情况分别采用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注浆加固周边围岩,提高其自承能力,减少围岩松弛变形。 4(5)对不同围岩,分别采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台阶法、crd法、cd法等开挖方法。分步开挖时,支护要及时闭合成环,每一环支护均施作锁脚锚杆,加强支护,防止拱脚下沉和内移,引起过大变形,导致拱部岩层坍塌。 (6)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控制爆破装药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 (7)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支护和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 (8)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 (9)有下述现象发生时,应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先撤出工作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指定专人观察和进行加固处理后,确认险情排除方可恢复工作面施工:a.围岩量测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急剧加快。b.围岩面不断掉块剥落。 c.支护喷混凝土外表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钢架严重变形。d.掌子面节理裂隙中渗水量或涌水量明显加大。 3、坍方处理措施 (1)隧道发生坍方后应及时迅速处理,不得随意拖延时间。处理前,必须仔细观测坍方的范围、形状、数量大小及坍体的地质状况、地下水的分布、活动情况等,分析坍方原因,制定合理处理方案。 (2)隧道坍方应根据发生的部位、规模及地质条件,采取“治坍先治水,治坍先加强〞的原那么,采取锚喷支护、注浆、管棚、加强二次衬砌、设臵护拱等技术措施,不失时机、不留隐患地进行处5理。 (3)坍方后首先要防止其扩大,在处理前加强防排水工作。a.坍方发生后,首先应防止坍方范围继续扩大: ①在坍方范围的顶部与侧壁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去除或锚固。②加强原有支护。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 ③在坍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b.处理坍方前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强防排水工作:①地表沉陷和裂缝应采用注浆填充和加固,或采用不透水土壤夯填密实,开挖截水坑,防止地表水下渗进入坍体; ②通顶陷穴口的地表四周应挖沟排水,搭设防雨棚遮盖穴顶;洞内衬砌通过坍方后陷穴应及时回填,回填应高于原地面,并用黏土或浆砌片石封闭穴口,作好排水; ③坍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采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无法进行引排时可采用注浆堵水。 (4)隧道洞口坍方处理 a.中小型坍方应将坍体自上而下全部去除。根据坍方后坡面情况可选用刷坡卸载的方法,同时应对仰坡面自上而下进行喷锚网加固。 b.大型坍方的坍体不必全部去除,可采取先挖台阶的形式去除一局部,再进行喷锚网加固,并在仰坡上适当位臵设浆砌片石挡墙防护。 c.仰坡加固完成后,洞口段已露空洞身可采用暗洞明做或改为明洞衬砌,拱圈上部可回填土石或浆砌片石。 d.根据仰坡坍方的规模及稳定性情况,对洞内二次衬砌应进行6加强。 (5)石质类坍方的围岩级别一般为ii~iv级,岩体以未风化或轻度风化的岩层为主,节理较发育,坍体呈碎石状,未坍方的围岩呈相对稳定状态。坍方规模一般为中、小型,个别为大型坍方。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a.根据坍体内坍腔的矢跨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①当矢跨比h/b<0.7时,可采用外层初期支护(w)加内层初期支护(n)再加防护(f)的方法进行处理; ②当坍腔的矢跨比h/b≥0.7时,可采用w+f的方法进行处理。b.岩石类坍方已塌到隧道上方的原地面时,应先处理地面坍口,后处理洞内坍方。处理洞内坍方时,应采用注浆加管棚整体加固的处理方法,即z法,并应以渗透注浆为主,管棚应为长大管棚。 (6)土质类坍方的围岩级别一般为Ⅳ~Ⅵ级,隧道的围岩以土质风化岩石为主,坍体呈土状,含有大量的黏土、砂质土(≥70%)及少量的石屑和孤石,坍方范围以外的未塌局部呈相对不稳定状态,坍方规模一般较大,主要为大型和特大型坍方。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a.土质隧道坍方不宜采用清碴的方式处理; b.土质类坍方可采用注浆加管棚的处理方法进行,注浆可视坍体中土质(或砂)的颗粒大小分别采用渗透注浆或劈裂注浆。 (7)坍方处理完毕后,应防止其再次发生,隧道的开挖及支护作业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采用w+n+f和w中f法处理的坍方,由于坍体已全部去除,故开挖及支护工作是在未坍方的围岩中进行。因此,应根据其围岩级别、地质构造状况、地下水活动情况等因素综合选定施工方法。在坍方影响的范围(一般为2023~30m)内,应严格按照“短进尺,弱7爆破,强支护〞的原那么组织施工。 b.采用z法处理的坍方,其开挖及支护是在已注浆加固的坍体中进行,施工时应正确合理地选择开挖方法,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和爆破装药量。除在注浆效果十分良好的情况下采用全断面开挖外,一般均应采用台阶法或分部开挖法,其开挖进尺宜为0.5~1.0m。开挖后,应及时支护。支护应以喷锚支护为主,宜采用如早强药包锚杆或自进式锚杆等尽早受力的锚杆,并根据现场注浆加固效果和管棚支护效果,选择钢筋网、钢架和微纤维喷射混凝土。 (8)坍方地段的衬砌应视坍方的大小和地质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架混凝土予以加强。衬砌完成后,应及时施作护拱和回填。采用z法处理的坍方,其二次衬砌背后应采取填充注浆处理。 三、涌水 洞内突水对隧道施工的危害很大,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水、排水措施。根据涌水量的大小,提前封堵和疏排,同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涌水,迅速排出,以防大量地下水涌入洞内,造成危害。 1、涌水预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