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贵州
地方
高校学生
社团
干部
离职
原因
分析
对策
研究
贵州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干部离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学生社团干部是连接学校与社团成员的桥梁,是繁荣校园社团文化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而社团干部频频离职对社团的健康开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文章以贵州地方高校为例,探究社团干部离职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贵州地方高校;社团干部;离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051-03 Abstract: The student associations cadres is the bridge linking the school and th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They are the concrete organizers and the executors of the prosperous campus community culture, and the frequent resignation of the Student Association cadres has a serious influence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Taking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Guizhou as an exemplar,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resignation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cadr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in guizhou; student associations cadres; resignation 2023年11月14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在高校党委领导下,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效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1]。 2023年1月13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意见中强调,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智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发动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2]。 据调查研究:我国高校59.7%的大学生参加过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要大于1.5个[3]。可见,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重要的组织生活方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学生社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社团干部势在必行。 随着时代的开展,時间的推移,有些社团干部从竞选当初的雄心壮志到后期的心灰意懒,向组织提出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导致了学生社团干部队伍的人才流失,组织结构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学生社团的健康有序开展。笔者认真调研,结合工作实例,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贵州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干部离职的原因 (一)社团干部的视角 1. 功利性较强。有些社团干部理想欲望化,注重实际利益,只重眼前,不看长远。有些社团干部凡事功利化考虑,竞聘社团干部既不是为了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品质,也不是为广阔学生效劳,而是希望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名利。当想要的名利已经获得,就直接挂冠而去。有些社团干部总想“当大官〞,结果看到升迁无望,心理开始失衡,继而辞职。如此的态度,在社团中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致使学生社团组织结构不稳定,社团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学生社团难以开展。 2. 心里承受能力差。新时代的社团干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抗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组织协调能力不高,面对工作、学习、生活的困境和矛盾不去努力改变,而是怨天忧人,没有改变困境和矛盾的勇气和斗志,而是直接选择逃避。有些社团干部与指导老师、学社联或社团班子的管理理念不和,不会选择服从和执行,不会学会接受和变通,而是愤然辞职,转身扬长而去。 3. 获得感较低。有些社团干部刚开始对工作充满激情和兴趣,很想大展宏图,有所作为。结果有些指导老师和学社联只是简单的分配工作,缺少科学系统的培训指导,甚至帮指导老师和学社联干一些和社团无关的工作,让社团干部在本岗位上没有足够空间去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使其得不到科学健康的开展。有些社团干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工作,仍然达不到理想的高度,看不到想要的结果,并且发现学社联管理流程繁琐,社团领导班子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够,社团成员不热衷社团工作,开始慢慢曲解社团活动的意义不大,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社团失去信心,最后自暴自弃。 4. 认识有偏差。刚入学的大学生,对学生社团工作了解不够,看到社团干部身上的耀眼的能力和水平,头上散发的光环和荣耀,很想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学校的学生社团管理中,也很想在社团这个平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青春年华,实现自己大学四年的人生价值。但是,当社团干部为了理想和荣耀最终走上领导岗位时,发现社团工作也是平凡琐碎的,原本觉得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该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却发现自身想法和现实存在比较大的偏差,甚至有时候的想法是颠覆性的。有些社团干部由于无法正视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从而选择辞职。 5. 学习压力大。随着贵州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局部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意见中明文规定,要求单独开设的实验(实践)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累积学分(不计课内实验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30%。课内教学(含理论课和课内实验)严格按每16学时计1个学分;实验超过16学时的应单独开设实验课;单独开设的实验(实践)课按每32学时计1学分。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造成了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充分锻炼的同时,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上课时间,学业压力增大。由于学生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更好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更多会以学业为重,放弃在学生社团中的任职。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