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工商管理专业
中国乳企内部控制有效性案例分析-以辉山乳业为例
工商管理
专业
中国
内部
控制
有效性
案例
分析
辉山乳业
中国乳企内部控制有效性案例分析---以辉山乳业为例
摘要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成功管理企业需要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的重要环节,是风险防范的有效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企业内部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数据,对资产、资金、投资等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减少成本,提高收益,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快速的发现、遇见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危害,并有效的快速的寻找解决方案来解决,把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企业的利益和生产和经营活动不受到影响或是把影响降低到最小。
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分为三个部分对其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第一,分析辉山乳业现状。第二,分析其内部控制现状,并从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活动以及监督三方面,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针对辉山乳业在内部控制的三方面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案例 辉山乳业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发展的国际化,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对很多激烈的挑战。目前我们在不断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经常听到“贸易保护主义、倾销与反倾销、财政丑闻等”词语,这些都是因为像一些国家实行霸权主义、民族保护主义的这些复杂的环境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变得难以管理,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发展,很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监控和管理这类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重视,对内部控制存在不足的担忧,也表现了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起到规范的重要。
辉山乳业,作为中国乳业领军企业之一,在香港上市,其股价一直保持平稳。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时候,市场发生变化,股价出乎意料的竟然猛跌,非常让人大吃一惊,在短短一个个时间内,就大幅度的跌了百分之九十一,之后的跌幅有点收窄,但跌幅还是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几。这次的股价的大幅度跌落使得辉山乳业损失了上百亿的港元,损失之惨重。而后,在二零一七年初,浑水乳业的丑闻被投资方给暴露出来,并认为辉山严重存在信誉问题,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报告,而是做出了虚假报告的事情,该企业做假账、说大话,夸大利润率,隐瞒实际资产,存在欺诈、违约等问题;同时,辉山乳业将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和损失,因为该企业把已发行股份已作为贷款之抵押品,却不能保证一定会支付给相关人员保证金大部分。而究其原因,其市值的大幅缩水,财务造假、资金转移等问题与其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规范存在很大关系。由此,笔者希望通过以辉山乳业为例,通过对其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意见。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讨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所以,需要相关的理论体系的支持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成果,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内部控制理论体系是内部控制的的重要环节,是内部控制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和基础。对于内部控制理论体系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发展,形成完善的全面的符合时代的研究理论。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发展与其有效性有关,有效性是影响该系统的主要部分,需要重视和发展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
1.2.2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上市公司已经普遍建立了各自的内部控制框架,并建立了看似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很多企业只是做了表面功夫,实则没有严格遵照监管部门的要求,不能达成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辉山乳业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国内乳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文献
LIPton 和 Lorch(2002)的研究认为,内部控制与开会的次数存在相关联,开会的次数越多说明越重视内部控制,更好的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所以,希望董事会开会次数多点,最好一个月一个或者两三个星期一次。
Fama 和 Jansen,在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公司外部董事越多,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越大,有利于内部控制的管理和完善,也会提高相关的信息披露,以表示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Bronson,S.N.,Raghunandan,K.,Careello,J.V.(2006)在经过大型样本的研究对比后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公司规模、会议次数、投资者等不同都会影响该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这与企业的硬实力有关。Doyle,J.,W.Ge 和 S.Mc Vay(2007)以 700 多家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不足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不足和问题都有共同一些特点——都是一些小型的业务量多但收益低的公司基础研究了这些缺陷的决定因素,发现这些基本都是实力不强的、收益少的小公司。而且导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也各不相同。
Hoitash,U.,R.Hoitash 和 K.M.Johnstone(2007)的研究表明了CFO 的奖金越高,其内部控制的管理效果越差,而CFO 的奖金低的,其内部控制比较好,但是当CFO 的其他特点比较明显的时候就会降低这一现象。
Henry,Theresa F.Shon,John J. and Weiss, Renee E(2008)的研究后发现:了高层管理人员薪酬越高,其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越强,较为合理的薪酬能够有效激励高层管理人员,从而产生有效的内部控制。
Beneish,M.D.,M.Billings 和 L.Hodder(2008)研究了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会对市场产生波动,使得公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一般都会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后的一星期里面,公司股票的非正常收益均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下降。
Ashbaugh-Skaife,H.,D.Collins,W.Kinney 和 R.La Fond(2009)研究了内部控制的质量很重要,其质量的好坏程度会对公司风险和股权成本所产生的影响,当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时候,就说明该公司的风险、股权成本受到影响,需要及时的去补救和监管。在现实生活中,内部控制的质量不只是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个因素共同影响,非常复杂,所以为了更好的寻找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风险、股权成本间的关系,先把他们放在一个理想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经常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的公司或能够纠正之前内部控制缺陷和问题的公司会获益于股权成本的降低。
Annukkajokipii(2010)则提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一个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定义,主要用来表明管理的程度。
Dumitrascu Mihaela 和 Savulescu Iulian(2013)经过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进行研究,认为两者不能独立看待。若内部控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公司治理也就无法发挥预期的效果。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的文献
Beasley(1996)经过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和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司的治理模式的不同,其舞弊的情况也是不同,而要想解决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对财务进行必要的监控和管理。
Kim Langfieldsmith(1997)认为要把内部控制给管理好,需要把公司战略和效率给做好,这是很关键的。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人,而目的是企业的利益和目标。内部控制在监管企业内部的时候会对舞弊行为进行打击并进行严厉的控制。
Kinney(2000)经过研究后认为,内部控制过程的实质其实是:先是收集大量的全面的相关的企业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评价,然后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企业的管理部门,帮助领导在做决定、实施方案都有理有据可支撑,从而对企业的的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风险和损失,提高收益,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另外,对于投资方来说,追求企业的利益是投资方的目的,风险是不愿看到的,所以,利用内部控制来减少企业的风险和损失是必然的。因此,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人群分为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
1.3.2国内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文献
郑石桥、徐国强、邓柯、王建军(2009)经过对内部控制的结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相关的数据,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朱海珅,闫贤贤(2010)通过以二零零六年前后四年的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找出董事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通过用分析方法对公司董事会规模、领导权结构和独立董事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结构的好坏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密切关系,一个差的董事会治理结构将会影响内部控制,从而导致其有效程度降低,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林斌,李万福,王林坚,舒伟(2010)在经过对相关的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因素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内部控制的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公司规模、组织结构等,而这些因素又会对企业的收益情况、风险影响、投资方面、融资方面、资产方面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李育红(2011)通过对上海的公司相关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治理结构的各个环节、方面,利用对比、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从治理结构的股东大会等治理方式、经理的报酬机制等方面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安芳(2013)通过对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来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找出其中的特点、发展规律、影响与作用等,还需要找出目前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领域的不足,且提出了解决方案。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的文献
范桂英(2008)研究认为:要建立相关的标准、评判标准来指导我国内部控制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不完善,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的评价体系和相关知识,使得评价体系促进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展。这个专家的眼光很长远,认为我们建立这些指标需要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实用性。
陈汉文、张宜霞(2008)通过研究各国内部控制规则,来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有效的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之间的联系,讨论并寻找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影响条件。
候正军、吴盛兴(2012)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含义,有效性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控政策、内控构思与实行。二是有效的内部控制与评价体系的关系,两者是相互的、紧密的、互为前提条件的,评价标准也可以分为:一般与具体。通过这些评价体系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
1.4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辉山乳业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失败,找出中国乳企所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是由哈佛大学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提出来,在经过历史的变迁,在不断的实践、论证后,慢慢的发展演变成现在的“案例分析法”。刚开始的“案例分析法”的使用范围很窄,很多人没有重视并运用,后来在经过不断实践后推广到多个领域,并广泛的运用,特别是被企业用来管理员工的重要的理论来源。这种方法的优势很多,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对工作的快速掌握、团结全体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案例分析法先是选取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例,结合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找出该类事物规律的方法。
二.相关概念
2.1 COSO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框架有很多,其中包括常见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COCO内部控制被很多国家给沿用并提出相关的新的内部控制框架,在一九九四年的时候加拿大相关的部门和组织机构就提出和使用了一系列的控制指导方案。COSO根据国情需要,时代的发展演变成简洁,灵动性了。为了更好的明确COSO的发展理念和实现其发展目标,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
有相关的法案和规定表明 COSO内部控制框架可以作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而且作为有权威性有话语权的的相关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提出相同的意见,想要推广内部控制框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