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古典管理理论的差异及原因分析范文.docx
下载文档

ID:725662

大小:22.89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古典 管理 理论 差异 原因 分析 范文
天道酬勤 古典管理理论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内容:古典管理理论,即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分别从车间工人、总经理和社会学者三个角度来解决管理问题,各有侧重,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与其创始人的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古典管理理论 差异 原因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那么、生产效率等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1.泰勒、法约尔、韦伯的个人经历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1856~1915)1856年出生于美国费拉德尔菲亚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从小就喜欢研究和钻研问题,对任何事情都想找出“一种最好的方法〞。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后,由于眼疾中途退学,进入费拉德尔菲亚的恩特普赖斯水压工厂的金工车间当模型工及机工学徒。1878年起进入费拉德尔菲亚的米德维尔钢铁厂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升为机工、机工班长、车间工长、负责全厂修理和维修的总技师、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工作中,他参加了新泽西州霍博肯的史蒂文斯技术学院业余学习班,于1883年获得该学院的机械I=程学学士学位。 亨利·法约尔(Hey Fayol,1841-1925)1841年出生于法国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1860年自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科芒特里-富香博矿业冶金公司担当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后被任命为矿长、经理等高级职务,并于1868年在公司濒于破产时被任命为总经理,而到1918年法约尔77岁退休时,公司的财务状况已极为良好。与此同时,他还在法国军事大学任过管理教授,对社会上其它行业的管理进行过官方的调查,退休后,创办了管理研究所。 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他二者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与爱米尔·杜尔凯姆(Durkheim)),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1864年出生在德国爱尔福特的一个富有家庭,1883年在海德堡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法律,随后又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在此期间入伍服役。1891年以中世纪贸易公司史论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自1892年起,先后在柏林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执教。还曾担任过政府参谋、编辑等,对哲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是一位百科全科式的学者。 2.个人经历导致的理论差异分析 (1)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是在新教徒的伦理和美国开放式文化环境中,从最低层工人出身,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一步步提升到总工程师而取得成功的。他没有受过管理的培训,完全依靠自己的调查来决定应该做些什么。在信奉清教和贵格教泰勒看来,工人不竭尽全力地工作是令人可憎的道德问题。不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工作,这是品德败坏的表现。他认为,这种罪恶比机器或工人仅仅闲置不用大概更为可恨。因而其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泰勒所理解的管理是“确切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而且任何简明的定义都不可能全面地说清管理的艺术,但是“劳资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是这种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局部〞,“管理的主要目的应是在确保每一个雇主获得最大限度的财富的同时也确保每一个雇员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因此,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伟大的心理革命,工人和雇主双方应进行一次“精神革命〞,变对立为合作,“共同把注意力转向增加剩余上〞,共同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虽然泰勒的职位不断升高,但根本上始终身居生产活动的第一线,因而异常熟悉和了解生产现场和生产基层,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作业现场,从工业等级制的底层向上研究,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立足于具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技术的视角,着重解决个人任务、工人的操作问题、生产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 其理论要点包括: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科学挑选工人;③工时研究与标准化;④差异计件工资制;⑤工人和雇主双方的“精神革命〞;⑥把方案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⑦实行职能工长制;⑧管理控制中的例外原那么。 (2)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成长于强调以传统为根底的法国,通过遗传和长期、忠诚的效劳取得成功。他从进入企业开始就身处企业的管理集团,长期担任大企业的领导工作和总经理职务,对全面管理工作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大企业的经验和智慧,使得他的视野要比泰勒更加开阔,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仅考虑技术层面,更注重管理和方案,因而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集中注意与经理人员并向下研究,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把管理与经营区别开来,将重点放在管理的组织过程方面。“对法约尔而言,管理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更多地只是设计制度和方法以提高生产过程的速度(就像科学管理所作过的那样),而是井井有条地安排并把这个组织的生产、销售、财务以及会计职能一体化。〞 同时,由于法约尔的管理教育经历、对社会其它行业的广泛调查以及在法国多种机构从事过管理方面的调查和教学工作,使得法约尔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在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教育来获得。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成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那么、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这些构成了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石。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法约尔提出了著名的14条管理原那么,包括:劳动分工原那么;权力与责任对等原那么;纪律原那么;统一指挥原那么;统一领导原那么;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那么;员工报酬原那么;集权原那么:等级链原那么;秩序原那么;公平原那么;人员稳定原那么;首创精神原那么;集体精神原那么。在这14条原那么中,要指出的是,由于法约尔的研究视角是从上而下的,因此其主要关注上级指令的有效性以及指令如何影响整体组织功能。 (3)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在韦伯看来,只有以历史现象的研究为根底,以“符合理性〞和“理想〞为前提,对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类型、权力、权威、制度、统治、惯例等社会学的根本概念进行明确,构建一种“纯粹的〞(“理想〞)类型,社会学的研究也才有意义。因而,其研究从 “理想性〞的社会学研究角度出发,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而是从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对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分门别类地作出类型化比拟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研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有的社会组织的构架,包括企业这一经济组织,探讨理想的组织结构类型,其目的不是完美,而是系统化——使得管理实践和组织设计朝着运行时更为符合逻辑的方向开展。 当时德国工业化进程十分迅速,但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强大的容克政权,正处在以家庭为根底的旧企业体系解体和大企业迅速兴起的历史背景下。韦伯对旧传统的瓦解作出的反响是使组织合理化,以便为一个新的资本主义提供所需得的效率。韦伯反对旧传统以及在经济中使用政治控制,认为它们将被以知识和技术能力来进行的管理所取代。这种强调规那么而不是个人,强调能力而不是偏爱的官僚集权组织被视为实现效率的蓝图。 他认为人类行为规律性地服从于一套规那么,将这套规那么进行形式上的“法律化〞或“制度化〞,以此构成合理合法权力的来源,而这种合理合法的权力正是理想的组织的根底。有了适合于官僚组织体系的权力根底,韦伯勾勒了理想的行政组织模式,具有以下特征:①明确分工,以此为根底将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标准而制度化:②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并以制度形式稳固下来:③明确规定职务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根据资格挑选组织成员,务求事得其人,人尽其才;④管理职业化;⑤制度和规那么的严格化;⑥管理的非人格化,管理人员忠于职守而非忠于个人,成员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有人评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过于僵化,或许这也正同其曾在部队服役所了解的军队管理是分不开的,因为军队正是通过严格的等级纪律和权利结构来进行管理的。 3.结语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之所以远远超过上述两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当时的社会而言,技术效率是最原始和最根底的,企业的规模较小,生产制造几乎是企业管理的全部。后来,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人们不得不需要从行政管理理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法约尔和韦伯才得到成认。而另一方面,泰勒的理论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宣传,也得益于泰勒的美国人身份,用英语阐述理论,而英语无疑是世界上最广泛的语言,相比拟,法语和德语在宣传力度和被人们接受的力度上无疑要逊色得多。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们的产生,既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更与其创立者的个人背景和经历息息相关,这些因素影响着研究人员的研究视角、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等各个方面,从而产生了理论之间的差异。但这些理论在根本上并非是相互抵触的,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相互补充的,其蕴含的科学真理是经久不衰的。 [作者简介:蒋衔武,博士,山东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方面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纵、横向工程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五十篇,并荣获山东省软科学一等奖等荣誉;崔琳琳,山东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硕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